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压胶头滴管,滴入浓盐酸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利用了浓盐酸的挥发性 B、干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C、右侧试管中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分子 D、若右侧试管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Cl
  • 2、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了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向20mL0.4%的NaOH溶液(预先滴入3滴酚酞试液)中逐滴滴入0.4%的稀盐酸。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pH随所滴入稀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烧杯中的溶液在a点时显红色 B、在b点时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 C、在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呈酸性 D、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Na+逐渐减少
  • 3、实验室有 3 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的一种,小倩同学用下列试剂不能将上述 3 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碳酸钠溶液 B、二氧化碳 C、紫色石蕊试液 D、pH 试纸
  • 4、向微型实验仪器井穴板的4个井穴(已编号)中分别滴加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所有试剂用量共约0.8m),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由本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②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③用微型实验仪器做实验可节省药品

    ④微型实验可减少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5、人的体液的 pH 如果超出正常范围,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或产生疾病。人体内几种体液的正常 pH 范围如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体液名称

    胃液

    血液

    唾液

    胆汁

    pH

    0.9~1.5

    7.35~7.45

    6.6~7.1

    7.1~7.3

    A、胃液 B、血液 C、唾液 D、胆汁
  • 6、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照氧化物、酸、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A、CaO   HCl    NaCl B、CO     Ca(OH)2   Na2SO4 C、NaOH   H2CO3     NaCl D、H2O   HCl   NaOH
  • 7、我国芯片发展近年突飞猛进,其中高纯CO可用于半导体领域某些芯片的刻蚀。利用甲酸(HCOOH)制取高纯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COOH__CO+H2O , 若制得280gCO , 计算参加反应的甲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 8、

    教材中“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研究小组同学们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Fe2O3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效果如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产生_______,带火星木条均_______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_______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名称),该物质与镁条反应化学方程式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Ⅱ中的现象是:试管中产生 , 带火星木条均;实验IV的步骤中应填写

    [实验评价]

    (4)设计实验IV的目的是
    (5)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注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选用装置BD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D中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装置和E装置,检验收集的氧气的方法是。验满的方法是
    (4)、B装置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 10、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B是空气中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一种气体,C是一种无色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CB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2)、若A是空气,工业上AB的原理是依据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不同进行分离。
    (3)、黄色固体D在B中燃烧,反应时发出色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时,集气瓶预先放一些水,目的是
  • 1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实验1(燃烧法):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到火焰呈________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壁有________且烧杯外壁发热。水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2(电解法):按图进行电解水实验。在两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中,a为________。

    【实验结论】

    (3)由上述两个实验都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拓展提升】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 含氧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 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 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若电解水产生了m毫升氧气,则同时产生了________毫升氢气。

    (6)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请提出条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

  • 1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要称取5克药品,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正确操作是
    (5)、用量筒取用液体药品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如果仰视读数为10ml , 实际液体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ml
  • 13、用化学用语表示:
    (1)、5个氧分子:
    (2)、3个镁离子:
    (3)、水银:
    (4)、钙元素:
  • 14、“浆水面”是天水人的一道美食,酸菜的发酵是乳酸杆菌分解绿叶蔬菜中糖类产生乳酸(C3H6O3)的过程。乳酸被人体吸收后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等作用。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乳酸中含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 C、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量取液体 D、滴加液体
  • 16、2024年天水旅游火爆出圈,冬日的“黄金大道”吸引许多外地游客。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铜雕锈蚀 B、落叶腐烂 C、灯光璀璨 D、葡萄酿酒
  • 17、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某兴趣小组同学对CO2的吸收进行了相关探究。

    (1)实验探究一:运用已有知识设计实验吸收CO2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设计依据

    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

    塑料瓶变瘪程度大,澄清石灰水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实验(填实验序号)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二:比较水和海水吸收CO2的能力大小

    【提出问题】CO2被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吸收的情况如何?

    【作出猜想】猜想I:水吸收的CO2更多;猜想II:食盐水(模拟海水)吸收的CO2更多。

    【进行实验】分别将收集有100mLCO2的量筒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食盐水中如图1所示,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CO2的体积,所测数据如表。

    时间/h

    0

    0.5

    6

    12

    24

    48

    烧杯A量筒中CO2体积/mL

    100

    98.5

    85.5

    77

    66

    59

    烧杯B量筒中CO2体积/mL

    100

    99

    93

    90.5

    89

    88

    【解释与结论】

    (2)由表中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吸收CO2更多的是(填“水”或“食盐水”)。

    (3)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海水占全球储水量的96.5%,采取海洋吸收CO2 , 可有效减碳,但也会造成海水酸化,涉及的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交流】

    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100mLCO2倒置于水槽中,向1个量筒内注入少量的植物油,使CO2与水被植物油隔开(CO2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CO2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4)比较图中两条曲线,说明植物油(填“能”或“不能”)减少CO2溶于水。

    (5)事实上用排水法也可以收集到CO2 , 请根据以上表格的实验数据分析理由是

  • 18、科技梦推动中国梦,科技发展离不开化学。

    (1)、2024年8月24日,中国科学院在3nm光子芯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光子芯片的材料以第二代半导体InP为主。图1为铟(I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铟原子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铟与图2中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2)、今年1~4月份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销量数据,比亚迪排名第一。大部分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锂电池驱动,比亚迪公司生产的锂电池——“刀片电池”中的正极材料之一为LiFePO4

    ①用磷酸铁、草酸和氢氧化锂为原料合成LiFePO4 , 请补充完整下列化学方程式:

    2FePO4+6H2C2O4+2LiOH__2LiFePO4+7CO2+5CO+7

    ②已知P的化合价为+5价,Li的化合价为+1价,则LiFePO4中Fe的化合价为

    (3)、氢氧燃料汽车的氢气来源于利用光伏发电来电解水(如图),

    氢气在极产生,氢气被认为是清洁能源的原因是

  • 19、潮阳英歌舞起源可追溯至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舞表演所用的道具鼓,鼓身常刷有特制涂料以防潮防腐,有一种涂料含氧化锌(ZnO)。下列有关氧化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锌由锌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氧化锌中锌、氧元素质量比为65:16 C、氧化锌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D、氧化锌(ZnO)相对分子质量是81g
  • 20、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目标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类观:单质只由同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C、能量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能量改变,但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转化观:水通电分解和双氧水分解都属于分解反应,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上一页 826 827 828 829 8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