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A
FeCl2
CuCl2
铁粉
B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C
NaCl
Na2CO3
稀硫酸
D
CuO
Cu
稀盐酸
A、A B、B C、C D、D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可能含硝酸银和硝酸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可能含有锌 D、滤渣中一定含有锌、铜和银
-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50℃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A=B C、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M点表示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B、 C、 D、
-
5、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试计算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6、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水,由于含有许多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丙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2)、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液面要始终(填低于或高于)滤纸的边缘。(3)、某小组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答出一条即可) -
7、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防止。若用装置E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和B相比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3)、已知实验室里常温下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收集氢气可选用装置(填字母序号)。 -
8、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从宏观的角度:水是由组成的。(2)、从微观的角度:如图所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填字母)。(3)、从变化的角度:水通电可发生分解反应,电解一定量的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写化学式),当正极产生的气体为5mL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mL。(4)、从符号表示的角度:发生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反应类型为。 -
9、有A、B、C、D、E五种常见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C;D是黑色固体,在A中燃烧生成气体E。则:(1)、C是;D是;(2)、B与A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10、下列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种元素;(2)、在化学反应中硫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符号为;(3)、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填字母序号);(4)、A、B、C、D、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字母序号)。 -
1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原子;(2)、三个水分子;(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4)、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
1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证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13、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氦气用于充气球 C、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
14、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液氧 B、冰水混合物 C、高锰酸钾 D、过氧化氢溶液
-
15、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参与。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露天焚烧落叶,快速处理落叶垃圾 B、大力发展太阳能,减少煤炭燃烧 C、室内烧烤,安装静电除尘烟囱,减少烟尘排放 D、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资源
-
16、
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②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常用来做干燥剂
【设计实验】通过检验竹炭燃烧产物,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所用装置如图1所示。

(1)A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在白色沉淀中不断连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结果白色沉淀消失,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证明________。
(3)小红认为应在A、B装置间,增加澄清石灰水,目的是________。
【初步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
(4)竹炭细密多孔,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正确的______。
A. 可防癌抗衰老 B. 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C. 可除去口中异味 D. 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
1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另一同学欲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3)、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①中应加入 , 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过氧化钙能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领域。可由鸡蛋壳(含90%)为原料,实验室可按如图流程制得:

查阅资料:在潮湿空气及水中会缓慢放出 , 温度较高时会分解生成和。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前要把鸡蛋壳碾碎,其目的是。(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3)、过滤料浆时,玻璃棒的作用是。(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19、“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中产生的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新工艺和技术。科学家设想利用碳酸钙与氧化钙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太阳能加热器的作用下“捕捉”与“释放” , 实现碳循环。“碳封存技术”是指将捕捉、压缩后运输到选的地点长期储存。目前正在研究的技术有:海洋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的容器;地质封存—将注入特定的地层等。(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2)、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的氧化钙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特点,常用以捕集 , 主要因为其不但能与反应,还具有性。(3)、海洋封存会导致海水酸化,影响海洋环境。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海洋封存导致海水酸化的原因。(4)、地质封存的方法之一是将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一种固态的二氧化碳水合物封存。该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捕捉”的还可以供给日常生活所需。请列举的一种常见用途。
-
20、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记录了许多化学知识,其中很多都与金属有关。(1)、《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金的化学性质。(2)、《考工记》中记载了青铜的成分,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3)、火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为使烟火产生耀眼的白光,可向火药中加入的一种金属是(写名称)。(4)、《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舶上铁丝…日久起销(锈)…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丝“日久起销”是铁与空气中的同时接触导致的,请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办法。(5)、“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句话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曾青就是指硫酸铜。这也是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