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A、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盐酸
B、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
-
2、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燃气灶炒菜
燃气燃烧放热
B
铁粉在月饼盒内作双吸剂
铁粉生锈时消耗水和氧气
C
垃圾分类,植树造林
节约资源,低碳环保
D
用水来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A、A B、B C、C D、D -
3、“盐穴储气” 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 储气时采集盐水, 注水时排天然气, 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题。采集的盐水主要含 NaCl和少量 MgSO4。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度:MgSO4> NaCl B、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 NaCl
-
4、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 B、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C、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会吸收热量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
5、小艾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做笔记的好习惯,下而是从他笔记本中摘录出来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A、氦气:He2 B、Cl2:两个氯原子 C、2Fe3+:两个亚铁离子 D、显+2价的铜元素:
-
6、铜是人类常用的金属之一。(1)、湿法炼铜
《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硫酸铜)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
(2)、火法炼铜目前世界上80%的原生铜是使用火法冶炼生产。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为原料,炼铜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①粉碎辉铜矿的目的是。
②吹炼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火法炼铜工艺的烟气制酸系统能减缓的环境问题是。
(3)、生物炼铜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生物炼铜”技术逐渐兴起。其中反应之一为 , 反应物硫化亚铜(亚铜离子为+1价)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火法炼铜和生物炼铜环境负荷对比数据如下表所示,由表中信息可知,“生物炼铜”的优点有(写1条即可)。
冶炼方法
能耗
温室效应CO2/kg
酸化效应SO2/kg
电力/k·Wh
煤/kg
火法炼铜
8706.90
3656.24
10909.29
79.04
生物炼铜
3915.14
1402.22
4090.57
11.93
-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B、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是物理变化 C、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D、扑灭森林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
8、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 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火箭燃料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
9、磷酸铁(FePO4)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体。(1)、已知FePO4中含 , 则Fe元素的化合价为。(2)、一种制备FePO4的工艺反应原理为:2Fe+2H3PO4+H2O2=2FePO4+2H2O+2H2↑,若制备15.1吨FePO4理论上需要铁吨。(写出具体计算过程)(3)、制得FePO4样品中因混有含磷杂质,铁、磷元素质量比会不同,当样品铁磷比≥1.71符合制备电池标准,且比值大更理想。不同制备温度下,样品中磷元素质量分数和铁磷比如图所示。
i.FePO4中Fe与P的质量比为。
ii.图中最低温度为℃时,样品达制备电池的最低标准。FePO4的质量分数为时,样品性能最佳。
-
10、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制造铜箔工艺的主要工序如图1所示。(1)、“溶铜”前,粉碎处理铜原料的目的是。(2)、①“溶铜”中,存在铜与氧气及稀硫酸()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工业生产时可用纯氧代替空气。这一措施能排除其它气体的影响,还具有的优点是。
②“操作1”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名称为。实验室进行该操作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3)、“制箔”中,发生的反应: , X的化学式为。物质X可用于工序。(4)、“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温度应控制在内(填字母)。a.45~49℃ b.50~52℃ c.53~55℃ d.56~60℃
-
11、
实验室制取气体。
(1)仪器a的名称是 , 用A装置制取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2)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装置的特点是是。
(3)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观察到 (填字母)。
a.甲中铁锈溶解,有少量气泡冒出
b.乙中冒出大量气泡
c.反应后溶液都为无色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发生反应。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4)如图是“检测站”测到惠城区3月24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当天 (填“非常适合”、“不适合”)户外运动,其首要污染物是。
(5)若要获得天气的其他情况,“检测站”还需选择 (答一种)等气象传感器。
-
12、臭氧(O3)主要分布在臭氧层中,能吸收太阳光中绝
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伤害。常温下,臭氧为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具有强氧化性,在水中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制取臭氧的方法大致有紫外线法、电晕法和电解法。紫外线法为通过紫外线使空气中的氧分子电离,产生臭氧。该方法制取臭氧效率低,且对人体有一定伤害,因此应用较少。电晕法的原理如图1所示。电解法原理如图2所示,以水为原料通过低压电解的方式获得臭氧。使用打印机或复印机数量较多的场所容易产生高浓度的臭氧。长期暴露在臭氧超标的空气中会造成咽喉肿痛。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条臭氧的化学性质。(2)、电解水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3)、限制紫外线法大规模制取臭氧的原因是。(4)、图1中,利用制取属于 (“物理”或“化学”)变化;图2中,电极a应连接电源的极。(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A、臭氧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臭氧可用于污水的处理 C、打印机使用频繁的场所要多开窗通风 D、长期处于臭氧浓度过高的环境容易损害人体健康(6)、和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3、我国人民有着丰富的劳动智慧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生产硫磺(S)的过程(如图所示)。(1)、硫磺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熔炉周围堆砌煤饼,利用煤饼燃烧 (填“吸收”或“释放”)热量,使FeS2受热分解产生FeS和S蒸气,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蒸气从熔炉进入钵孟得到液态硫,与下列基本操作中的___________原理相似。A、过滤 B、吸附 C、冷凝(4)、S蒸气有毒,生产过程将熔炉密封的主要原因是。(5)、现代工艺生产硫,还进一步用CO将FeS转化为S,与古代方法对比,该工艺的突出优点是。
-
14、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固体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知时所能溶解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B、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硝酸钾 C、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5% D、要使t2℃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
15、在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的化学原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原理
A
家务活动:自行车链条涂油
防止链条中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B
学校活动:用铅笔芯作简易电池电极
铅笔芯中石墨具有导电性
C
社区活动:用墨汁书写春联
墨汁中碳具有还原性
D
研学活动:参观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净水
活性炭可吸附色素和异味
A、A B、B C、C D、D -
16、我国科研团队催化合成肼(N2H4)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C、该反应消耗
和生成
的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1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氧气 B、
水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
18、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学成果转化应用。歼-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间苯二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间苯二胺由 16个原子构成 C、间苯二胺由碳、氢、氮元素组成 D、间苯二胺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
-
1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2O B、O2 C、H2O2 D、O2﹣
-
20、生活中如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可喝“葡萄糖酸锌”这里的“锌”是指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