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砍伐和工业发展等造成CO2过度排放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或化学品已被认为是缓解能源短缺和温室效应等问题最有前景的方法。
上海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用锌修饰的氮化家(Zn-GaN)纳米线催化剂,实现了人工光合作用下CO2高效转化为甲烷,原理与反应部分路径图如图1,助力实现碳中和。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产生甲烷速率的影响因素如图2。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化石燃料属于(填“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造成CO2过度排放的原因。(3)、CO2经人工光合作用生成的燃料属于(填“有机”或“无机”)物。(4)、图1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有种。(5)、由图2推测,光照越强,催化作用越(填“强”或“弱”),提高甲烷产生速率的方法有(写一条)。(6)、实现上述转化的意义是(写一条)。 -
2、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常见的止酸剂。为探究不同止酸剂的药效,分别在三颈烧瓶和气球中装入等量稀盐酸和止酸剂,实验时将止酸剂倒入瓶中,测定压强和pH的变化。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 B、曲线①对应的物质是氧化镁 C、服用碳酸氢钠有可能会造成胃胀气 D、氢氧化铝和稀盐酸的反应最慢
-
3、下图为工业制取小苏打时涉及三种溶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H4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B、60℃时,在100g水中加入55.2gNaCl,形成155.2g溶液 C、t℃时,NH4Cl和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从NaCl和NaHCO3混合溶液中得到NaHCO3固体,可用降温结晶
-
4、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MnO2和Fe3O4
观察颜色
B
除去CO气体中混有的CO2
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C
鉴别N2和CO2
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D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氧化铁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
5、闵恩泽推动中国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某催化剂使甲烷(CH4)和水在常温下产生H2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4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反应后氢原子的个数减少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
6、屠呦呦团队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C15H22O5),挽救了上亿人的生命。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 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5:22 C、含有42个原子 D、青蒿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
7、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打破了国外对制碱技术的封锁。二氧化碳和氨气是两种重要的制碱原料。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相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甲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实验甲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实验乙中可以观察到烧杯甲变为红色 D、实验乙中酚酞分子没有运动
-
8、张青莲院士精确测定了铟、锌等9种化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信息,图2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铟元素是金属元素 B、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C、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D、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点燃前不用验纯
-
9、中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翻译西方化学著作、规范化学用语,下列书写正确的是A、NaCO3:碳酸钠 B、N2:2个氮原子 C、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D、3H:3个氢元素
-
10、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推广使用煤炭燃料 C、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
11、智能机器人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应用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导览讲解
B、送餐服务
C、消防灭火
D、清扫灰尘
-
12、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下列科技成果中,主要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轨道的设定 B、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C、研究北斗卫星的运动情况 D、人工智能软件的研发
-
13、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需经过处理,符合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后才可以排放或者循环使用,思考乐佳佳调查后发现某污水厂处理污水流程如下。(1)、格栅分离的原理类似于思考乐苏苏同学在实验室中操作。(2)、思考乐宽宽同学发现上述处理过程中,有化学反应的是池(任写一个)(3)、思考乐锐锐发现二级处理前一般不加消毒剂,原因是?(4)、思考乐亚亚和嘉贤用三级处理之后的“中水”(里面含有少量氯气)养鱼,他们为了养观赏鱼,亚亚和嘉贤会使用鱼乐宝净化水,鱼乐宝主要成分 , 用消除氯气,假设每片药丸含有 , 请问平均每片鱼乐宝能消除多少氯气?(相对分子质量为158)(5)、为什么鱼乐宝使用中有安全隐患?请帮助思考乐桐斌和强飞根据反应原理说明理由。
-
14、 铜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古代以黄铜矿(其主要成分为)为原料,运用火法炼铜工艺得到铜。现代在火法炼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闪速炼铜工艺。思考乐永浩同学对比二者原理如图:(1)、“闪速炼铜”速率远快于“火法炼铜”,思考乐科科同学由此可知,炼铜需要将黄铜矿颗粒粉末研磨得更细。(2)、火法炼铜中,思考乐林达同学发现持续向中鼓入空气并维持高温状态,这说明反应是(吸收/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生成的可用于工业制造一种酸,请帮助思考乐嘉煜同学写出这种酸(化学式);可被石灰乳吸收,请说明其吸收效果优于石灰水的原因:。(4)、火法炼铜中,炉渣是由2种物质化合生成的,请帮助俊基同学写出沙子提供的物质(填化学式)。(5)、对比火法炼铜,思考乐怡妍同学发现闪速炼铜的优势有(填序号)。
a.高温更少,节约能源 b.原料更少,节省成本 c.无污染
-
15、 回答下列问题。
室温加水
加热
生成溶液
无明显现象
生成溶液
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溶液和氧气
迅速生成氧气,爆炸
(1)、思考乐世伟同学不慎将洗鼻盐撒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小组成员利梅同学决定探究洗鼻盐的成分,经萧扬同学实验证明,产生的气体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2)、再良同学认为可以先对洗鼻水进行加热,然后再进行其余检验,浩浩同学认为不对。请你写出浩浩认为不对的理由。洗鼻盐中另有一类含钠元素的盐类是什么?
