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图中A端为电源的(填“正”或“负”)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3)、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 2、化学实验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同学们更加喜爱实验探究。

    同学们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为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得到的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3、有以下物质:(1)空气 (2)氧气 (3)二氧化碳 (4)氯化钠 (5)冰水混合物 (6)铁。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是 , (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 4、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各空:
    (1)、2个氢原子
    (2)、氩元素
    (3)、3个钠离子
    (4)、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
  • 5、下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由氯原子构成 B、该反应中氢原子和氯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C、氯化氢分子是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氯化氢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混合物
  • 6、如图所示为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12 B、A和B分别属于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C、A的原子和B的原子分别形成简单离子的过程相同 D、A元素与B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 7、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D、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中不含带电的粒子
  • 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 9、东北师范大学在海水提铀领域取得新突破,已知某种铀原子的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这种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92 B、143 C、235 D、51
  • 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以上说法都正确
  • 11、下列变化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铝+氧气→氧化铝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氯化镁镁+氯气
  • 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13、《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中云雨形成的基本原理。下列有关“为云” “为雨”的认识错误的是
    A、此过程体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B、下雨后空气潮湿,因为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C、地面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D、此过程是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及间隔变化实现的
  • 14、下列化学用语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的是
    A、O B、O2 C、Fe D、2Na+
  • 15、下列符号中的“2”,表示含义正确的是
    A、2O—两个氧分子 B、N2—一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元素 C、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2CO2—两个二氧化碳
  • 16、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硫能在氧气中燃烧 B、金刚石硬度大 C、白磷能自燃 D、铁暴露在潮湿的空气能生锈
  • 17、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丙氨酸中C、H、O、N元素的质量比为
    (4)、17.8g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8、

    同学们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轩同学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镁在空气中燃烧还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

    (1)温同学查阅镁的化合物的相关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颜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原因是

    物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颜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提出猜想】

    (2)分析资料,淼同学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

    【实验探究】

    (3)姜同学设计实验,将点燃的镁条伸入装有纯净(填化学式)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能平静的燃烧,生成了淡黄色固体,证实了淼同学的猜想。

    【实验结论】

    (4)根据姜同学的实验结果,请写出生成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

    (5)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却主要生成的是MgO , 只有少量淡黄色固体,合理的解释是
  • 19、我们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b
    (2)、若选择装置CD组合制取纯净的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收集完气体后,测得氧气的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未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完成时,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4)、若要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以选择下图的装置_________。
    A、 B、 C、
    (5)、氨气NH3 , 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填装置序号)
  • 20、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模拟净化长江水工艺,其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1)、完成Ⅰ中的过滤操作,除了需要烧杯、漏斗,还需要的玻璃仪器
    (2)、操作Ⅱ加入物质X能除去水中的臭味,X可能是(填物质名称)。
    (3)、操作Ⅲ通入氯气的目的是
    (4)、洗碗机中装有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树脂工作原理如图2,交换后的水仍呈电中性,经过阳离子交换柱后的“水”中阳离子总数(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上一页 875 876 877 878 8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