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A、K2SO4 B、KNO3 C、CO(NH2)2 D、Ca(H2PO4)2
-
2、1994年10月1日起,我国提倡食用加碘盐,这里的“碘”指的是A、物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常会使用红磷来进行反应。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请计算:消耗4克氧气,至少需要加入多少克的红磷。
-
4、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H2O转化成葡萄糖和O2 , 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三种元素组成的”。
(1)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2)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
(3)观察到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小烧杯中。
(5)黑色固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Ⅰ.
(1)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连接好。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
Ⅱ.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c。
(3)若以装置C为气体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进行该实验时该装置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改进的措施是。
(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5)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某固体增氧剂(可与水反应产生O2)、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了简易供氧器,如图所示图中的甲装置与A-G装置中的(填字母)装置作用类似。
Ⅲ.收集一瓶O2并进行性质检验。
(6)硫燃烧时的现象为:;
(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为:。
-
6、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并在实验室自制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1)、按如图2装置进行操作①,该装置中存在一处错误,请改正 ,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经正确操作后,所得液体B仍有浑浊,原因可能是。
-
7、化学是从分子、原子的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依据图示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2)、A、B、C、D属于氧化物的是(写化学式);(3)、参加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是;(4)、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选填字母)。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
8、“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近日,随着气温的下降,石家庄市文化广场的桂花已经悄然绽放,一株株桂花树迎着秋风散发出醉人的味道,叶丛里星星点点地露着赤黄,整个广场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带来秋日的浪漫,令人流连忘返。请回答以下问题:(1)、用桂花制作的糕点味道清香淡雅,富含钙、磷、铁、钾等,易于消化和吸收,补中益气,这里的“钙、磷、铁、钾”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用杂质少的山泉水泡桂花茶,能充分体现茶的色、香、味。山泉水中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则山泉水属于(选填“硬水”或“软水”);泡茶时可用茶漏将茶花和水分离,该做法与实验室的操作原理相似。(3)、将桂花、糯米、水加入酒曲发酵酿酒,这个过程发生的是(选字母填:A “缓慢氧化”或B “剧烈氧化”)。
-
9、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钙原子;(2)、2个钠离子;(3)、氖气;(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的微粒是:;(5)、由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10、获得氧气的方法有多种。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给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产生氧气的质量 B、
高锰酸钾分解反应制取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 C、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产生氧气的质量 D、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压强的变化
-
11、用如图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管应连接电源的负极 B、b管中的气体先收集满 C、由该实验可得出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30
3
6
8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m
4
24
A、若消耗7g甲,则生成8g丁 B、甲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C、丙一定是单质 D、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 -
13、研究辣椒获得重大成果的美国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生学或医学奖。辣椒是美食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其中含有的辣椒素是一种天然植物碱,化学式为。下列关于辣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辣椒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构成 B、辣椒素分子是由碳、氢、氮、氧元素组成 C、辣椒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辣椒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
14、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属于金属元素 B、②、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C、③表示的一个粒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D、①、②、⑤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
15、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发出尖锐爆鸣声
天平指针不偏转
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
结论
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氢气不纯
该实验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A、A B、B C、C D、D -
16、某地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可能是二氧化碳 B、“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C、当日CO未对该地空气造成污染 D、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
1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空气只红热,不燃烧
-
1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19、目前,我国的城市燃气已广泛使用较为清洁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X只含有两种元素,则a为A、4 B、3 C、2 D、1
-
20、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C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共涉及四种分子 B、“
”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C、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 D、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数目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