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硫化丙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B、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 D、硫化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6:1
-
2、如图中“O”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
B、
C、
D、
-
3、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O;②2NH3;③CO2;④CuO;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
4、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为Hg B、原子序数是80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 -
5、有关电解水实验(如下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6、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 B、O2 C、2H D、Cu
-
7、下列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轮胎爆炸 B、石蜡熔化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氧气
-
8、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最小粒子的是A、氢分子 B、氢气 C、氢原子 D、氢元素
-
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第一次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8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8mL。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10 mL B、>10 mL C、<10mL D、无法判断
-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气味的无色气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取少量液体
C、
加热液体
D、
称取氯化钠
-
1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者杜绝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焚烧废弃材料,减少污染 C、对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
13、小明在实验室把40g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36.8g。请回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是多少?
-
14、
我校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
(1)据此,小明剪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锡纸”两端接入电源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请你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提出问题】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
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黏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 价的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 I:“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
(2)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填“I”或“II”)成立
【交流讨论】
(3)I.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II.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填字母序号)。
A.硫酸钠 B.硫酸亚铁 C.氯化铜 D.硝酸银
【拓展应用】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溶液为蓝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与滤液,请设计实验证明铁粉已过量:。 -
15、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所示: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 1 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 1000 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 年 4 月,“东方超环”实现了 1 亿摄氏度运行近 10 秒,取得重大突破。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2)、电解水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茶饮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是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称。茶多酚是淡黄色粉状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耐热性及耐酸性好,能抗衰老、抗辐射、抗菌杀菌,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从物质分类来讲,茶多酚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上述实验过程中操作①的名称为。(3)、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会抑制茶叶中茶多酚的溶解,用软水泡茶则可最大程度保持茶的各种营养成分,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1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填“实验 1”或“实验 2”)。(2)、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①元素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物质的总质量
-
18、观察如图中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y=。(2)、C 表示的粒子符号是。(3)、与 A 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填字母)。 -
19、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化学变化,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1)、古人用硫磺涂在松木片顶端制得“发烛”。“发烛”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反应是。(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
20、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保鲜膜通常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能调节被保鲜品周围 O2 和 H2O 的含量,从而起到保鲜作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鲜膜主要是聚乙烯保鲜膜,它是以石油中提炼出的乙烯(C2H4)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易降解,用从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制成的保鲜膜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在可降解测试中,海藻酸钠保鲜膜 20 天后基本降解完毕,而聚乙烯保鲜膜基本没有变化。目前,科研人员还在致力于海藻酸钠保鲜膜性能改进的研究,以推进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实际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可通过裂解得到乙烯这一重要化学品。例如将 C4H10(丁烷)在高温下通过催化剂可裂解为 C2H4(乙烯)和 C2H6(乙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2)、海藻酸钠保鲜膜和聚乙烯保鲜膜更易降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