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中A、B、C、D、E、F为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胃液的主要成分,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为红棕色固体,各物质间的反应及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有些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D物质的化学式:A: , D:。(2)、写出C→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写出F与过量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2、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I.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1)制备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氧气性质的验证实验时:将烧至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集气瓶中预留少量水的原因:。
II.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气体:
(3)仪器d的名称是。
(4)用已有的仪器制取并检验CO2气体,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长颈漏斗和胶塞已连接好。其操作步骤如下:
A.倒入石灰水;B.加入大理石;C.加入稀盐酸。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字母)
(5)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该从端(“a”或“b”)进入F装置。
(6)用装置G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时,若G中无植物油,则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3、化工工艺流程一般为:原料→预处理→核心反应→分离提纯→目标产物。某铝业集团利用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 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冶炼金属铝的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①氨水(NH3•H2O)为弱碱,可沉淀溶液中的Cu2+、Zn2+、Al3+等离子。
②溶液中Al3+遇强碱会发生分步反应【以Al(NO3)3溶液和NaOH溶液为例】:Al(NO3)3+3NaOH=Al(OH)3↓+3NaNO3 , Al(OH)3+NaOH=NaAlO2+2H2O。回答下列问题:
(1)、原料预处理过程中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2)、滤液A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补充该流程核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O34Al+。(4)、此工艺流程中不能用“过量NaOH溶液”代替“过量氨水”的原因是(文字表述)。 -
4、归纳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请从上述现象的角度,可将实验A与(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变化过程中都。




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C.木条燃烧
D.碳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2)、请认真阅读资料卡片,并根据其中的内容和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列两组物质中,甲组不能发生反应的原因: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填“有”或“没有”)减少,对比甲、乙两组中的物质可以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必须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因为这些物质都(填“难”或“易”)解离出自由移动离子。
甲组
Ba(NO3)2与HCl不反应;NaCl与H2SO4不反应
资料卡片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可以从离子的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实质是离子间发生反应,可以直接写出离子方程式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可表示为:H++OH-=H2O。
乙组
NaOH+HCl=NaOH+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CuSO4+2NaOH=Na2SO4+Cu(OH)2↓
-
5、氨(NH3)是一种重要物质,可用作肥料,缓解了耕地资源有限与粮食需求庞大的矛盾,因此,氨的需求量巨大。最初,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数千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工业上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反应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氨作为氢的载体,能源化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氨正由肥料走向燃料。研究发现氨作为燃料,是一种比氢气更理想的能源。二者在相同条件下的物性参数对比见表1。

表1:氢气和氨气的物性参数对比
物性参数
H2
NH3
颜色、气味
无色、无味
无色、刺激性
沸点/℃
-252.9
-33.5
水中溶解度
难溶于水
极易溶于水
燃烧热/(kJ•L-1)
12.77
17.10
爆炸极限/%
4~75
16~25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N2 , 该过程发生的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上述材料中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是。(3)、参照图1,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最终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A、2×107Pa、300℃ B、2×107Pa、500℃ C、4×107Pa、300℃ D、4×107Pa、500℃(4)、一定条件下,氨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表1等相关信息,氨替代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有(填一点即可)。 -
6、溶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0℃,甲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溶解度。
②(填一种方法)可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③a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2)、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时的pH变化如图所示,m点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
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雪韵冰城,燃情亚冬”。亚冬会期间,可用纯电动汽车,为运动员提供出行服务,此种汽车行驶时的能量转化为:能→电能→机械能。(2)、农作物生长对土壤的酸碱性有一定的要求,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填俗称)。(3)、清凉一夏,同学们喝汽水时,常会打嗝,因为体内温度高,气体溶解度。(4)、生活中常用炉具清洁剂清除油污,其原理发生的是变化。
-
8、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
B
检验NaOH溶液在空气中是否变质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除去CO2中水蒸气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9、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pH=1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恒温蒸发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高温烧石灰石
D、水通电分解
-
10、从如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A、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B、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C、①表示的微粒有10个质子 D、②表示离子 -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C、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D、汽车表面喷漆既美观又防锈
-
12、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颜色不同
阴离子的种类不同
B
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C
浓盐酸要密闭保存
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
D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A、A B、B C、C D、D -
13、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Ca(OH)2+H2SO4=CaSO4+H2O、复分解反应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CO2+H2O=H2CO3、化合反应 C、氢氧化钠的变质、2NaOH+CO2=Na2CO3+H2O、复分解反应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Al(OH)3+6HCl=2AlCl3+6H2O、中和反应
-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铜丝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B、向稀盐酸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无色 C、过量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黑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足量水: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放出热量
-
15、生活生产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石灰水粉刷墙壁 B、用pH试纸测定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处理印染厂的废水,可加入适量的熟石灰中和
-
16、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浓硫酸使小木条变黑
B、自制汽水
C、制作叶脉书签
D、洗涤剂洗餐具
-
17、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
氮气用于闪光灯
B、
钛镍合金制造记忆天线
C、
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硫酸
D、
生石灰作干燥剂
-
18、化学项目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点燃红磷前电子天平示数为106.23g(见图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后,待白烟完全沉降取下橡胶塞,片刻后再一起称量,电子天平示数稳定为106.28g(见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g。(2)、计算参加反应红磷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g)。 -
19、
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化学反应里,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请填写表格: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铜的质量为g
氧化铜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步骤(填序号)对比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三]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5)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铁锈、硫酸铜、土豆、猪肝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于是他们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①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
②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加猪肝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s(填“30”“65”或“120”)。
-
2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2)、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时,应夹紧右侧的导管,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若出现现象,则气密性良好。(3)、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能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若用装置C来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4)、甲烷(CH4)是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收集装置是(从装置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