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健康人胃液的pH范围是0.9-1.5。胃酸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会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分泌,胃酸过多会侵蚀胃黏膜,严重时会引发胃溃疡等多种疾病。当胃液的pH过低时,患者必须让胃液pH升高,以缓解不适。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与胃酸反应;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用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和氧化镁等。服用某些抗酸药会增大胃压,使胃溃疡患者增加疼痛感。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胃酸有助于小肠对钙和铁的吸收,这里的“钙”“铁”指的是(填“元素”或“原子”)。(2)、图甲是胃病患者服用某抗酸药后部分离子种类和数目的变化,患者服用的抗酸药是文中提及的(填化学式)。(3)、图乙是某胃酸过多患者24小时胃液pH的变化曲线,该患者最适宜的用药时间段约为(填字母)。a. 7:00-9:00 b. 12:00-14:00 c. 16:00-18:00 d. 20:00-22:00
(4)、若服用药物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胃酸过多伴胃溃疡患者不适合服用上述抗酸药的。(6)、胃酸过多的患者应(填字母)。a.少喝柠檬水 b.多吃辛辣食物 c.遵医嘱,合理用药
-
2、
化学社团开展“人类印迹中的氮元素”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寻找自然界中的“氮”
(1)如图中“固氮”是指将空气中的(填化学式)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2)在闪电固氮系列反应中,NO遇O2即生成NO2 , 化学方程式为。
(3)某农场的植物叶片发黄且出现倒伏,最适合施用的一种肥料是(填字母)。
a.磷酸钙 b.尿素 c.硝酸钾 d.草木灰(含K2CO3)
任务二:探索工业生产中的“氮”
(4)合成氨工艺核心反应为: , 其微观过程如图甲,将图中补充完整。
(5)不同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得到氨的含量如图乙,压强在400atm时,温度控制在℃较理想。
任务三:了解材料中的“氮”
(6)化学社团根据信息卡制作氮化硼/硅橡胶复合材料,如图中(填“a”、“b”或“c”)符合该材料的结构。
氮化硼/硅橡胶复合材料信息卡
基体材料(硅橡胶):液态,可在硫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形成连续块状固体
增强材料(氮化硼,BN):小颗粒状固体
应用:航空、涂层等领域
-
3、化学社团探究影响铁锈蚀的因素,方案如图。观察到③、②中铁丝团先后变暗,④中铁丝团最后变暗,①⑤中的铁丝团始终光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③④说明食盐会加速铁的锈蚀 B、②④探究氧气浓度对锈蚀的影响 C、①②说明水是铁锈蚀的条件之一 D、④⑤说明氧气是铁锈蚀的条件之一
-
4、MnSO4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将MnSO4饱和溶液从40℃升温到60℃,可得不饱和溶液 C、40℃时MnSO4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混有少量KNO3的MnSO4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后降温结晶可得MnSO4晶体
-
5、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加碘盐调味
碘元素能预防佝偻病
B
燃气灶火焰呈黄色时调大进风口
氧气充足可使燃料充分燃烧
C
活性炭用于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具吸附性
D
用硫酸铜溶液识别假黄金(Cu-Zn合金)
锌能与硫酸铜反应
A、A B、B C、C D、D -
6、唐宋年间,省油灯的注水口设计逐渐优化:位置升高,口径扩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注水口位置升高可增加水量,减少油挥发 B、注水口孔径扩大可促进水蒸发,降低油温 C、吹气可灭灯是因为降低了油的着火点水 D、灯被碰倒导致桌面起火可用沙土盖灭
-
7、中药化橘红的活性成分之一是柚皮苷(C27H32O14),有关柚皮苷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32 B、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由三个元素组成 D、由73个原子构成
-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稀释浓硫酸
探究石墨的导电性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
9、化学社团制作铜版画:在铜板表面覆盖防腐层,用刻针刻画形成图案,再将铜板浸入FeCl3溶液,暴露于刻画处的铜被腐蚀(2FeCl3+Cu=2FeCl2+CuCl2)形成凹线,制成铜版。往凹线处加入油墨,将纸置于版上,压制下形成铜版画,如题图甲所示。完成下面小题。(1)、从安全、环保角度看,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浸泡反应时边观察边吃零食 B、用手触摸浸泡的铜板以判断凹线深浅 C、操作时穿实验服并戴护目镜 D、制版后将剩余废液倒入下水道(2)、合适浓度的FeCl3溶液能形成清晰凹线,配制此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铁架台 B、玻璃棒 C、胶头滴管 D、烧杯(3)、关于铜版画制作说法正确的是A、铜被腐蚀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B、FeCl3溶液可用铁与稀盐酸反应制得 C、将FeCl3溶液换成稀盐酸也可腐蚀铜 D、题图乙中实验图标都与本实践有关
-
10、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石灰的化学式是CaO B、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C、该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D、如图实验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60个碳原子:C60 B、氦气:He C、两个氧离子: D、氯化钙:CaCl
-
12、依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如图),下列午餐搭配最能体现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的是A、面条、凉拌黄瓜、咸菜 B、炸鸡排、薯条、可乐 C、杂粮饭、西兰花炒虾仁、豆腐汤 D、米饭、红烧肉、酸奶
-
13、颜料丹砂中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汞的元素符号hg B、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D、汞原子的质子数是80
-
14、绢由蚕丝织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绢画应于干燥阴凉处存放 B、燃烧闻气味可区分绢帛和棉布 C、蚕丝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D、废弃绢布洗净后属于可回收物
-
15、下列国画用料所含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H2O B、墨——C C、丹——HgS D、青——Cu3(CO3)2(OH)2
-
16、
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东晋葛洪《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记载:“取白炭灰、荻灰等分,煎令如膏……可去黑子。”其主要意思是:取等质量“白炭灰”(生石灰)和“荻灰”(即草木灰,其有效成分K2CO3的性质与Na2CO3相似),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可用于去除黑痣。某学习小组对药方进行了以下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处理药方。
