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水的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查阅资料】通过电解水和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其中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碱石灰(可吸收水分干燥气体)的仪器c,并在导管口d处将气体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实验与结论】
(1)、图甲中玻璃管a和玻璃管b得到气体的体积比为;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2)、图乙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导管口d处;(3)、写出实验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以下图片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图中的字母表示)。(5)、实验甲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6)、由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组成的。 -
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或元素的信息,请回答:(1)、图E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x=。(2)、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取回土壤含有丰富的氦-3,它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选A、B、C、D中一项)
-
3、实验分析和探究是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动手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资料:氨气密度比空气小)(1)、小连同学做了图I的对比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发觉空气容易被压缩,该实验从微观角度证明了。(2)、小江同学用图Ⅱ实验探究分子的知识,观察到乙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实验无法说明的有 (填序号)。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B、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氨分子质量很小 D、氨分子使酚酞变红色(3)、小组同学讨论后,共同设计了如图Ⅲ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填“a”、“b”或“同时”)处的棉花团先变成红色。(4)、针对图Ⅱ实验进行改进如图,改进后的优点。(答出一点即可)(5)、小组同学对氨水的制取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获悉,氨气溶于水可制得氨水,而氨气的一种合成方法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1)、气体a为(填化学式),连接电源极。(2)、检验气体b的方法为(填“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若b玻璃管中产生3mL气体,则a试管中产生气体约为mL。(3)、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基本反应类型是。(4)、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下成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的是_______。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5)、某同学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下图)对污浊的河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该净化过程可降低河水的硬度 B、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 C、活性炭可除去河水中的异味 D、该净化过程可除去河水中的所有杂质
-
5、如图中
代表氮原子,
代表氢原子。
(1)、D图中,含有个分子。(2)、C图所示的物质类别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氧原子;(2)、氯化钠中的阴离子是;(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4)、4个钠离子;(5)、2个氢分子。
-
7、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取用液体 B、
滴加液体 C、
量筒读数 D、
加热液体
-
8、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微粒观的角度认识和研究物质是化学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D、原子的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9、硫酸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用杀虫剂、消毒剂、饲料添加剂及工业镀铜等。工业上常用含铜废料与稀硫酸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计算:(1)、硫酸铜中铜、硫元素的质量比是。(2)、若要配制10t19.6%的稀硫酸溶液,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多少?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3)、假设配制好的稀硫酸与含一定量铜的废料恰好完全反应(含铜废料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0、向100.0g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加入的镁粉的质量与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计算:(1)、a→b段表示镁粉与混合溶液中的反应(填化学式);(2)、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锈蚀的条件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为探究Al、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铝、铁的活动性强弱,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铝与稀盐酸刚接触时反应缓慢,一段时间后剧烈,产生气泡速率随着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2)、根据甲、乙、丙三个实验(若有问题,已改进),小明发现并未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帮他补充丁实验,从而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选择的试剂A、B的组合可以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铜片、稀盐酸 B、铁、硫酸铜溶液 C、铜、硫酸亚铁溶液(3)、实验三:小芳、小亮两位同学发现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了一些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们依照钢铁生锈的探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图3所示):
①将光亮铜片部分浸入蒸馏水中;②将光亮铜片完全没入煮沸过的蒸馏水中;③将光亮铜片放在干燥的空气中。
a、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试管内的铜片。(填“①”、“②”或“③”)
b、根据上述实验,小亮同学认为: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填写“是”或“否”)
c、小芳同学认为要弄清导致铜锈蚀的因素,还应该再补充如图4所示的实验。此实验目的是。
-
1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写字母序号)。
②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选用一种药品,可探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后的废液中盐酸是否有剩余,可选择。(填写字母序号)
A.铜 B.锌 C.石灰石
(2)、化学小组的同学用CO气体(含少量CO2),测定某铁的氧化物(FexOy)中Fe、O元素的组成比例,所选仪器按“CO(含少量CO2)→C1→D→B→C2→G”的顺序连接。(假设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实验结束后,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编号
C1中溶液
B中固体
C2中溶液
D中浓硫酸
反应前质量
200g
14.4g
200g
100
反应后质量
202.2g
11.2g
208.8g
103.4
请选择合适的数据计算,该样品(FexOy)中x:y=。(最简整数比)
-
13、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手段,请依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1若要说明CuSO4溶液中的Cu2+对H2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现象为。(2)、实验2中,这两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填字母)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瓶中水的作用相同 D、反应现象相同(3)、实验3中,要使U形管a端液面下降,可向小试管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石灰石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硝酸铵 E、氯化钠
-
14、钢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结合工业炼铁的简易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处的具体措施是将矿石粉碎,其目的是。(2)、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3)、写出工业炼铁主要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4)、钢和生铁都是铁合金,但是性能有差异,原因是。(5)、写出生铁炼钢的化学方程式。
-
1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P点表示。(2)、将t3℃50gA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固体质量为g。(3)、将t2℃67.5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为g。(4)、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为。(5)、为除去C中混有的少量B,宜采用(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升温结晶”)法。
-
16、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进行净水。(2)、生活中,可用检测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3)、下列做法能实现爱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淘米水浇花 B、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农业上滴灌改为漫灌 D、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4)、自嗨锅里面的加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向加热包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产生热量使其加热,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5)、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水反应,钠在酸溶液中反应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钠与硫酸、水反应的方程式如下:;。4.6gNa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17、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要实现“碳达峰”就应该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2)、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2022年9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方法,可将工业废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和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乙烯(C2H4)和水,写出其化学方程式。(3)、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当地人民选择焦炭作为冬天取暖的燃料,在使用过程中几块炭搭起来中间隔空,这样做的目的是。(4)、汽车尾气中会排放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其中氮氧化物对环境影响较为严重,工业上可以利用氮氧化物生产硝酸,其过程如下:N2→NH3→NO→NO2→HNO3 , 理论上14gN2可以生产gHNO3。
-
18、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磷原子;(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3)、画出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4)、标出碳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5)、消毒酒精的溶质;(6)、沼气的主要成分。
-
19、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①向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②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③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镁条
④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镁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时,甲、乙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 B、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将3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