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白色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用下列左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白色粉末的名称是。
(2)左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该仪器的作用是。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一种即可)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这种水是(填纯净物、混合物)
(5)他按右图将该水电解:(填甲或乙)试管里产生的是氧气。
-
2、深入认识化学反应,能合理地应用它为人类服务。请按要求回答:
化学反应
反应现象
文字表达式
基本类型
用途(举一例)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①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
②
镁的燃烧
③
④
实验室电解水
⑤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⑥
-
3、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
A.红色 B.绿色 C.黑色 D.白色 E.黄色 F.紫黑色
①高锰酸钾固体。
②氧化镁。
③碱式碳酸铜。
(2)、在下表“类别”栏目内,按三氧化硫示例选填合适的字母序号。A.单质 B.氧化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物质名称
三氧化硫
液氨
水银
浓盐酸
类别
BC
-
4、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液态氧气、加碘食盐、硫酸亚铁、液态氢气、干冰、氮气
(1)、可用作制冷剂的是;(2)、可作食品保护气的是;(3)、能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是 ;(4)、可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 -
5、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2个硫原子
(2)3个氢分子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4)4个钙离子
(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
6、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纯净物
单质
Y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物
化合物
A、A B、B C、C D、D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石灰水表面会有一层白膜生成 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呈现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 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都属于缓慢氧化
-
8、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满水,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
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丙物质属于单质 B、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 C、一个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
-
10、现在有一不纯的氧化铁样品(里面只有一种杂质),经测定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里面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氧化铜 B、碳酸钙 C、氧化镁 D、氧化铝
-
11、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程度(空气的密度是1.293g•L-1)。实验室要收集氯化氢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气体
性质氢气
二氧化碳
氯化氢
密度(g•L-1)
0.08987
1.975
1.628
溶解程度
极难溶于水
能溶于水
易溶于水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判断 -
1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H2O2可杀菌消毒,而H2O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C、气体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
D、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A、A B、B C、C D、D -
13、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使气候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口增长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放出
-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火焰 C、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D、木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
15、下列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中,如果缺乏会导致人患贫血症的是A、铜元素 B、锌元素 C、铁元素 D、锰元素
-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入块状固体 B、
蒸发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加热固体制氧
-
17、下面是CO2、O2的自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
-
18、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几位同学假期到水肥一体示范农场参加劳动实践,带回三种(氯化铵、碳酸铵和尿素)失去标签的氮肥样品进行鉴别实验,三种样品分别标号为1、2、3。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出三种肥料?
查阅资料:①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②AgCl不溶于稀硝酸。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和结论
(1)甲同学各取少量样品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
2号氮肥是尿素
(2)另取少量1号和3号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入溶液。
1号和3号都出现白色沉淀
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3)过滤得步骤(2)产生的沉淀,分别滴加过量稀硝酸
1号沉淀不溶解,3号沉淀溶解并有气泡。
1号氮肥是。
交流讨论:
有同学提出,甲同学的实验操作其实还可以更简单些,你认为更简单的操作是
拓展思考:
乙同学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现象如图,试判断,长期施用(填名称)氮肥土壤容易酸化。往变蓝的(NH4)2CO3溶液滴加(填序号)溶液会逐渐变红。
A.K2SO4 B.NaCl C.CaCl2 D.Na2CO3
-
19、已知:FeC2O4·nH2O加热至300℃完全失去结晶水,继续加热至400℃,剩余固体又变成黑色,黑色固体为铁的氧化物,同时生成气体。为确定分解产物及n的值,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先打开弹簧夹a、b,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然后关闭a,加热热分解装置。
资料1: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资料2:FeO是一种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氧化。
实验设计
实验分析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固体变蓝,证明产物有;B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物有CO2;D中(填实验现象),证明产物有CO。(2)、上述实验装置不足之处是。(3)、为进一步探究加热至400℃时固体产物的成分,另取1.80gFeC2O4·nH2O重新实验,测得热分解装置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①FeC2O4·nH2O中n的值为。
②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将B点物质在空气中继续加热至500℃得到C点物质,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金属是一种氢前的活泼金属,常用作锂电池的材料。氯化锂主要用于空气调节领域,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而氢氧化锂易溶于水,常用于制锂盐。(1)、以下物质的分类对于预测其化学性质没有帮助的是______(填标号)。A、氧化锂属于金属氧化物 B、锂属于氢前金属 C、氢氧化锂属于白色固体 D、碳酸锂属于碳酸盐(2)、某氢氧化锂原料中不小心混入了LiCl,现要检测该氢氧化锂原料中是否混入了LiCl,检测需要用到的试剂是。(3)、依据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设计两种制备Li2SO4的方案(要求依据两种不同的反应规律)。完成下表:
方案
原料1
原料2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①
LiOH
盐和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生成物中有沉淀。
②
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