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谦谦同学利用如图1水电解器进行电解水实验,在水电解器中加入Na2SO4的水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Na2SO4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

    (1)、水电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水中加入Na2SO4溶液能增强导电性 B、电极N与电源正极相连 C、该过程中分子未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空隙 D、该实验能验证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3)、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1785年,拉瓦锡在高温的条件下,用水蒸气与红热的铁粉反应,模拟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用燃着的木条去点气泡,发现气泡能被点燃,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过程中,吹泡器吹出的气泡不断往上升,说明
  • 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地壳元素含量 B、氢原子结构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N2O2CO2
  • 3、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雾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4、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检查气密性
  • 5、2023年,我国实现了“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

    (1)、“燃料电池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
    (2)、“电解水制氢”的文字表达式为
    (3)、固态合金储氢装置中释放出氢气,将氢气高压加注到新能源汽车中。高压加注压缩时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填“大”或“小”)。
    (4)、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写一点即可)。
  • 6、

    I.科学探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表示原子的结构。

    (1)下面图形中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先后顺序是(填字母序号)。

    Ⅱ.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结构的直观简洁的图形,体现了原子模型的精髓,如图是1-18号元素中某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2)一定属于同一元素的两种微粒是(填序号)。

    (3)微粒①和②的化学性质(填“相似”或“不相似”)。

    (4)微粒③表示的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

    Ⅲ.一小组做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了氯化钠,该小组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这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吧!

    【提出问题】

    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

    ①氯气(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②石墨电极不参与反应

    【提出假设】

    (5)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假设3:

    【设计实验】

    该小组仍然用如上装置来电解加了氯化钠的水。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6)填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的颜色。

    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

    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

    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②用拇指堵住b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

    听到轻微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氢气。

    【实验反思与评价】

    (7)用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

  • 7、

    实验是化学学科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对以下实验进行分析作答。

    I.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已知:①浓氨水显碱性,易挥发;②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③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

    (1)按照图1的操作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填序号)。

    A. 甲变红,乙、丙不变红B. 甲、乙变红,丙不变红
    C. 丙变红,甲、乙不变红D. 甲、乙、丙均变红

    (2)按照图2操作进行实验,B、C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对比课本实验,小红的改进实验还可得到的新结论是________。

    Ⅱ.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

    (4)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小组同学的操作如图所示,则其缺少的仪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小辉发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仪器不干净B.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C. 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D.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6)学校附近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 加入明矾可使悬浮杂质沉降B. “沙滤”可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
    C. “水槽”中的水为纯净物D. 上述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 8、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根据有关信息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

    XX儿童咀嚼片

    (50片装)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补钙

    [规格]2g/片

    每片中含:碳酸钙≥1.5g

    维生素D100IU

    [食用方法]嚼食:每日1片

    (1)、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某儿童按说明书服用该钙片,每天至少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 9、

    排放含磷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为除去废水中的磷,某小组开展下列研究。

    I.研究吸附剂的性能

    【实验1】为比较两种吸附剂的除磷性能,25℃时,分别取含磷浓度为7.5mg•L-1的两份等量含磷废水,将废水的pH均调至6,用两种吸附剂进行控制单一变量实验,结果如表(吸附量是指每克吸附剂吸附的废水中磷元素的质量)。

    实编号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吸附剂

    吸附剂质量/g

    废水的pH

    吸附时间/min

    吸附率(%)

    吸附量/(mg•g-1)

    A

    0.2

    6

    x

    75.7

    1.42

    B

    y

    6

    260

    98.1

    1.84

    (1)表中的x=________,y=________。

    Ⅱ.研究吸附剂的应用

    含磷废水的净化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2)从实验数据判断,“吸附剂X”应选择吸附剂________(填“A”或“B”),除磷效果较好。

    (3)如下关于该含磷废水的净化处理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 含磷废水的“磷”指元素
    B. 沉降是大颗粒不溶性杂质受重力作用而下沉
    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吸附剂X与活性炭吸附的成分相同
  • 10、阅读下面文章。

    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昼夜、季节及天气等因素对持续、稳定地利用太阳能有较大影响。储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Ca(OH)2/CaO储热体系受到广泛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在脱水反应器中,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起来;需要能量时,水合反应器中发生反应释放热量。

    除Ca(OH)2/CaO储热体系外,科研人员对其他体系也进行了研究。图2列举了几种储热体系的储热密度(单位质量储热材料的储热量),它们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A→B+C,吸热;B+C→A,放热。这些储热体系均借助物质相互转化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1回答:

    ①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共有种。

    ②脱水反应器中氢氧化钙【Ca(OH)2】发生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③液态水在进入水合反应器前需加热变成水蒸气,此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依据图2数据可知,Ca(OH)2/CaO储热体系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为
  • 11、请结合“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及资料卡片中涉及到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名称为
    (2)、“”表示的微观意义是
    (3)、请写出丁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4)、汞和铁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金属,请写出2个亚铁离子的符号
  • 12、关于探究水的组成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一:电解水

    图二:氢气燃烧

    围三: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A、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试管D中的气体是氧气 B、图二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反应过程的正确顺序是acb C、以上两个实验中不变的粒子都是氢原子、氧原子 D、若利用图三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并进行氢气燃烧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 13、戊二醛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戊二醛化学式为C5H8O2 B、戊二醛属于氧化物 C、戊二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2 D、保持戊二醛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
  • 14、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负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15、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氢气 B、 C、 D、氯化钠
  • 1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 17、“中国芯”的关键材料是硅。结合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提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图中的x=8 B、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原子有3个电子层 D、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 1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2O B、氢氧根离子:OH C、三个氯原子:3Cl D、Na2O中氧元素显2价:Na2O2-
  • 19、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某校举行“水说”主题作品展,作品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 B、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 D、自然界的水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 20、“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该节日我国民间有一些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饮雄黄等。已知雄黄酒中酒精的化学式为CH3CH2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酒精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2)、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92g酒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与g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请写出计算过程)
上一页 886 887 888 889 89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