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 2、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振荡试管 C、将滴管放回滴瓶 D、检查气密性
  •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装置(图1)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0g未知浓度的稀硫酸,向其中滴加4%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数据经处理后绘制出图像,(如图2,图2横坐标是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请分析图像完成下列问题。(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1)、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恰好完全反应时(即溶液为中性)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
    (3)、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4、我国嫦娥六号成功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月壤中含有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 , 还含少量Fe2O3】。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TiO2的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相关金属离子开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表。

    氢氧化物

    TiOH4

    FeOH3

    FeOH2

    开始沉淀时的pH

    0.5

    1.5

    7.6

    (1)、FeTiO3Ti元素化合价为
    (2)、用研磨机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
    (3)、经过水解槽后得到滤液和TiOH4固体的操作为
    (4)、酸浸槽中的主要反应为FeTiO3+2H2SO4=TiOSO4+FeSO4+2XX的化学式为 , 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为了得到纯净的TiOH4固体,调节水解槽中的pH时,应始终保持pH小于。滤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6)、煅烧炉中发生化学反应类型为(填基本反应类型)。
  • 5、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如图装置。

    ①图B中仪器m的名称是

    ②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为。请指出A装置有一个错误

    ③用E装置检验氧气的性质,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填字母),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产生大量白烟       b.生成黑色固体       c.产生蓝紫色火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图装置。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图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②实验室用(填化学式)检验二氧化碳,能否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填“能”或“不能”)

    (3)、通常状况下,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实验室用块状的硫化亚铁与硫酸溶液发生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①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图中的(填字母)。

    ②若用图中C来收集H2S气体,气体应该从端(填“a”或“b”)进入集气瓶。

  • 6、依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7月,《自然》杂志刊登中山大学研究团队的科学成果: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镧镍氧327La3Ni2O7。因为液氮廉价且易得,这样超导材料才能大规模应用。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冷冻剂,在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等;在实验室和高科技领域中常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液氮还可以用于食品速冻。

    (1)、工业上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得到氮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不同。
    (2)、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下列用途中,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填字母)。

    a.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             

    b.用于制造硝酸

    c.用液氮作冷冻剂             

    d.食品包装袋充氮防腐

    (4)、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性能优良的储氢材料,用于解决氢气的储存和运输困难问题。镧镍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镧镍合金的熔点比镧、镍的熔点要(填“高”或“低”。)
    (5)、液氮化学式为;液氮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 7、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科学家们正积极开展制氢研究。

    (1)、方法一:用风力、光伏发电,然后电解水制氢。这是将电能转化为能。
    (2)、方法二:PEM电解水制氢。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观察示意图判断其中能穿过质子交换膜的是
    (3)、方法三:太阳光催化剂(2%La2O398%TiO2)分解水制氢。

    ①反应中2%La2O398%TiO2的作用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是钛元素的化学符号,钛和钛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4)、方法三与方法二对比,其优点是(写一点)。
  • 8、下列实践活动中,所用原理与所学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给鱼池增加氧气

    氧气可供呼吸

    B

    给农作物施加KNO3化肥

    KNO3属于复合肥

    C

    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生石灰可以吸收CO2

    D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灭火

    隔绝氧气

    A、A B、B C、C D、D
  • 9、下列除杂方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

    A

    Cu粉(Zn粉)

    加入过量的FeSO4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B

    碳粉(CuO粉)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H4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D

    Fe2O3(Fe)

    CO气流中加热

    A、A B、B C、C D、D
  • 10、我国北方盐碱湖地区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说法,结合Na2C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持续增大 B、t2C , 将20gNa2CO3加入50g水中,得到70g不饱和溶液 C、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C降温至t1C , 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D、“夏天晒盐”得到的是Na2CO3 , “冬天捞碱”得到的是NaCl
  • 11、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铂催化剂,可用于制造燃料甲醇CH3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H2的最简质量比=7:1 C、COH2CH3OH都具有可燃性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 12、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用氢气作燃料
  • 13、稀土是前沿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被称为“工业的维生素”。如图为钪(S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钪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 B、钪原子核内中子数是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D、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4.96g
  •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闻气体 C、液体读数 D、使用滴管
  • 1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酒精挥发 C、粮食酿酒 D、矿石粉碎
  • 16、氯化钠在自然界储量很大,广泛分布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
    (1)、人们常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等得到粗盐,粗盐通过、沉淀、过滤、 , 得到初步提纯。
    (2)、经过进一步提纯得到的氯化钠用途很多。

