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2)、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图1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2分钟冷却后,观察到铜丝变黑、玻璃棒(填“a”或“b”)端下沉,写出反应方程式
    (2)、在进行实验2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写出反应方程式 ,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图3中先称量镁条和陶土网的质量为m1 , 然后点燃镁条,观察到 , 反应结束后称量总质量为m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氧化镁质量应大于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而实验事实是m2<m1 , 原因是
    (4)、根据以上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应在容器中进行实验。
    (5)、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
  • 3、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食盐 B、面粉 C、醋酸 D、花生油
    (2)、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到烧瓶中固体Y上,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符合题意的组是


    A

    B

    C

    D

    X

    稀盐酸

    Y

    碳酸钠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3)、在实验室中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g。
    (4)、向50g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4、根据以下与水有关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小明用浑浊的河水制备纯净水,实验过程如左图:

    加入的A物质是 , 其作用是。操作①的名称是 ,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②常用做吸附剂除去液体C中的色素和异味。操作③的名称是

    (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①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观察到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

    ②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③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氮气是由组成的,是由构成的.(填“氮元素”或“氮原子”或“氮分子”或“氨离子”)。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01的元素被命名为“钔”,是纪念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所作出巨大贡献。已知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图1为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和氟原子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写出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 , 写出氟化镁的化学式为

    (4)、图2中与镁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原因是
    (5)、图2中A与B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
    (6)、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甲和乙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丙和丁,能减轻空气污染。甲、乙、丙、丁的分子示意图如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化合物W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5.4gH2O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W的质量是5.6g B、二氧化碳与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W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52.2%. D、W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量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一份中加入二氧化锰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 C、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与一定体积的水混合 D、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 8、我国古代炼锌主要反应:①ZnCO3__ZnO+CO2 , ②C+2ZnO__2Zn+X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①②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一定不变 D、①②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固体

    分别滴加等量的蒸馏水观察

    B

    鉴别水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

    C

    除去碳酸钙中的泥沙

    溶于水后,过滤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

    A、A B、B C、C D、D
  • 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H2OH2O2的组成元素都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单质都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11、制备尿素CONH22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__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中N的化合价为+3价 B、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3% C、参加反应的NH3CO2质量比为17:44 D、尿素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7
  •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在加压条件下氧气体积变小,是因为氧分子体积变小 C、燃着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 D、在阳光下晾晒湿衣服,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变大
  • 1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空气、溶液属于混合物 B、酒精、水属于化合物 C、过氧化氢、水属于氧化物 D、氨气、氮气属于单质
  • 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 D、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绿色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
  • 16、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臭氧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 17、在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 18、“加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
  • 19、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研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分析并计算:

    (1)、反应共产生gCO2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20、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加热液体
上一页 633 634 635 636 6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