• 1、

    兴趣小组以“皮蛋的制作”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i.配制皮蛋液

    (1)将生石灰(CaO)、纯碱(Na2CO3)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即为皮蛋液。配制过程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O+H2O=CaOH2、________。

    【提出问题】

    皮蛋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作出猜想】

    猜想1:NaClNaOH;猜想2:NaClNaOHCaOH2;猜想3:NaClNaOHNa2CO3

    【进行实验】

    (2)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1:取适量皮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___不成立

    实验2:另取适量皮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

    试管中________

    猜想2成立

    【讨论与交流】

    (3)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1中除可用稀盐酸外,还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A. KCl溶液B. KOH溶液C. BaNO32溶液

    ii.浸制皮蛋

    将鸭蛋洗净后放入盛有皮蛋液(pH约为14)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4)浸制皮蛋时容器需“密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________与皮蛋液中的溶质反应,影响浸制效果。如果“密封”不好,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写一个)。

    iii.品尝皮蛋

    除去浸制好的皮蛋蛋壳,发现皮蛋表面有“松花状”晶体出现,食用时口感发涩。经仪器检测知皮蛋表面“松花状”晶体系浸制过程中形成了难溶物,构成难溶物的金属离子及其含量如表:

    离子种类

    Mg2+

    Ca2+

    Cu2+

    Fe2+

    Al3+

    含量/%

    40.3

    0.15

    0.08

    0.04

    0.12

    (5)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松花状”晶体中难溶物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6)为去除涩味,食用时可加入厨房中的________,风味更佳。
  • 2、

    i.实验室中现有高锰酸钾、大理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装置。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选用装置A制备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欲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填序号)

    (3)选用装置C制备二氧化碳,装置C与装置B相比,优点是________。

    ii.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如下图)

    (4)量取蒸馏水时,应选择________(填“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

    (5)将上述配好的溶液,加水________g , 可得到3%的NaCl溶液。

    iii.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

    (6)制备粗盐: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7)精盐利用:工业上利用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生成烧碱(NaOH)、氢气和氯气,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所示。

    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CO2。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综合利用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甲醇CH3OH、甲烷等资源,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1)、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__。
    (2)、CO2封存在海洋里,会引起海水酸化,这与二氧化碳的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有关。
    (3)、由图2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4)、完善下图所示的方案。

    ①完善方案中的内容(各补写一条):a.;b;c.

    CO2物理利用(填“能”或“不能”)从总量上减少CO2

  • 4、《本草纲目》记载古法酿酒:“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烧酒”中有乙醇(C2H5OH),乙醇俗称酒精。

    (1)、“味极浓烈”,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________。
    (2)、“蒸令气上……其清如水”与实验室________操作原理相同。
    (3)、“用浓酒和糟入甑”,酿酒过程发生了________(选填“缓慢”或“剧烈”)氧化。
    (4)、“烧酒”中的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生火蒸酒,需要用燃烧的纸引燃木柴,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__。
    (6)、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________扑盖。
  • 5、某研究小组进行钢铁锈蚀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按如图1所示连接实验装置,同时插入氧气传感器,采集三个实验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实验中食盐水和稀醋酸浓度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无法得出铁生锈的条件 B、其他条件相同时,稀醋酸比食盐水更能加快铁的锈蚀速率 C、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实验②的底部最先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D、与课本中探究铁生锈的实验对比,该实验的优点是耗时短、更直观
  • 6、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是学习化学的目标要求。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宏微结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二者分子结构不同 B、守恒思想: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10g C、证据推理:铁制品比铝制品易生锈,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D、分类观念:纯碱、烧碱、熟石灰都属于碱
  • 7、我国科学家利用光催化技术实现了绿色制取H2O2 ,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减少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 C、表示2个水 D、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1:2
  • 8、在“天宫课堂”中宇航员用饱和醋酸钠溶液演示了“冰雪”实验。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能使P点醋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40℃时,50g水中加入40g醋酸钠,可得90g溶液 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9、钯是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钯的中子数为46 B、2Pd表示两个钯原子 C、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D、钯原子的质量为106.4g
  • 10、中学生应主动承担家庭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使用煤炉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

    B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D

    用发酵粉焙制糕点

    NaHCO3能产生CO2

    A、A B、B C、C D、D
  • 11、学习小组就“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跨学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 B、量水 C、过滤 D、溶解
    (2)、下列与跨学科实践活动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浸出液的酸碱性 B、pH试纸测得pH约为6,则土壤呈碱性 C、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若校园土壤为酸性,则适合种植耐酸性植物
    (3)、“测土配方施肥”是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后,科学施用配方肥的农业技术。经测定,该地种植月季时需补充钾元素和氮元素,施用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
    A、NH42SO4 B、NH42HPO4 C、KNO3 D、K2CO3
  • 12、下列自热火锅发热包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 B、Na2CO3 C、Fe D、CaO
  • 13、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哪个是化学变化
    A、收割水稻 B、晒干稻谷 C、米饭酿醋 D、研磨稻谷
  • 14、粗盐提纯实验中不涉及的提示图标是
    A、护目镜 B、明火 C、热烫 D、用电
  • 15、下列江门美食富含蛋白质的是
    A、五洞牛肉 B、大鳌莲藕 C、杜阮凉瓜 D、恩平烧饼
  • 16、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 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应选(填字母序号)。
    (3)、如图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B、瓶内装入适量浓硫酸用于干燥CO2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C、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 17、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唐代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记载到:茶有九难,一日造,二日别,三日器,四日火,五日水,六日炙,七日末,八日煮,九日饮。
    (1)、紫砂壶是泡茶中常见的一种茶具,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瓷工艺品,其中陶瓷属于(填“合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泡茶时,通过茶漏可以使茶水分离,此方法类似于实验室的操作(填操作名称)。
    (3)、泡时会闻到茶叶的清香,其微观本质是
    (4)、泡茶时的水质硬度过高,煮沸后易形成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食醋浸泡除去水垢(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溶于水后产生CH3COO-和H+),醋酸可以除去水垢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一个即可)。
  • 18、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CO2的捕集、封存及资源化利用是日前化学研究的热点。“碳捕集并封存”被认为是目前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式。
    (1)、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也是“捕集”CO2的过程。但根据溶液知识,不宜采用澄清石灰水“捕集”CO2 , 原因是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没有明显现象,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全部快速推入,即可判断两物质发生了反应。同时用压强传感器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先推入的是盐酸 B、C点表示CO2与NaOH反应恰好停止 C、D点压强比初始瓶内压强大,此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比初始多 D、若盐酸足量,最终压强比初始压强小,原因可能是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3)、“碳封存”是将CO2(气态)压入地下或注入到海底深处,以液态的形式封存。加压“封存”过程中,CO2分子的(填“大小”或“间隔”)将减小。
    (4)、实现“碳中和”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节能减排,二是转化吸收。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开发使用新能源 B、节约用电,绿色出行 C、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 19、请阅读和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中时,会形成亚硫酸(H2SO3)。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火山的喷发、工业废气的排放以及煤的燃烧。二氧化硫也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广泛应用于干制果蔬、面粉、葡萄酒等食品的加工,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范围和标准使用。

    (1)、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举一例即可)。它属于(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2)、二氧化硫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是
    (3)、写出二氧化硫溶于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A、A B、B C、C D、D
上一页 361 362 363 364 3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