    ①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的密度近似1g/cm3)。

    a.若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0mL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

    b.现在若用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0mL生理盐水,则需要水的质量为g。

    ②农业上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小组取该溶液36g,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后,用电子秤称得沉淀质量为14.35g。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AgNO3+NaCl=AgCl↓+NaNO3)

  • 17、奥运奖牌的制作原料大多来自于电子垃圾中提炼出来的金属。某工厂利用废旧电器预处理的产品粗铜回收铜和银,操作流程如图:

    (1)、为提高装置1中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将粗铜磨碎            b.适当提高温度        c.增大硫酸的浓度        d.搅拌

    (2)、“装置I”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还需进行固液分离操作,其操作名称是
    (3)、“滤液1”中的溶质除了硫酸镁外,还有(填化学式)。
    (4)、“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5)、试剂X为(填名称)。
    (6)、设计“装置Ⅳ”的目的是
  • 18、

    化学兴趣小组以“助力碳中和”为主题,开展了如下项目式探究活动。

    项目一:探究厨房中的温室效应

    [查阅资料]

    I.CO2、CH4等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

    Ⅱ.相同条件下,阳光照射时,温室气体含量越高,环境升温越快。

    Ⅲ.点燃天然气后,周围空气中的CO2含量会升高。

    [进行实验]

    (1)小组同学利用厨房用品中的纯碱和(写名称)反应制CO2 , 并用塑料瓶A收集;再用相同的塑料瓶B收集一瓶使用天然气前厨房中的空气样品,按图一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标记塑料管内红墨水停留的位置,将装置移至室外,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红墨水处于标记位置的侧。小组同学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增强温室效应,并可用该装置验证;将装置拿回厨房,点燃天然气一段时间后,用排尽CO2的塑料瓶A收集炉灶周围的空气,冷却至室温后连接装置,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分析讨论]

    (3)部分同学认为一定是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增强了厨房中的温室效应。有同学认为该说法不严谨,理由是

    [得出结论]使用天然气会增强厨房中的温室效应。

    项目二:探究使用不同物质吸收CO2的可行性

    [进行实验]

    同学们分别使用等体积的H2O、Ca(OH)2饱和溶液和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利用图二装置分别进行3次实验,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三所示。

    (4)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结合图三数据分析,实验使用的三种物质中,对CO2吸收效果最好是

    [分析讨论]

    (6)有同学提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也会导致压强变化。于是,小组同学将压强传感器更换为温度传感器,重新进行了部分实验,实验数据如图四所示。由数据可知,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得出结论]吸收CO2时,要多角度考虑其方案的可行性。

    项目三:研讨低碳行动方案

    [分析讨论]

    (7)小组同学认为如果CO2过量排放,难以回收。我们可以通过低碳生活的方式减少CO2的排放,请举出一种具体做法:

  • 19、

    在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知识后,某学习小组进行如图实践活动:

    (Ⅰ)与氧气有关的实践活动:

    任务一: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任务二:设计并制作家用便携式简易供氧器(装置B)

    (2)过滤器中的水的作用是

    a.过滤杂质            b.提纯氧气          c.湿润氧气        d.观察氧气速率

    (3)检验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将放在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4)如图是利用传感器采集密闭反应器中分别用5%过氧化氢溶液和过碳酸钠固体两种制氧剂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氧气后气压随时间变化数据绘制的图像。结合图像及药品状态分析,家用供氧器选择过碳酸钠作制氧剂而不选择5%过氧化氢溶液的理由是

    任务三: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5)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将制得的氧气通入V形玻璃管,观察到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开始剧烈燃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填字母)。

    a.燃烧需要氧气          b.热水有隔绝空气的作用          c.白磷着火点不高于80℃

    (Ⅱ)与CO2有关的实践活动:

    (6)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如图收集CO2时,气体应从导管(填“a”或“b”)通入。

    (7)将二氧化碳不断通入一定量的水中,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图所示,烧杯内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20、某实验小组的学生总结了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若酸碱指示剂是紫色石蕊,则溶液变红 B、②可以解释稀盐酸除铁锈,溶液变为浅绿色 C、④若碱是氢氧化铜,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⑤若金属是镁,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