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材料的使用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1)、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寄怀楚和尚二首》中有“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铁锅化雪快是因为金属铁具有良好的性,“石炭”指的是煤炭,煤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填一种即可)随意排放会导致酸雨。(3)、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积极植树造林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
2、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织成的。棉花属于(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2)、洗洁精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具有作用。(3)、维生素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人体缺维生素A会引起症。(4)、自行车支架表面喷漆,是为了防止其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而生锈。(5)、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可使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A、食盐 B、花生油 C、白醋
-
3、下列语句描述的是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请选择合适的符号填空(填序号)。
①2O ②O2 ③H2O ④CO2 ⑤ ⑥
(1)、2个氧原子。(2)、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3)、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4)、氧化钙中氧元素为-2价。(5)、每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
4、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乙为稀盐酸,则丙、丁中一定有盐 C、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D、若甲、乙是化合物,则丙、丁也一定是化合物 -
5、明确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之一。某溶液含有Fe3+、Mg2+、Na+、Ba2+、Cl-、OH-、等离子中的若干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中最多能有5种离子 B、若溶液有颜色,则一定有OH- C、若溶液pH>7,则阳离子只能有Na+ D、若溶液中同时含有OH-和 , 则一定没有Cl-
-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区分硬水和软水 B、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 C、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D、探究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7、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 B、实验③中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C、实验④中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 D、只做实验③和④,一定不能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8、国内5G通信芯片用氮化镓材料制成。下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C、图中X的数值为8 D、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 -
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固体
D、搅拌溶液
-
10、
碱石灰是实验室最常见的干燥剂之一,是由CaO和NaOH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展开了对碱石灰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实验室常用它来检测水
②碱石灰可以吸收CO2和水蒸气
探究一:检测碱石灰的干燥效果
【设计实验】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以下几套装置,为了检验干燥效果,他们将水蒸气先后缓缓通入________(从装置A-D中选择)。A. 
B. 
C. 
D. 
E. 
【得出结论】
(2)当观察到________现象时,证明碱石灰的干燥效果良好。探究二:测定水的组成
【设计实验】用含少量水蒸气的H2还原CuO来测定水的组成,依次将D、A、B、E装置正确连接后进行实验(装置中药品均足量)。
【得出结论】
(3)为了得出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关系,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有________(不能测量“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反思提升】
(5)请你分析影响碱石灰干燥效果的因素(指出一条)________。(6)碱石灰和氢氧化钠及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都容易变质,请设计实验证明某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________(写操作和现象)。 -
11、化学之美不光是现象之美,还有装置之美,下列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2)、选用A加热KMnO4制O2 , 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3)、G装置中盛装饱和NaHCO3溶液,可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应从进(填“a”或“b”)(4)、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一般需要进行尾气处理的是(填序号)。a.H2 b.CO c.CO2 d.SO2
-
12、已知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C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A、C、D、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_”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推断:
(1)、C的化学式。(2)、写出F→D的化学方程式。 -
13、Chemistry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参观某化工厂的生产流程后,发现排出的废液中主要含Mg(NO3)2和AgNO3 , 为了从中回收金属Ag和Mg(NO3)2 , 他们一起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Z的名称是。(2)、试剂Y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3)、若加入X量为一定量,则滤液B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A、Mg(NO3)2和AgNO3 B、Mg(NO3)2和Fe(NO3)2 C、Mg(NO3)2 D、Mg(NO3)2、Fe(NO3)2和AgNO3(4)、如果以上工艺中加入X的质量为0.48克,与100g以上废液恰好完全,则该废液中含硝酸银的质量为g。 -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
(1)、t1℃时将30g丙加入到50g水中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3)、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提纯丙的最好方法是___________。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升温结晶 -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古诗《石灰呤》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两个典型的化学变化,其中“粉身碎骨浑不怕(生石灰变熟石灰)”属于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下图为“某饮用水”标签,该饮用水中金属阳离子有(任填一个化学符号即可)。
商品名称:某饮用水
商品配料:水、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硫酸镁)
-
16、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稀盐酸除铁锈:。(2)、纯碱制烧碱:。
-
17、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豆腐是湖南一道传统美食,口感细腻,营养味美。大豆有“绿色乳牛”、“营养之花”的美称。自然界中,植物蛋白含量最高的是大豆;每百克湖南豆腐中含钙376毫克、磷541毫克、铁110毫克。其制作过程是,选用优质黄豆,经过浸泡→磨浆→榨浆分离→煮浆→凝浆等工艺后,和笋片等辅料烹饪而成。
取一定量的黄豆,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黄豆浸泡好后,捞出,和水按一定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即榨出豆浆。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使蛋白质化学特性发生变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豆浆凝结成豆腐花。豆腐花凝结后,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制即成水豆腐。
(1)、豆腐中含较多的钙、磷、铁等,这里的钙、磷、铁等指的是(填“物质”“元素”或“原子”)。(2)、制豆腐过程中用到的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制作时,榨浆分离过程相当于水净化过程中过滤操作,其中豆腐布缝制成的袋子,相当于过滤实验操作中用到的(填实验用品)。 -
18、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归纳和推理不正确的是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但该固体不一定是活泼金属 B、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D、在潮湿空气中,铝不易生锈,而铁易生锈,故铁比铝活泼
-
19、学会鉴别物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基本技能,下列四种试剂,能将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一次鉴别出的是A、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钠 D、无色酚酞试液
-
20、民以食为天,食以“盐”为地,下列有关盐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苦卤)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C、蒸发结晶氯化钠时,待水分全部蒸发,才能停止加热 D、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