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做法对空气质量不会产生影响的是A、露天焚烧垃圾 B、汽车尾气排放 C、利用风力发电 D、燃放烟花爆竹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
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对青蒿素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受热易分解 B、无色晶体 C、熔点为156℃ D、难溶于水
-
4、“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采摘茶叶 D、用石块修长城
-
5、
某同学发现,在实验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有些同学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围绕这一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铁丝缠绕成螺旋状的作用?
【实验内容】取3根材质、大小相同的铁丝,将一根拉直,另两根绕成宽窄不同的螺旋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铁丝均能燃烧,剧烈程度不同。Ⅱ最剧烈,其次是Ⅲ,较弱是Ⅰ。
【实验分析】
(1)铁丝在氧气中能不能燃烧,与将铁丝缠绕成螺旋状(填“有”或“无”)关。
【实验结论】
(2)将铁丝缠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活动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的碳杂质。
【实验内容】取长短相同、直径均为0.38mm、含碳量不同的4根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含碳量不同的铁丝
纯铁丝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无火星四射,熔断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记录
【实验分析】
(3)推测表中“未记录”部分的内容可能是。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结论】
(5)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与有关。
【反思与评价】
(6)如图是同学们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方式,其中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填字母序号)。
A. 
B. 
C. 
(7)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60%的氧气,预先应向25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mL。(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活动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停止加热时,为防止倒吸,应先进行的操作是(填“熄灭酒精灯”或“把导管移出水面”)。(4)、用上述收集的O2完成如图C所示的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
7、
2025年9月13日晚,浏阳天空剧院上演了精彩的焰火表演。表演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对现场相关化学问题展开探究。
【探究一:物质变化观察】
(1)小组成员观察到烟花燃放后产生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想到该气体可能是由火药中的硫磺(S)与氧气反应产生的,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探究二:空气成分检测】
(2)小组成员了解到为保障晚会空气质量,工作人员实时监测氧气浓度。根据已学知识,他们知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为对比烟花燃放前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工作人员需采集现场的空气,小组成员提出可用来收集烟花燃放前现场空气的方法是(写具体方法,一种即可)。【探究三:固体成分分析】
(3)小组成员发现烟花残渣中含黑色粉末,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该黑色粉末可能为炭粉或二氧化锰),他们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区分: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
加入溶液
该黑色粉末是二氧化锰
【反思应用】
(4)如何减少焰火表演对环境的污染,小组成员想到的建议是:。(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即可)。 -
8、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各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制取装置组合是。(3)、当导管口有开始收集气体,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木条放在 , 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同时产生氧气,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工业上用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有:(写1条即可);(2)、化学性质有:(写1条即可)。(3)、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的方法是。 -
10、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的流程示意图:
(1)、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主要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能利用上述方法分离氧气和氮气的依据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不同。(3)、这样制得的“工业液氧”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1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请作答(填写仪器名称):

上图中,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用来暂时存放气体的仪器是 ;量取10mL水所用的仪器是。
-
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碳燃烧:。(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13、在氧气中点燃:①木炭 ②硫 ③红磷 ④细铁丝(填序号)。(1)、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2)、产生浓厚白烟的是。(3)、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14、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D、过氧化氢水+氧气
-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 C、把实验剩余试剂放入指定容器 D、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
16、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与本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
18、在浏阳烟火晚会中,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无人机升空时发光 B、火药燃烧产生气体 C、彩灯通电后变色 D、水雾喷洒形成彩虹
-
19、某钙片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兴趣小组为测定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设计以下两种方案。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步骤


数据收集
反应前:468.9g
反应后:465.6g
反应前:384.5g
反应后:384.7g
(1)、用方案测量的数据计算,结果更贴近钙片中碳酸钙质量的真实值。(2)、用你选择的方案计算每片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20、含碳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成就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正确认识和利用二氧化碳对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二氧化碳的制取】
一组
二组

(1)、表中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补齐一组中仪器与名称的连线。(2)、组装一套便于添加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用到的仪器有(选填字母序号)。常用的收集方法是(选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若用G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部分与水发生反应。地球表面70%以上的区域被水覆盖,二氧化碳能对自然界的水产生多大影响呢?小亮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此进行了定量探究(图1),收集数据如图2、图3所示。
(3)、由图2中信息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有一定限度。由图3中信息可知,二氧化碳部分与水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研究反思】(4)、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在逐年升高。结合上述定量研究可以看出,这种变化对水体的直接危害是 , 为遏制这种现象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选填字母序号)。A.扩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B.植树造林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科技创新,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