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的说明书部分信息,其化学式:C6H8Ox。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1)、Vc的化学式为。(2)、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小辉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剂,小辉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g西红柿含Vc30mg,则小辉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克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
2、
“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实验1】
(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2)猜想一:作反应物,NaClO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 , 类似分解H2O2溶液制氧气时MnO2的作用。
【实验2】
(3)①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H2O2溶液。
③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
最后得出实验结论,NaClO作反应物与H2O2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讨论】
(4)NaClO与H2O2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
-
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用A制取氧气时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 , 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3)、能用B装置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4)、D中的实验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装置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A.吸收有毒气体产物
B.降低高温溅落物的温度
C.显示气体体积变化
-
4、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1)、图甲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实验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的化学性质有(任填一条)。(2)、有的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水用简易净水器(如图乙所示)进行净化,其中石子、细沙的作用。(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由此也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用化学符号表示)。
-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被广泛用于空气净化和污水处理等方面。
活性炭对常见气体的吸附能力均值
气体
H2
N2
O2
CO2
Cl2
吸附能力(mL/cm3)
4.5
11
35
97
494
按原料的材质可将活性炭分为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和纤维活性炭三种,它们在碘吸附值(mg/g)、比表面积(m2/g)、充填密度(g/cm3)、强度(%)方面的对比如图1所示(图中充填密度与强度数值都进行了可视化处理)。
用含碳量高、成本低廉、可再生能力强的农作物制备木质活性炭,有着很好的前景与可行性,比如以新疆的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可制备高效的木质活性炭。分别称取不同质量的棉花秸秆活性炭,加到50mL、5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中,充分混合10min后测定其吸附率,结果见图2。图中吸附率越高表明棉花秸秆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越好。
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活性炭在环保、食品、医药、化工、农业等诸多领域的用途会更加广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所列气体中,活性炭对的吸附能力最强。(2)、用棉花秸秆为原料制备木质活性炭有着很好的前景与可行性,理由是。(3)、由图1可知,比表面积越大的活性炭对碘的吸附值。 -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1)、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x-y=10时,该粒子是(填“阴离子”“阳离子”或“原子”)。(2)、根据图2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种元素,写出由其中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②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得粒子符号为。
-
7、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可用于制备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工业生产84消毒液的主要流程如下:(1)、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由上述流程可推知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有。(3)、残余氯气必须回收处理,原因是。
-
8、歼-20 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间苯二胺由 16 个原子构成 B、间苯二胺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间苯二胺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间苯二胺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9:1
-
9、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的名称与符号不一致 的是A、钠(Na) B、钙(Ca) C、氯(Al) D、锰(Mn)
-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 B、二氧化碳 C、蒸馏水 D、空气
-
11、下列物质分类中正确的是A、单质:液氧、铁粉、红磷 B、化合物:高锰酸钾、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溶液 C、氧化物:水、氧化铁、氧气 D、混合物:空气、海水、冰水共存物
-
1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
13、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下列措施不利于建设“蓝天工程”的是A、把燃煤的火力发电厂的烟囱造高,减少酸雨的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 D、
过滤
-
15、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古代诗词歌赋百花齐放、绚丽多彩。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为堂金作马 B、暗香浮动月黄昏 C、蜡炬成灰泪始干 D、疑是银河落九天
-
1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和科研领域。如焊接金属时用空气中的________(填化学符号)作保护气。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空气中氧气的成分设计了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按图1连接好仪器与设备: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广口瓶中加水,使液面与烧杯内的液面相平,关闭活塞,将装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加热(同步点击数显设备的“开始采集”按钮),红磷燃烧后立即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燃烧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导管活塞,待瓶内液面不再上升后再向烧杯内加入一定量的水,使烧杯和瓶内液面相平,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曲线图。( 浓度指氧气的体积分数)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
(3)“往广口瓶中加水,使液面与烧杯内的液面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
(4)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5)结合曲线图乙分析:
①广口瓶中的氧气是否反应完全?________(填“是”或“否”)。
②瓶内温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最后与起始室温相同。先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③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C点处压强陡升的操作可能是________。
④ 浓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先减小,后又增大,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6)下图是某地来源分布图。下列措施对减少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减少汽车保有量 B. 用风能、太阳能等代替燃煤发电 C.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
17、
I.根据下列图示流程,回答问题。
图1河流中a、b、c、d处某次水样抽查,溶解氧量()分别为11、9、7、3。
(1)河流d处鱼类大量减少的原因是;自来水厂的取水口最好放在(填“a”或“b”或“c”或“d”)处附近;改善河流水质的措施有(答一点)。
(2)图2中所加“混凝剂”可以是;实验室常用滤纸和漏斗制作过滤器,你认为自来水厂的过滤池可以利用什么物品来代替过滤器;吸附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 “投药消毒”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II.A~D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填序号)没有变化。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③质量
(4)的文字表达式为 , 基本反应类型为。
(5)利用和都可确定B的组成,其依据是;1个B分子是由构成的。
(6)A溶液在医疗上可用于。
-
18、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及下列仪器:(1)、仪器⑧的名称是;③中,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应先 , 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2)、若利用棉花及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有(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棉花的作用是。(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此过程体现的氧气性质有、。(4)、反应结束后,若要从反应剩余物中分离得到二氧化锰,需进行溶解、、洗涤、干燥等操作。(5)、若补充一种仪器(填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一次性制取较多量的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药品是。
-
19、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认识与研究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下图实验中,点燃氢气前需 , 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组成。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基本反应类型为。(2)、下图实验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记录现象如下表: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有气泡
体积5.15mL,木条燃得更旺
体积为10.33mL,气体燃烧
①正极端的玻璃管是(填“a”或“b”)。
②实验测得 , 若要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是(填字母)。
A.氢气、氧气的密度 B.氢气、氧气的质量 C.氢原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性,氢气具有性。
(3)、如图是(1)实验示意图,对该反应过程的微观解释是。 -
20、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标志”,准确认识“标志”有助于安全、健康生活。图1中属于“易燃固体”标识的是(填编号,下同);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2)、图2是教材“水的沸腾”实验。“水的沸腾”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视角予以解释。(3)、我国科学家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①我国近代化学启蒙者徐寿与他人合译的《化学鉴原》中,许多元素的中文名称沿用至今。元素名称用字有规律,从偏旁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元素。如有石字旁的硫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有金字旁的钠是元素;有三点水的溴是液态元素等。
②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 , 金属元素是。
③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测定的铟、铱、…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被确认为国际标准。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约为 , 一种锌原子的质量约为 , 则这种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