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工业上从海水中可提取许多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物质和原料。

Ⅰ、海水“晒盐”
(1)下列有关粗盐提纯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要将蒸发皿中的液体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C. 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的目的是加速蒸发 (2)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粗盐中还含有、、三种可溶性杂质,通过化学方法可以除去杂质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步骤②和③的顺序可以交换 B. 反应②③④⑥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C. 该流程中也可以先加入盐酸,再过滤 D. 产品的质量等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 Ⅱ、海水制镁
(3)从海水中提取时,经历了“”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请写出加入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Ⅲ、海水“制碱”
(5)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操作Ⅰ和操作Ⅱ步骤________(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
2、“思维导图”是将学习过程中的碎片知识进行有序整理的有效学习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和碱的知识总结如下,请回答:
(1)、①中溶液的颜色是。(2)、写出反应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物质的类别与铁、氧化铁、氯化钡均不相同,则的化学式是。(4)、如图1是小明同学绘制的“碱的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祝愿同学们破“碱”成蝶。
①图1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②.利用图1中“碱-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
A. B. C. D.
(5)、若碱为氢氧化钠,酸为稀盐酸。小明同学将稀盐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该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2。用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和导电率进行实时测定。①由图2中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②由图3中可知点的溶质为;
③相同状况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段溶液导电率降低的原因是。
-
3、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请根据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洗洁精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有作用。(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A、珍珠奶茶 B、青岛啤酒 C、罐罐酸奶 D、苏打汽水(3)、将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有(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硝酸钾
④加水 ⑤恒温蒸发水 ⑥与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混合
(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时,和的溶解度相等。
②时,将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③取、、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图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
4、某食品包装袋中脱氧剂的成分可能含有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中的几种,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的化学式为 B、黄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C、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D、该脱氧剂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铁粉、氧化铁、氯化钠 -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室温下向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
B、实验室电解水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质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
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验证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
探究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
7、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B
鉴别溶液和溶液
取样,滴加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D
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气体
通过盛有溶液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
8、为防止水污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造纸厂附近的无色废水进行测定,发现该厂废水的 , 则在该废水中还能大量检测出的离子可能是A、、、、 B、、、、 C、、、、 D、、、、
-
9、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明显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锌和稀硫酸 ②碳酸钠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和水 ④氢氧化钠和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0、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下列关于海洋中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 B、可以利用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如锰结核等 D、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
11、硼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时,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时,硼酸的溶解度为;时,硼酸的溶解度为。
(1)、③所得溶液的质量为A、 B、 C、 D、(2)、下列关于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若②升温至 , 溶质质量变大 C、若向③中加水,溶液质量变大 D、若④升温至 , 得到不饱和溶液 -
12、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如果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D、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盐酸不能
-
13、关于溶液和乳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D、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
14、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
B、
测定溶液的
C、
移走蒸发皿
D、
称量氢氧化钠
-
15、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对应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 烧碱 B、氢氧化钙 石灰石 C、碳酸氢钠 小苏打 D、碳酸钠 纯碱
-
16、“蛟龙号”是我国研制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为保证载人潜水器长时间潜水,需要在潜水器里配备供氧装置。过氧化物供氧是一种常见的供氧技术,原理是用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写出过氧化钠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用这种方法制取96g氧气,则至少需要多少克过氧化钠?
-
17、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步骤如下图

请回答:
(1)、该同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处错误;(2)、若完成溶液的配制,需要量取mL的水(常温下水的密度为);(3)、用量筒量取水时,若像如图所示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2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8、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2)、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可以理解为微粒的转化,根据如下图的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参与反应的微粒中最终发生变化的是(填微粒的符号);
(3)、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如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a、b分别是两种起始反应物H2、CO2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常见的氧化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c物质的化学式 , c和d的化学式(填“相同”或“不相同”)。
-
19、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不同;(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镁离子(填符号);(3)、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 -
20、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填空。(1)、净化水的操作方法有:①沉降,②过滤,③清毒杀菌,④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选填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性;(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10mL水和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之和小于20mL的主要原因是(选填序号)。
①分子的数目减少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④分子的大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