(1)该小组取少量药方中的材料,加水煎煮时,其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2)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溶液显________色。(3)该小组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得知最早记载生石灰的《周礼》,其中的生石灰是用牡蛎壳(主要成分是CaCO3)高温烧制而成。该小组同学采用《周礼》中记载的化学原理制备生石灰:先称量11g牡蛎壳,高温烧制后,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6g。求牡蛎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任务二:探究药方功效。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也正是看到《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才得到灵感,开始研究用乙醚(C2H5OC2H5)从青蒿中提取抗疟疾药物。1972年5月,进行人体试验,试验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
疟疾类型
使用剂量(每次3g)
总病例数
平均退热时间
疗效
痊愈
有效
无效
间日虐
1日2次,连服3天
3
36时20分
1
2
1日3次,连服3天
4
11时23分
2
2
1日4次,连服3天
4
19时6分
3
1
恶性虐
1日2次,连服3天
2
39时50分
1
1
1日3次,连服3天
2
24时
1
1
1日4次,连服3天
5
35时9分
1
4
(4)请你从见效时间和疗效效果等角度,对间日性疟疾病人给出服药建议:________。 -
17、
CO2是温室气体之一,若得以综合利用,对于温室气体的整治具有重大意义。
Ⅰ.利用CO2和H2O可以制取甲酸(CH2O2)或者甲醇(CH4O),转化关系如上图。
(1)反应①中,若反应条件没有催化剂,二者直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分析图中反应②③,你对催化剂新的认识是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制取甲醇的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
Ⅱ.利用CO2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5)写出NH4Cl在农业上的用途:________。
Ⅲ.低碳生活。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CO2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生活有害无利 B. 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与使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因素之一 C. 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 , 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 D. 人工合成淀粉为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提供了全新的循环方案 (7)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做到:________。(填一种具体做法)
-
18、
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的指导下,大鹏LNG在陆地上建设“海洋牧场”,利用冷排水开展渔业水产品的养殖研究。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冷排水的成分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
任务一:探究冷排水的成分。
【教师指导】老师告诉同学们:①鱼池底部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易使水质酸性增强;②该鱼池养殖鱼虾,需定期投入为鱼虾补充钙质;③硬水中含有较多和。
【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想:该鱼塘水呈酸性,且含有。
【实验探究】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冷排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___
溶液变成红色
鱼塘水呈酸性,且含有
②另取少量冷排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溶液
有气体产生,滴加一段时间后产生________
【反思评价】
(2)有同学对实验结论提出了质疑,理由是________,同学们改进方案后重新进行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鱼类运输供氧箱
任务二:选供氧剂。
查阅资料:过氧化钙()、过氧化钠()都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等质量的两种固体与足量水作用生成碱和氧气,生成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3)小组讨论后认为选择CaO2更好,理由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由资料可知,为防止过氧化钙在空气中变质,应________保存。
任务三:设计装置。
(5)为保证不同鱼类在运输中的存活率,需要监测水中溶氧量和温度。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鱼类运输供氧箱,利用该装置持续供氧5分钟,数据记录如图3所示,可得出水中溶氧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________。
(6)选择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反应原理时,需要考虑__________。(多选题)
A. 原料是否价廉易得 B. 反应速率是否适中 C. 实验条件是否易于控制 D. 是否安全、环保 -
19、
某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
Ⅰ.H2和O2的实验室制取。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若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并收集O2 , 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若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现象如上述C图所示,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
(4)利用图1装置制取氢气,并结合图2分析,在反应结束后测量氢气体积时,为了减小误差,读数时应在(选填“”“”或“”)时读取数值。
Ⅱ.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
(5)该小组同学把收集到的氧气通入F装置,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请你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
20、土壤酸碱性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影响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土壤的pH对部分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如图1(条带越宽,吸收率越高)所示。农作物秸秆制成的有机物料具有一定修复酸性土壤的能力。科研人员研究添加等量(添加量为10g/kg)不同植物物料后,利用数字化实验仪器,对土壤pH进行测定,得到如图2所示的土壤pH与时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1可知,为提高营养元素吸收率,应将土壤pH控制在6.5~7.5 B、由图2可知,小麦秸秆比水稻秸秆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更好 C、由图2可知,添加花生秸秆制作的物料后,土壤pH随天数增加而升高 D、某地土壤酸化是因为其中含有少量硫酸,通过喷洒熟石灰粉末的方法改良该土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a(OH)2=Ca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