(3)、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家乐同学将洗鼻盐加入蒸馏水中,实验现象为大试管中出现水雾,(填写现象),雯俊同学得出结论,猜想三是错误的。
(4)、碳酸氢钠加热后能生成二氧化碳,曼妮同学已经把这个洗鼻水放到了大试管中,塞入带导管的橡胶塞,(写实验操作步骤),证明猜想二是对的。(5)、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请帮助苑婷同学写出化学方程式:。(6)、用相同浓度的浓盐水配制等质量的0.9%的盐水A和2.6%的盐水B,请问配制成A溶液加的蒸馏水多,还是配制成B溶液加的蒸馏水多?(7)、洗鼻盐在下保存。 -
16、 【科普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探月工程发现月球上有一定量的钛酸亚铁矿,钛酸亚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 思考乐芳芳同学通过研究嫦娥五号月壤不同矿物中的氢含量,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高温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水的方法。科研人员文丽同学发现,月壤矿物由于太阳风亿万年的辐照,储存了大量氢。氢元素以氢原子的形式嵌在中,氢原子在月壤中可以稳定存在。思考乐玲玲同学听说我国科学家利用氢和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制得了水和铁。当温度升高至以上时,月壤将会熔化,反应生成的水将以水蒸气的方式释放出来。
(1)、中Ti元素化合价为+4价,中Fe化合价为:;图中铁原子的质子数是:。(2)、 , 请帮助思考乐建豪同学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人造空气”中除有大量少量之外,还有(3)、思考乐赵林同学说为了使(2)中制得的铁硬度更大,耐腐蚀性更强,可以将铁制成。 -
17、 思考乐伟杰同学如图1通过针筒改变试管内压强,图2为少闯同学发现的pH值随气压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随气压增大而减小 B、当活塞吸气时,pH值变大,发生了反应② C、当气压小到一定程度时,瓶内pH值会大于7 D、将剩余的水换成NaOH时,质量会减少
-
18、 下列思考乐佳乐同学和娥冰同学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
方法
A.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加入过量稀硫酸
B.除去中少量的
用燃着的木条
C.鉴别碳粉和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加入过量HCl
A、A B、B C、C D、D -
19、 下图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微型实验装置示意图,思考乐傲傲同学实验前先通入至充满装置再往烧杯中加热水。下列傲傲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热水后,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白磷着火点 B、推动注射器活塞,白磷燃烧,红磷仍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C、白磷燃烧时再通入 , 白磷停止燃烧,说明隔绝可灭火 D、思考乐傲傲同学指出本实验制备需要的反应物有2种
-
20、 和是两种常见的氮肥,二者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思考乐骥翔同学和思考乐帆帆同学说法正确的是( )A、的溶解度比的溶解度小 B、将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 C、时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5.8% D、80℃时将加入200g水中,会形成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