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空气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就是我们研究的重要物质。

    【任务一】空气成分的研究

    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可以利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内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某次实验的数据如图乙所示。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是通过现象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原因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外界大气压。

    (3)从图乙中的数据分析可知足量的红磷熄灭的原因是

    【任务二】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作用的探究,

    (4)观察图回答问题: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根据A和C实验现象的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凭上述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原因是

  • 2、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任务一】研究水的净化

    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了其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在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但在自来水的生产中没有使用。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 , 含铜<1.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原子B. 元素C. 分子

    【任务二】研究水的组成

    晓佳为探究不同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用如图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生成20mL氢气所需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4)a管与电源________极相连,b管中气体可以________。

    (5)实验后,晓佳提出疑问:中间球型容器内液面为什么会上升呢?

    请你为他解释:________。最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________得出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结论。

    (6)晓佳根据图示又分析不同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 3、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氩气
    (2)、2个硝酸根离子
    (3)、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构成的。(写具体符号)
  • 4、利用图1装置研究过氧化氢的反应,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2中的a点对应的操作是推动注射器活塞 B、对比c点和e点可以验证反应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C、对比b点和e点不能验证反应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D、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 5、化学方程式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关于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我们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镁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等于氧化镁 B、2个镁和1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氧化镁 C、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3:2:5 D、24份质量的镁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40份质量的氧化镁
  • 6、下列实验(天平及酒精灯等未画出)能够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蜡烛燃烧 B、铜与氧气反应 C、酒精与蒸馏水混合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 7、关于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④粒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B、②对应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①表示的是阳离子 D、③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 8、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水可以创造和平,也可以引发冲突。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 B、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代替漫灌,可有效节约水资源 C、被污染的水体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 9、分类思想是学好化学的一项重要思想。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C、矿泉水、河水 D、纯净的空气、碳酸饮料
  • 10、善于观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1、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物质——乙硫醇(化学式为C2H5SH),以便煤气泄漏时人们易于察觉。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硫醇由碳、氢、硫三个元素组成 B、乙硫醇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2:6 C、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乙硫醇由碳、氢、硫三种原子构成
  • 12、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 13、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时,“将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 1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非常重要。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活性炭净水器净水 B、除去水中不溶物 C、检查气密性 D、滴加液体
  • 15、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时火焰的温度进行了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甲所示,这证明焰心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乙所示),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柴点燃

    假设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 16、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任答一条)。
    (2)、苯的化学性质有(任答一条)。
  • 17、阅读下面短文,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描述的空白处。
    (1)、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化学式:Cl2)呈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2)、氧气在1.01×105Pa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态氯气,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气
    (3)、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能燃烧
  • 18、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加热液体 D、向试管中加块状固体
  • 19、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铁生锈 B、水汽化 C、汽油燃烧 D、脂肪酸败
  • 2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 18mL 水时俯视读数,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 8mL,则倒出水的体积为
    A、等于 10mL B、大于 10mL C、小于 10mL D、无法确定
上一页 458 459 460 461 4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