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前沿科技、生产生活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Ⅰ.中华传统文化
(1)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黑火药爆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3C+SK2S+3CO2↑+↑。(2)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中国紫”。“中国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BaCuSi2O6),其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Ⅱ.中国前沿科技
(3)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入驻“天宫”。宇航服内活性炭用于处理呼吸产生的废气。说明活性炭具有性。Ⅲ.生产生活社会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①妈妈买了一件丝绸衬衣,但不知真假。你可通过。方法帮她鉴别。
②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能源汽车成为传统燃油汽车的热门替代品。以下不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字母序号)。
A.生物质能 B.汽油 C.风能
-
2、端午节历史悠久,古人将意蕴丰富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落笔成文,藏于诗词佳作之中。(1)、“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
①“角黍”即粽子,常以糯米为主料,同时可加入红枣、绿豆、瘦肉等馅料。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②一些地区亦有端午食咸鸭蛋的习俗,咸鸭蛋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等元素。人体缺铁会导致(填标号)。
A.贫血 B.骨质疏松 C.甲状腺肿大 D.佝偻病
(2)、“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赛龙舟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龙头为龙舟之首,一般以柳木雕刻而成。①“雕刻柳木”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为保障安全,舟上人员须穿救生衣。救生衣浮力材料常用聚乙烯泡沫塑料,该材料属于(填标号)。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天然材料
(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①悬菖蒲可驱虫。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能闻到菖蒲独特气味的原因是。
②洒雄黄酒可灭菌。雄黄中含有砷元素(As),如图是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其化合物之一砷化钾,化学式为。
-
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B
验证铁与银的金属活动性
稀盐酸
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适量水,搅拌,测量温度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煮沸,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5、氯气和氨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D、甲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
6、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硫元素的类价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处物质的排放会形成酸雨 B、d处物质的水溶液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c处物质的化学式为H2SO3 D、a处物质类别是碱
-
7、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代谢产物褪黑素有调节精神节律、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可有效治疗失眠。下列有关色氨酸说法正确的是A、色氨酸由3种元素组成 B、1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
-
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克 B、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 C、氧的元素符号为O D、两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
9、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物品放置对应垃圾箱错误的是A、过期药品放入①中 B、旧书、报纸放入④中 C、废铜电线放入③中 D、鱼刺、菜叶放入②中
-
10、1926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造出的“侯氏制碱法”,结束了由美、英、法等国垄断世界纯碱市场的时代。其基本工业流程如图:
已知:常温下,氨气的溶解度很大,CO2的溶解度很小。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②发生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2)、这样制得的纯碱通常含有杂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方案并进行实验。①滤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填化学符号)。
②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
1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装置图是初中阶段常见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2)、图B是过滤实验。过滤完成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一条)(3)、图C是电解水实验。该实验揭示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4)、图D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下图是某同学利用铁钉和硫酸铜溶液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前称量质量为m1 , 将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溶液观察到铁钉表面有出现时,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称量其质量为m2 , 则m1与m2的质量关系是(填“相等”或“不相等”或“无法判断”);(2)、请你写出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从该反应中可以判断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
13、最近“淄博烧烤”冲上热搜。淄博烧烤是淄博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保留有独立小炉木炭有烟烧烤。(1)、吃烧烤时,在远处就能闻到烤肉串的香味,请你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 人们常用扇子扇火使火更旺,其原理是。(2)、木炭能做烧烤的燃料是利用了木炭的性,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肉类食品直接在高温下烧烤会产生一种高度致癌物质—苯并芘(化学式C20H12)附着在食物表面,常吃烤串对人体健康有害。苯并芘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
1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其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B、
蜡烛自上而下熄灭 C、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 D、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15、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检验海水中存在氯离子: B、验证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C、检验CO2气体: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
16、某同学的化学笔记本上记录了很多化学知识。以下知识点正确的是A、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它们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把可燃物粉碎后燃烧效率更高,是因为粉碎后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物质溶于水,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向水中加入氧化钙放热 D、铝不易锈蚀,是因为铝的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而又坚固的氧化铝薄膜
-
17、2023年3月5日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注重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人民群众越来越多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下列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A、焚烧玉米秸秆 B、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燃放烟花爆竹 D、研究开发清洁能源
-
18、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使用滴管有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滴加酚酞 B、
取用盐酸 C、
搅拌溶液 D、
用完放置
-
19、下列沂源名吃中维生素含量最高的是A、中庄苹果 B、十香煎饼 C、大锅全羊 D、鲁村狗肉
-
20、2022年6月3日—5日,在县文化广场举行了沂源县首届非遗文化大集暨山东手造文创作品展销活动。下列“作品”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手缝荷包 B、朱家酱油 C、根雕木雕 D、钩编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