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物质(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小狗烯”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B、“小狗烯”由52个原子构成 C、“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D、“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B.物质的分类
①高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原子
②充入氮气延长食品保质期
①工业制得的氧气是单质
②与都是化合物,也都是氧化物
C.除杂的方法
D.化学与安全
①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②除去氮气中的氧气——通过灼热的铜
①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灭火器灭火
②煤气泄漏,及时打开换气扇降低室内燃气浓度
A、A B、B C、C D、D -
3、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表示2个氢原子 B、②和⑤均可以表示一种元素、一种物质和1个原子 C、④和⑥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③中“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4、规范的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橡胶塞
B、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后,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先熄灭酒精灯
-
5、某市于11月3日晚下了一场大雨,下表是该市连续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日期
污染物及污染指数(单位:)
质量级别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11月3日
21
84
31
25
二级
11月4日
20
23
12
11
一级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能减少空气污染 B、造成该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且应该增加含量的测定 C、11月4日的空气质量比11月3日差 D、雨后一氧化碳含量变化不大,说明一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差 -
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 B、霓虹灯通电发光 C、葡萄酿酒 D、光合作用
-
7、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研究火场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在圆筒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三个位置(如图1)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在3根烛芯一定距离都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al、a2、a3)、温度传感器(b1、b2、b3)和二氧化碳传感器(c1、c2、c3)(如图2)。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
(1)、实验获取3根蜡烛从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如表1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在这三个时间时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表1:3根蜡烛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
蜡烛
甲
乙
丙
时间/s
106
164
199
表2: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
熄灭时间/s
低处(a3)
中处(a2)
高处(a1)
106
19.8
19.1
18.5
164
18.9
17.7
x
199
18.6
17.1
16.5
①三支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是。
②表2中,x可能是(填序号)。
A.18.6 B.17.9 C.17.2 D.16.1
③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完善:。
④纵看表2数据,处氧气含量下降最慢。
(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3和图4所示。
由此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 , 原因是。
(3)、从以上两图分析,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原因是。 -
8、
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
【活动一】
如图甲所示,反应仓中的制氧剂是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已知: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的现象为黑色粉末翻腾,溶液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加湿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加湿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填字母)。
A. 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 降低氧气温度 C. 加快氧气的生成 (2)验证从加湿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
【活动二】
(3)同学们在充分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利用家庭中常见材料,设计并制作了简易家用制氧机(如图乙),其中A瓶的作用相当于图甲中的________仓。

(4)氧气能大量从A瓶中逸出,是根据氧气________的性质。
(5)对比甲乙装置,说出任一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__。
-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如图中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下表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报告,请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内容
主要现象与结论、解释
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会 ,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Ⅱ.装入药品后,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组装并固定好装置
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Ⅲ.加热药品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V.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④用E装置收集氧气。若改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进气管应连接在(填“b”或“c”)处。
(4)、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可通过醋酸钠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及应制取甲烷 , 同时生成碳酸钠。若要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甲烷,选择的装置组合为和(填序号)。 -
10、如图所示,各步反应是初中化学涉及到的有关化学反应(箭头指向表示物质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略去),其中甲、乙、丁均为氧化物,甲、丁为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且气体丁剧毒,乙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丙能支持燃烧。
(1)、丁的名称是。(2)、反应I需要的另一种反应物为氢氧化钙,该物质中钙离子的符号为。(3)、Ⅱ有多种转化途径:①若Ⅱ的条件为通电,则该反应类型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②若Ⅱ的反应物是甲与乙,该变化存在于自然界物质循环之中,称为作用。
(4)、反应Ⅲ发生了(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5)、写出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 -
11、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海水晒得粗盐含有泥沙,可采用方法除去泥沙,在实验室里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组装仪器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2)、氯碱工业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中化学计量数为。(3)、海水提镁获得的氯化镁通过电解可得镁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利用海水可以值得加碘食盐,碘在加碘盐中的存在形式为 , 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人体中缺乏碘元素可能导致的疾病是(填标号)。A.骨质疏松 B.贫血 C.甲状腺疾病 D.龋齿
(5)、你还能从海洋中获取的资源是(写一种)。 -
12、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1)、“人造太阳”合理利用了可控核聚变,氘、氚是核聚变的热核材料。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
1
1
1
氚
1
2
x
①氘和氚属于(选填“同种”或“不同种”)元素,上表中。
②贮存氘气的钢瓶禁止靠近明火,据此推测氘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③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是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 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提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据报道,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在下将转化为甲醇其主要原理如图所示:
①图中物质“
”是(填名称)②步骤i、ii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③这一系列的催化反应中(不考虑催化剂),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 , 沸点 , 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一氧化氮不稳定,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在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1)、一氧化氮的物埋性质是。(写一点)(2)、一氧化氮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是。(3)、在汽车催化转换器中发生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为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
14、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可用作燃料 B、反应①②中都存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整个转化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D、该过程说明水在解决能源危机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
1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装置(试管底部有破洞,实验前试管内外水面持平),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现象: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推论:实验后,试管中剩余气体具有可燃性 C、分析: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评价:该装置应注意确保试管内气体在红磷燃烧时不外溢 -
1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反应的分类
D.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A、A B、B C、C D、D -
17、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可再生绿色燃料。乙醇的化学式为 , 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类别:乙醇属于化合物 B、变化:乙醇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宏观: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微观:乙醇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18、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 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 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 -
19、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展示了“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锆原子的中子数为40 B、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C、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锆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
20、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化学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B、化学能够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C、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