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鉴别羊毛和化学合成纤维

    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 CuO 中的 Fe 粉

    将混合物置于足量稀 HCl 里

    D

    探究 Mg、Ag、Cu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 CuSO4 溶液和AgNO3 溶液中

    A、A B、B C、C D、D
  • 2、研究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抑制某些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83个原子 B、“千金藤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 D、“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是37:38:2:6
  • 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生成的C与D的粒子个数比为2∶1 D、四种物质肯定都属于无机物
  • 4、很多成语、俗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酒香不怕巷子深”均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烈火焚烧若等闲”为物理变化 D、“釜底抽薪”和“钻木取火”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
  • 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闻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转移蒸发皿 D、熄灭酒精灯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B、太阳能、氢能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C、纯碱就是碱,其水溶液显碱性 D、人体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 7、N(NO2)3是科学家2022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最简整数比)。
  •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填一种仪器名称).

    (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20%.

  • 9、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可能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用于加热试管的仪器名称是
    (2)、若将装置A和E连接制取气体X,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装置B和F制取气体X,装置中a和c相连,则气体X是
  • 10、比较、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进行了总结:
    (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填微粒的符号);
    (2)、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3)、下列反应中:①金属氧化物+酸→盐+水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酸+碱→盐+水 , 属于中和反应的是(填序号)。
  • 11、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C粒子的符号为
    (2)、图A、B、C、D共表示种元素,由A、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D中x=
  •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酚酞溶液可以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M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就是碱 C、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钡,滴入适量的稀硫酸 D、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可以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13、分析下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一定会析出(110-a)g晶体 D、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
  • 14、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酒精洗试管内壁上的碘 C、用盐酸除铁锈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 15、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种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取用10g这种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于烧杯中,将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次数

    1

    2

    3

    4

    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g

    8.0

    m

    4.0

    3.0

    (1)、表示m的值为g。
    (2)、计算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6、《千里江山图》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宋代画家王希孟创造性地将炭黑、赭石、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颜料用在不同的画层(如图1)。(提示:化合物包含氧化物、酸、碱、盐)

    (1)、作画用水墨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2)、如图2为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①B的氧化物(填“是”或“不是”)空气污染物。

    ②A、C可以相互转化,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

    (3)、赭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为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 收集装置应选用
    (4)、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实验1:打开K1 , 从长颈漏斗加水没过漏斗下端,关闭K1 , 振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实验2: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CO2的性质是

  • 18、计算: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种品牌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
    (1)、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KNO3的化学式量为
    (3)、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多少千克?要使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增一倍,则应将该溶液蒸发掉千克水。
  • 19、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CH3OH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你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中甲与丙的粒子数目之比为
    (2)、乙粒子构成的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 20、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上一页 978 979 980 981 9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