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部分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矿泉水是混合物 B、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C、其中所含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 D、其中Ca2+ 为金属阳离子
  •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验氢气纯度 C、过滤液体 D、固体药品取用
  •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 C、水的密度大,可作灭火剂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有色光,可作霓虹灯
  • 4、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松花江水 B、双氧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 5、3月22-28日是中国的水周,在学校开展的爱护水资源的活动中,艾水同学分享了自己对水的研究报告,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1)、A.浓硫酸稀释时:水作
    (2)、B.电解水实验中:水作反应物,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3)、C.探究燃烧条件:水起隔绝氧气和作用。
    (4)、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能防止
    (5)、E.硫在氧气中燃烧:水能。上述研究成果中,能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填字母)。
  • 6、某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探究CO2的相关性质。为避免盐酸挥发出的HCl对实验的干扰,选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

    (1)、写出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中装置B内浓硫酸的作用是
    (3)、对比装置C与D中的实验现象,观察到干花不变色,湿花变红色,可得出的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4)、装置E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5)、依据装置F中观察到点燃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可得出CO2的化学性质有
  • 7、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D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 8、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二氧化硫分子
    (2)、3个铁离子
    (3)、不含金属元素的碱
  •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氧化碳能够燃烧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C、金刚石可以作钻探机的钻头——金刚石很硬 D、食品袋中填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 10、对于下列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两个电子层 B、②是阴离子,①③④是原子 C、图中表示了四种元素的微粒 D、都是不稳定结构
  • 1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使用的铅笔中含有金属铅和土 B、生活中常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C、在露天场所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大量秸秆和生活垃圾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12、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炭黑制墨 B、粮食酿酒 C、湿法冶金 D、燃放烟火
  • 13、某实验小组拟利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同种酸溶液与金属反应来探究“金属活动性与反应放出热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装置如“1图”;实验完成后,根据传感器探头测量的从反应开始到反应停止时的数值绘制的曲线图如“2图”;实验所用酸与金属粉末的种类和质量如下表。请回答问题并进行相关计算。

    实验编组

    等质量稀硫酸

    金属粉末质量/种类

    对应曲线

    含H2SO49.8g

    6.5g/镁

    a

    含H2SO49.8g

    6.5g/锌

    b

    含H2SO49.8g

    6.5g/铁

    c(待绘制)

    (1)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对比曲线a、b,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计算6.5g锌粉充分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三组实验反应完成后,烧杯底部有金属粉末剩余的是_____(填实验编组号)。

    (4)在“2图”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 14、碳化钙的化学式为CaC2 , 是一种灰色块状固体,将其投入水中,它会迅速与水反应产生可燃烧的乙炔(C2H2)气体,反应完毕后,水底会沉积一种白色固体。实验小组决定对反应后水底沉积的白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经交流讨论,小组一致认为肯定不是氧化钙。小组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钙被人类长期用作白色粉刷涂料,它在水中只能少量溶解。

    ②生产碳化钙的原料是碳酸钙,所以碳化钙中常有没反应完全的碳酸钙。

    【做出猜想】小组经过讨论,对白色固体的成分提出如下几种猜想:

    猜想Ⅰ:Ca(OH)2; 猜想Ⅱ:CaCO3; 猜想Ⅲ: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澄清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b、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操作a中通入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操作b的实验现象分析,白色固体中没有

    【实验结论】猜想成立。

    【反思拓展】碳化钙制得的乙炔常用于切割金属。乙炔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高温,燃烧产物为(均填化学式)。但若在空气中点燃乙炔,则火焰不够明亮并有大量的黑烟产生,从燃烧的角度看,这是由于而造成的。

  • 15、如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写出酒精(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填“高”或“低”)

    (3)实验三:仪器①的名称是:;实验结果表明,燃烧需要 , 该实验观察到仪器①的内壁有水雾,说明石蜡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拓展】将实验三改成图甲所示的密闭容器进行,同时用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乙图所示,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16、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如图一所示。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仪器F的名称:

    (2)改正装置A中的一处错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集气瓶取离水面(“前”或“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用装置B和H组合制取CO2 , 通过操作H的弹簧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放在干燥管中的石灰石应该是(“块状”或“粉末”)。

    (4)用一定质量的H2O2溶液和0.5g的MnO2制取O2 , 要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发生装置应选E(或F)和组合(填字母序号);实验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若不存在实验误差应称得MnO2的质量为

    (5)若要图二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甲气球中应该填充的气体是(填数字序号)。

    ①SO2 ②O2 ③H2 ④C3H8

  • 17、图一和图二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两种呈现形式,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氢元素和氦元素不同,本质原因是

    (2)利用图一和图二的信息分析,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的共同点是 , Be与Mg元素同属一族的原因是 , 利用图一和图二的信息推测,Cl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层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

    (3)综合图一和图二的信息,写出1、8、11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4)移动通信即将进入5G时代,铊将得到广泛应用。图三是元素周期表中铊的信息,下列有关铊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铊元素的原子核内有81个质子

    C铊元素的原子质量是204.4D铊元素符号为T1

    (5)如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该模型表示原子。

  • 18、某工厂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回收贵重金属,向含有Zn(NO3)2、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向滤液中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现象的描述,下列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含有Fe和Zn B、滤渣中一定有Ag、Cu、Fe,一定没有Zn C、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 可能含有AgNO3、Cu(NO3)2和Zn(NO3)2 D、滤液一定含有AgNO3和Cu(NO3)2、Zn(NO3)2 , 可能含有Fe(NO3)2
  • 19、用下图所示四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④的紫色纸花会变红 B、对比①,推断④有酸性物质生成 C、对比④纸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省略②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D、综合①②③④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很稳定
  • 20、

    小明在实验室看到一瓶忘记填写标签的黑色粉末,他决定对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请回答:

    (1)“瓶内的固体为黑色粉末状”属于该物质的 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这些黑色粉末是什么?

    【作出假设】

    (2)小明查看了实验室的物品清单,其中黑色固体有四种:铁粉、木炭粉、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小明于是作出假设:

    ①这瓶黑色固体是铁粉;

    ②这瓶黑色固体是木炭粉;

    ③这瓶黑色固体是二氧化锰;

    ④这瓶黑色固体是________。

    【获取证据】

    查阅资料:

    a.铁粉、木炭粉在达到一定温度并接触到一定浓度的氧气时可燃烧,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不能燃烧。

    b.铁粉与稀盐酸接触可产生氢气,木炭粉与稀盐酸不反应。

    (3)小明将少量黑色粉末放在燃烧匙中,置于酒精灯上加热片刻后,发现该粉末可燃烧起来。说明猜想________(填序号)排除。
    (4)小明要从广口瓶中取少量这种黑色粉末至试管中,他应该使用的工具是            
    A. 镊子B. 胶头滴管C. 药匙或纸槽

    小明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看到有气泡冒出。

    【得出结论】

    (5)综合分析,猜想___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上一页 751 752 753 754 7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