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根据以下符号回答:
①②③2H④⑤
(1)、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填序号)。(2)、①表示两个。(3)、由②和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4)、⑤中数字“2”的含义是。 -
2、豆腐是中华传统美食。(1)、制作豆腐过程中要用到石膏,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CaSO4),Ca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制作豆腐时,榨浆分离过程相当于水净化过程中的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3)、制作豆腐的其中个必骤为煮浆,煮完浆后,关闭阀门以熄灭燃气,其灭火原理是。
-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的质量为2g)。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6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5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5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b的质量为11g B、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11:6 C、c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a、d是生成物 -
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A、A B、B C、C D、D -
5、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乙烯(C2H4)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价值看:生成的水可以制取氧气 B、从微观构成看:甲和乙均由分子构成 C、从守恒观点看: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从反应类型看: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
6、对下列符号数字、示意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Fe只能表示一个铁原子 B、“Ca2+”中的“2+”表示离子所带正电荷数 C、
和
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D、
中横线处的元素名称为氯
-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有利于保护图书资料 B、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 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蜡烛燃烧后,减少的质量等于释放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 D、加高炼铁厂烟囱,可减少空气污染
-
8、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熄灭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加入固体
-
9、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是A、SiO2 B、MgO C、CaO D、Fe2O3
-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氢气用作航天燃料
-
11、2020年我国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给人民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武汉市全体市民在党中央领导下英勇奋战最终战胜了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化学式为)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明显抵制作用。请计算:(1)、瑞德西韦由种元素组成。(2)、瑞德西韦中氢、氮、磷元素的质量比是。(3)、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瑞德西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取整数)(5)、请你列式计算:多少克瑞德西韦中含有1.4g氮元素?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铁以及含铁物质的相关实验现象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探究一: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实验内容】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20mm、含碳量不同的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
(1)、下表是将几种铁丝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完成下表实验物质
纯铁丝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①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
②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③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④
(2)、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与(填元素符号)有关。这种细铁丝燃烧时,同时生成(填名称)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
13、
实验与探究,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
活动一: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若用D装置收集纯净的氧气,要等到才进行收集;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选“d”或“c”)端进入。将高锰酸钾装入A中试管,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因为 , 实验结束后,应先 , 再熄灭酒精灯。
(3)利用注射器可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将活塞缓慢向外拉,若观察到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4)若选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若选用C装置作为反应装置,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10mL氧气,则需要在装满水的F装置(选c或d)处添加(填仪器名称)。
(5)氨气NH3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硫酸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则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填字母),收集装置应选(填字母)。
活动二:学习小组根据如图装置完成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

(6)为收集较纯的氧气,需先排尽装置A内的空气,应对弹簧夹的操作是(填“打开a,关闭b”或“关闭a,打开b”或“关闭a,关闭b”);再次调节弹簧夹,用装置B收集氧气。
(7)待装置B集满氧气后,将燃烧着的硫迅速放入装置B中,塞紧胶塞。此时,装置B的现象是。
(8)装置C的作用是。
-
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b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3)、用符号表示: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请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①在电解水的取水过程中,有少量水洒出陶瓷桌面,电解水实验结束半小时后,发现桌面的水不见了(未经过人为处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释?。
②水是可以饮用,但过氧化氢是不能饮用的(禁止食用),为什么?。
-
15、“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月壤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1)、盛装月壤的容器为人造水晶材质。人造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铅。
①人造水晶属于(填字母序号,下同)。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②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2)、嫦娥五号一共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主要为月壤。①为避免月球样品被污染,采集回地球的月球样品必须存放在充满氮气的密封箱内,从氮气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②月壤中含有的大量氦-3(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氦-3属于氦元素,是未来可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嫦娥五号”发动机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除了图中生成物还生成一种单质,请写出该单质的化学式:。
②请将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补画齐全:。
-
16、如图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A、B为物质类别,请按要求填空:

示例:氧气 示例:___________
(1)、A处物质类别是。(2)、B处物质类别是 , 及物质示例是。(3)、C处对应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17、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
-
18、回答问题(1)、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销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 ,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2)、认识物质的组成,并从微观的角度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都是很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法。
①从宏观组成的角度看,水是由组成。
②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C60 C.液氮 D.铝
-
19、用化学用语表示:(1)、6个氮原子;(2)、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氦气;(4)、3个氧分子;(5)、镁离子;(6)、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是+4价。
-
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电解水,生成氧气体积是氢气体积的2倍
C、
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