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的基础,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氧化镁、液态氮 B、红磷、冰水共存物、75%的酒精 C、水、生理盐水、洁净的空气 D、氢气、澄清石灰水、五氧化二磷
  • 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结构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 H2O和 O2可以互相转化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 3、将宏观、微观以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 4、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碘会引起龋齿 C、缺钴会引起贫血 D、缺锌会引起儿童发育不良
  • 5、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相同 B、“一畦看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水滴石穿”主要是化学变化,涉及到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头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
  • 6、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暗紫色固体,B为黑色固体,E为无色液体,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将G放入D中燃烧,可观察到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H。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连线表示两物质可以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1)、D是;E是。(填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为了防止集气瓶被炸裂,应在集气瓶底
    (3)、写出物质D的用途:(一条即可)。
  • 7、

    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催化剂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

    (1)请填写表格: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铜的质量为g

    氧化铜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步骤(填序号)对比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二】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铁锈、硫酸铜、土豆、猪肝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于是他们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4)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

    (5)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6)加猪肝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s(填“30”“65”或“120”)。

  • 8、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十一假期,化学小组同学去郊外野炊。
    (1)、携带的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请写出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任写一条)。
    (3)、生活中,用区别硬水和软水。
  • 9、请完成下列填空:
    (1)、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①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观察到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

    ②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③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④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

    (2)、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馏③静置沉淀等多种。

    ①其中实验中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②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

    ③生活中使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 10、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氧元素
    (2)、2个氢原子
    (3)、钠离子
    (4)、氧化铁
    (5)、硫酸根离子
    (6)、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元素的化合价
  • 11、如图是我们学过的蒸馏装置,关于蒸馏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蒸馏烧瓶必须垫陶土网 B、图中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是A→B C、蒸馏是单一操作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 D、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 12、下列变化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 1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A、待测值为7g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乙和丙变化的质量比为8:11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14、科学家精神是兴国之本,下列哪位科学家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A、拉瓦锡 B、道尔顿 C、张青莲 D、门捷列夫
  • 15、下列对有关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16、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铁水铸成锅 C、食物腐败 D、加热水沸腾
  • 17、实验室用34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

    (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3)、计算该反应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
  • 1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B作为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用F装置收集氧气,如何证明氧气已经集满?
    (5)、改进F后的装置G可用于给病人输氧时连接氧气瓶,(“a”或“b”)端连接氧气瓶。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加热来制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19、国科学家第一次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图中的丙【甲醇(CH3OH)】,甲醇可以燃烧,作燃料。这不仅可以缓解CO2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1)、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有
    (2)、写出上图所表达的化学方程式:
    (3)、丁这种物质我们在很多实验中都有用到。

    ①上述五套装置中,水可以换成细沙的是 (填序号);

    ②检查D装置的气密性时,D装置中注射器向右拉,看到的现象是

  • 20、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我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正式开课。
    (1)、在失重的太空中,航天员点燃蜡烛后得到了球形火焰,但和地球上相同,火焰仍分三层。其中温度最低的是______(填序号)。
    A、焰心 B、内焰 C、外焰
    (2)、运送航天员的火箭常使用H2为燃料,O2 为助燃剂。写出 H2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航天服可避免太空中高能 α粒子(含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不含电子)对航天员的伤害。α粒子的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4)、空间中航天员将4.6g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由元素组成。
上一页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