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一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 , 一个铝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 求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整数)
-
2、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2)、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如图1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处;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升高的原因是。
③得出关于氧气的结论是。实验结论偏小的可能原因有。(写2点)
(3)、空气的保护:如图2是某地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____。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
3、如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② , ③ , ④。(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3)、②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需要。(4)、使用③时,视线应该与保持水平。
-
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选填“a”或“b”或“c”)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选填“外焰”或“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有和。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首先要 , 然后集中在药品的部位用外焰加热,加热时试管应与水平方向成 , 加热结束后试管不能骤冷,否则可能使试管炸裂。 -
5、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1)、一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说明。(2)、装水的杯子长期敞口放置,水不断减少,说明。
-
6、2005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某地段,一辆运输液氯的罐车因爆胎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氯气泄露,黄绿色的、且有刺鼻的气味气体迅速地扩散开来,导致周边村镇多人中毒死亡。消防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身穿防毒服,用高压水枪向天空及沉降在地面的氯气喷洒水,以此消除氯气的污染和伤害。(1)、根据以上信息,请归纳出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归纳2点)(2)、泄露出的液氯迅速汽化,此过程中发生了变化。(3)、黄绿色氯气迅速地扩散开来,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4)、请你告诉当时在现场周围的村民一条保护自己的信息。
-
7、按要求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空白处:①氦气 ②水 ③氧气 ④水银 ⑤铁 ⑥氯化钠(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2)、由分子构成的是。(3)、能供给呼吸的是。
-
8、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及现象(1)、镁条燃烧的现象 , 文字表达式。(2)、红磷燃烧的现象 , 文字表达式。
-
9、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是。(2)、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带正电的粒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是。(3)、带负电的粒子是。(4)、质量最小的是。(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和。
-
10、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的是A、铜 B、二氧化碳 C、氦气 D、氯化钠
-
11、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中字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 B、8 C、14 D、20
-
12、在加压条件下,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
13、一壶水被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A、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增多
-
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雪碧饮料 C、食盐水 D、纯净的盐酸
-
15、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量筒 B、漏斗 C、试管 D、集气瓶
-
16、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钢铁生锈 C、木已成舟 D、聚沙成塔
-
17、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求:(1)、若蒸发掉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若要使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成 , 需向溶液中加入多少克氯化钠?
-
18、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如图是补钙剂“葡萄糖酸钙片”说明书的一部分。请根据图示中的相关信息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钙由种元素组成。(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3)、按照说明书上用量服用,成人每天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是多少g(已知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计算结果精确至0.01 g)。
-
19、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或量取),③(填步骤名称)④装瓶存放。(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它的作用是。(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g。(4)、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20、科学兴趣小组构建了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思维模型,并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氧气含量的测定。(1)、小科在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上方空间分为五等分,根据思维模型,接下来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冷却到室温 ②止水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④打开止水夹
(2)、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从建模角度分析,主要是因为无法准确实现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第个环节,不能实现的原因是。(3)、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容积的1/5,则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