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A、能实现转化①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 B、转化②只能通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现 C、反应③中能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 D、通过Fe2O3与C或CO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④ -
2、某同学为除去食盐水中的Na2SO4杂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为溶液 B、Y为 C、Z为稀盐酸 D、步骤③与④可交换
-
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B、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
将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 D、
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
4、下列关于燃料综合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B、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产品 C、石油的分馏和煤的焦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D、石油是由一些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加工后可制成塑料、药物和染料等
-
5、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食盐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 D、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甲烷
-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干燥氧气
B、检验氢气的纯度
C、测定溶液的pH
D、过滤
-
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与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 B、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D、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变成原子
-
8、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1)、氢能“黑科技”亮相北京冬奥会。冬奥会“飞扬”火炬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优点是什么(答出一点);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冬奥会火种灯采用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是石油裂解过程中具有长链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断裂成短连分子的产物,石油裂解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冬奥会场馆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水制成冰时,体积变大,原因是(从微观角度解释)。(4)、奥运村的公共区域和房间常用84消毒液进行定期消毒,使用不当会与洁厕灵发生反应: , 则R的化学式为。
-
9、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重视的问题。(1)、《易经》有言:“泽中有火”。“泽”指池沼,“火”主要是指在燃烧。(2)、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能使汽油充分燃烧是因为。(3)、“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中蕴含煤炭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成能。(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从微观上看,该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填“有”或“没有”)增减。
-
10、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和“矿泉水”均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液体 D、无法判断
-
11、2022年5月24日晚,江苏常州市某居民楼因瓶装液化气泄漏引发爆炸,造成坍塌。存放液化石油气的仓库应张贴的图标是A、
B、
C、
D、
-
12、二氧化锰因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采用如图1装置通过焙烧制取 ,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1)、中属于(选填“单质” “化合物”或“氧化物”) 。(2)、实验过程中,石英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2图所示。焙烧I制取 应该控制温度不高于℃。(3)、试根据化学方程式求 230g通过焙烧最多制得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4)、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 充分反应后,分解生成物质X的化学式是。
-
13、
如图为工业上以空气、煤等为原料经过一定步骤合成尿素的流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第一步: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I.将空气液化后再汽化。
(1)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不同,液态空气汽化时首先分离出________(选填“氮气”或“氧气”)。
【查阅资料】
①在同等条件下,碳分子筛对不同气体的吸附强度不同,如图2所示; ②碳分子筛可以再生,能重复使用。
(2)根据图2所示,被吸附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要增强碳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3)对于该工艺的说法准确的是 (填字母)。
A. 碳分子筛再生的方法是降低吸附塔压强,利用N2吹扫,使被吸附气体和碳分子筛分离 B. 相对于分离液态空气,该工艺的优点是无需将空气液化 C. 碳分子筛可以重复使用,成本低廉 第二步:合成尿素
(4)流程图中步骤②中N2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5)流程图中步骤③中煤的燃烧为合成尿素提供能量,但不合理地燃烧煤等化石燃料可能会导致________等环境问题(写一条即可)。
-
14、
硫酸铜是实验中常见的化学试剂,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硫酸铜的性质、应用、获取等方面进行项目化的研究。
任务一:研究硫酸铜的性质
【查阅资料】固体硫酸铜粉末呈白色,遇水会变蓝。
【进行实验】
(1)将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任务二:利用硫酸铜的性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进行实验】
如上图所示,将锥形瓶中的铁丝与硫酸铜溶液放在天平左盘,调节天平平衡,将硫酸铜溶液倒入放有铁丝的锥形瓶中,观察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次将装置放在天平左盘,观察指针。
【实验现象】
(2)铁丝表面有固体出现,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
任务三:探究硫酸铜的获取
(3)制备硫酸铜的一种方案为 , 其中X的化学式为。
【进行实验】
利用以上原理进行实验,发现制备硫酸铜的过程中开始时有少量气泡产生,后来反应剧烈并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分析讨论】
(4)同学们用试管收集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为氧气。请写出检验氧气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与结论);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是过氧化氢在某因素的影响下快速分解产生了氧气。
【提出问题】制备硫酸铜过程中是哪些因素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作出猜想】
(5)猜想一:由于反应中生成的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猜想二:由于温度升高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猜想三: 。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现象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快速产生气泡
【实验分析】
(6)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三,说明;对比实验和实验 , 说明生成的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
(7)实验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Ⅰ.实验室取氧气装置如图1所示:
(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2)若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从图1中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到的O2不纯的可能原因是(写一条即可)。
Ⅱ.探究水的组成
(4)设计如图2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反应前注射器活塞均在0刻度处,实验结束后,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线处,则注射器I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线mL处。将该注射器Ⅱ接上针头,移向燃着的木条旁,推动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5)电解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水是由组成。
-
16、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
光伏发电制氢:利用太阳能发电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并转化为氢气,得到“绿氢”。
固态储氢:利用固体与氢气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等作用,可以把氢气储存起来。如镁系合金储氢原理之一是镁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镁(MgH2) 。
固态氢能发电:其形式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固态储氢装置释放的氢气注入燃料电池。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直流电,实现能量的转化,为我们提供“绿电”。
能源站通过氢能的制取、储存、发电、加氢一体化,实现“绿电”与“绿氢”之间的灵活转换,很好地解决了新能源发电过程中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强的难题。
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光伏发电得到的“绿氢”,主要利用发电产生的余电将水分解而获得。(2)、镁系合金通过发生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储存氢气。氢化镁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据此推测,镁系合金储氢装置储氢时需要注意。(3)、固体氢能发电中,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该技术帮助能源站解决了新能源发电过程中的难题。 -
1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1)、净水:《天工开物》记载一种净水方法:“宜捣蒜少许,投入水缸中,以使水沉淀净化。”蒜可加速水中难溶性杂质沉降,蒜与自来水厂中使用的(填物质名称) 的作用相似。(2)、酿酒:《蓬龙夜话》中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于石洼中,酝酿成汤,闻数百步。”“汤”即酒,其主要成分为乙醇(C2H5OH),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酿酒的过程属于(填“剧烈氧化”或“缓慢氧化”) ;酿酒坊内温
度比坊外高,主要原因是酿酒的过程中(填“放出”或“吸收”) 热量; 从微观角度解释“闻数百步”的原因是。
(3)、煮糖:《泉州府志》记载:“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这段文字记载了煮糖时加些“墙土”可以除色制白糖,说明此“墙土”具有性。 -
18、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探究分子运动 C、
比较和的催化效果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19、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微粒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类观: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C、能量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能量改变,但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转化观:水通电分解和双氧水分解都属于分解反应,因此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
20、甲醇(CH3OH)被称为“液体阳光”,其制备原理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改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三种化合物 C、利用该反应可减缓温室效应 D、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