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 若选用F装置收集气,气体应从(填“a”或“b”)下同)端通入;也可先将集气瓶装满水,让气体从导管进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选用C装置收集完气体后,测得瓶中氧气纯度明显偏低,以下原因可能的是 。A、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B、集气瓶在移出水面前未盖玻璃片 C、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5)、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紧贴塑料瓶外壁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3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i.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曲线是。
A.MN段 B.NP段 C.PQ段
ii.PQ段与NP段相比可以得出结论:。
iii.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时几乎不再变化。
-
2、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其中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 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 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 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依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填“吸收”或“释放”)CO2。(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3)、用NaOH溶液吸收C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i.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
ii.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5)、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
3、如图为我国古代“炼石胆取精华法”制取硫酸的部分场景。“以士擊(即砖坯)垒作两个方头炉,一炉中著铜盘,使定,即密泥之,一炉以炭烧石胆使作烟(氧化铜),以物扇之,其精华(硫酸)尽入铜盘。炉中却火待冷,开取任用”。“炼石胆取精华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反应1:CuSO·5H2OCuO+SO3↑+5H2O↑,反应2:SO3+H2O=H2SO4。
(1)、将铜制成铜盘,是利用了铜的性。铜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的性。(2)、“炭烧石胆使作烟”中“烟”的颜色是。(3)、古人将烧石胆产生的气体称为“蚀气”,说明已认识到硫酸具有性。(4)、“精华尽人铜盘”,用“铜盘”不用“铁盘”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5)、古人制取完硫酸后,用泥封闭炉门“却火”,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4、下列实践活动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向鱼缸中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
B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C
回收铝质易拉罐
铝易与氧气反应
D
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
5、“体验科学,传承科学”。校园科学节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节目:将去壳熟鸡蛋放在充满CO2的抽滤瓶瓶口,打开弹簧夹,迅速注入NaOH 溶液,关闭弹簧夹,并振荡抽滤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鸡蛋被“吞入”瓶中。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鸡蛋中的蛋白质含量大约是12%。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B、蛋白质主要由C、H、O、N 等元素组成,不能人工合成 C、淀粉酶能够促使淀粉食物消化,它不属于蛋白质 D、肉类、鱼类、蛋类和青菜等食物富含蛋白质(2)、配制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量筒(3)、关于以上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鸡蛋被吞入瓶中是因为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利用紫色石蕊能检验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是否还有氢氧化钠 C、该实验不能直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将药品换成烧碱固体和水也能观察到鸡蛋被吞入瓶中 -
6、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淀粉属于有机小分子 B、“深地一号”勘探出全球最深的油气田——石油气就是乙醇 C、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Fe比Ca活泼 D、“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布放钛合金永久测绘基点——钛合金耐腐蚀
-
7、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1)、下列做法符合“中国水周”活动主题的是______(填序号)。A、实验室中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农业上用喷灌或滴灌(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用分别检验气体,观察到b中气体能燃烧,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某新能源汽车以氢气为燃料,已知使用1kg氢气平均可行驶100km。若通过电解45kg水产生氢气,理论上可供这辆汽车行驶多少km?(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8、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火柴杆中含有碳元素
B. 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Ca(OH)2溶液
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D. 证明铜生锈需要CO2、O2
A、A B、B C、C D、D -
9、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如图1所示的三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通过多次实验,绘制出了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为不饱和溶液 B、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 C、升温可使③中固体继续溶解 D、将t2℃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
10、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古人记载炼丹时是将红色的氧化汞(HgO)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 C、参加反应的甲、反应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1 D、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1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制取在A—E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为(填序号),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若用F装置收 , 则气体应从端进入瓶内(填“a”或“b”);(4)、G装置中的发生装置和B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 , 相比较而言G装置中的发生装置优点是:。 -
12、发酵粉常用于制作馒头、糕点等,其主要成分为 , 某同学为测定某发酵粉样品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一个空烧杯,向其中加入发酵粉后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待发酵粉中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
已知:①;②样品中其它成分不与硫酸反应。
(1)、完全反应生成的的质量为;(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计算发酵粉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3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外墙覆盖了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光催化保护薄膜,该薄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够快速分解建筑物表面的污染物,让场馆外墙拥有神奇的自净能力。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场馆上超大面积使用光催化材料。作为一种含量丰富、无毒且化学性质稳定的光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水制氢、还原等领域。由于只在紫外光区有催化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改变形态、掺杂非金属或金属(铁、铂、金等)等方法,使能在可见光区有催化作用,以提高催化效果。目前,改变形态的方法有:通过喷雾、球磨等物理技术制备纳米管状、颗粒状的 , 或让与在高温下反应生成表面积更大且具有特殊孔隙的空心球。当中参杂非金属或金属时,掺入物质的类型、掺入的量会对其光催化效果产生不同影响。掺杂不同比例石墨氮化碳()的纳米光催化分解水时,产生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1)、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2)、氮化碳()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3)、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是。(4)、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标号)。A、改变形态的方法均属于物理方法 B、掺杂石墨氮化碳越多,光催化分解水效果越好 C、与掺杂铁相比,掺杂金()会提高生产成本 D、光催化还原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
14、孔雀石是冶炼金属铜的主要原料,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还含少量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以下为“湿法炼铜”并制备其它副产品氯化钠和铁红(氧化铁)的工业流程。
资料:
1、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2、铁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操作Y的名称是;(2)、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填字母):A、盐酸 B、稀硫酸 C、氯化亚铁溶液(3)、根据资料信息写出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加热分解生成铁红和一种常见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15、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I.“见著知微”—从宏观知微观。
(1)氧气不但能供给呼吸,而且能支持燃烧,保持氧气这些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填符号)。
I.“见微知著”—从微观知宏观。

(2)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
(3)上图所示,微粒A、B、C、D、E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填字母序号),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序号);
(4)微粒A、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6、“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请回答问题:(1)、“立春”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微观解释);(2)、“谷雨”:时雨乃降,百果乃登。正常雨水的 , 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写出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3)、“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为了促进小麦生长需要追加肥料,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氯化铵 B、硫酸钾 C、硝酸钾(4)、“白露”:白露满地,割谷拾棉。棉花属于纤维(填“天然”或“合成”)。
-
17、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溶质含有、、 B、bc段(不含b、c点)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c、d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a→c段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
1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4个推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所以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因为和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19、某品牌空气净化器可有效消除装修材料中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两种产物的质量比为(或) -
20、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用途
A
石灰浆
保护树木,防止冻伤
B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C
大理石
可作建筑材料
D
的乙醇溶液
可作医用消毒剂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