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有关实验示意图。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②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3)、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从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验满的方法是。如图C收集好一瓶氧气,应先再。(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从图一中选择发生装置为(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
2、请你细心阅读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上述关系图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A , C , N。(2)、写出上述关系图中①、④两步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①;
④。
-
3、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主要采用如图循环系统:
(1)、空间站内空气中含量最多且不会被宇航员消耗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补充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填序号,下同)。消耗氧气的化学反应有。(2)、反应④的文字表达式是;此系统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写一种)。 -
4、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O3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O3比O2活泼得多,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具有较强杀菌能力,在一定条件下,O2可以转化为O3。研究人员用臭氧分析仪监测紫外灯照射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1。还通过实验研究了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结果如图2。
(1)、O3的物理性质是(写出一点即可)。(2)、从微观的视角说明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3)、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O3的过程(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4)、由图1可知,紫外线照射时间相同时,氧气产生的臭氧量比空气。由图2可知,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是。 -
5、完成如表。(1)、
元素名称
氢
硫
钾
元素符号
(2)、以下物质A.氮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铁;E.五氧化二磷;F.氦气(填字母)。
①化学性质比较不活泼,液态情况下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气体是;
②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是;
③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是;
④空气中的三大污染气体之一的气体是。
-
6、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探究二氧化锰加快反应速率
C、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D、用排水法收集O2
-
7、化学反应有多种类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其中b处表示的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现有反应: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则此反应应该填充到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
8、下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根据图示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汞原子和氧原子 B、反应中,氧化汞分子可以再分,汞原子、氧原子不能再分 C、氧化汞是由汞和氧气组成的 D、氧化汞分子是由汞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
9、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将红磷换成木炭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数据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
10、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冒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11、
茶垢清洁剂可以轻松除茶垢。在茶垢清洁剂中加水,会产生大量气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茶垢清洁剂的除垢原理、使用方法等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茶垢清洁剂遇水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Na2CO4),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
【猜想假设】
(1)同学们对该气体的成分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1:只有O2;猜想2:只有;猜想3:既有O2又有CO2
【实验验证】
(2)按如图装置对猜想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A中加入热水,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B、C,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D中
观察到
猜想1正确
【对比实验】兴趣小组同学改用冷水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锥形瓶中有小气泡缓慢放出,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交流讨论】老师提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因过氧化氢不稳定会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使茶垢分解、剥离、脱落。使用时加入温度稍高的水,效果更好。
(3)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4)取质量为的样品和MnO2于锥形瓶中,滴加适量水,利用装置E测定产生的O2体积。
(提示:①读数时需等装置冷却至室温;②实验前后均需要调整量气管两边液面相平)
①实验前,调节右侧水准管的高度,若(填字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a.两端液面相平b.两端液面有稳定的高度差
②该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反应开始前量气管的读数为1.4mL,反应结束后量气管的读数70.0mL。该实验条件下O2密度约为1.4g/L。请计算样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百分比保留整数):。
-
12、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了得到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反应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用D装置来收集,验满方法为。(4)、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氨气。氨气极易溶干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序号)。 -
13、CO2和甲烷(CH4)均为温室气体,若得以综合利用,对于温室气体的整治具有重大意义。工业上利用CO2和H2O可以制取甲酸(CH2O2),甲酸进一步转化为甲醇(CH4O),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1)、工业生产中,若消耗的反应物在后续的流程中又能生成,则该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制取甲醇的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2)、上述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反应序号)。(3)、反应①中,若反应条件没有催化剂,二者直接反应,得到的产物是(填化学式)。 -
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深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赵孟頫的《赠放烟火者》里的“鍊药燃灯清昼同”,烟花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物质可能是。(2)、李重元的《忆王孙·夏词》里的“过雨荷花满院香”,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荷花满院香”的原因是。
-
15、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氮气B.金刚石C.氧气D.食盐E.氢气F.活性炭G.石墨H.干冰
(1)、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2)、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4)、常用作火箭助燃剂的是。 -
16、“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
(1)、图1中X应填。(2)、图2中B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m的值为。(3)、图2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 -
1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为抑制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常温下,ClO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其熔点-59℃,沸点11℃。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ClO2和Na2CO3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含氯消毒剂”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下列有关ClO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0℃时ClO2为黄绿色气体 B、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阴冷暗处保存 C、ClO2的浓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安全性越高 -
18、化学观念和科学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分类观念:空气、矿泉水、液氮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C、证据推理: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该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D、宏微结合: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19、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C、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D、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20、某学生想用托盘天平称量10.7g食盐,却误把食盐和砝码放反,最终天平达到平衡,则该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提示:1g以下需要使用游码)A、9.3g B、10.7g C、10g D、11.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