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冰水混合物 C、澄清石灰水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 2、现有如图所示仪器。

    (1)、写出仪器名称:② , ⑨
    (2)、小李同学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他选择了仪器③⑤⑥⑧,你认为他还需要使用如图仪器中的(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实验过程中小李发现仪器⑨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其原因可能是
    (3)、若需收集一瓶约混有 1/4 体积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集气瓶中灌 1/4 体积的水

    b、集气瓶中灌 3/4 体积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1/4 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3/4 处

    收集得到的该气体样品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4)、若将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瓶内应留少量水,其作用是 ,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5)、小张在实验室准备制取 CO2收集 CO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其验满方法是
    (6)、小张将制取到的潮湿的 CO2 , 气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来证明 CO2能与水反应。其中,甲瓶盛放的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紫色小花不变色

    CO2能与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I

  • 3、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②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③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2)、天然水的循环是重要的水体自净方式,其能量来自于 , 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再生水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是将生产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水,生产再生水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①一级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格栅的作用是

    ②二级处理时,需要使用活性炭,它的作用是

    ③二次处理后的水,经过消毒处理,得到再生水。检验再生水是否为硬水,可以使用的物质是

    (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测定水的组成。关闭活塞并接通电源,开始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处于10mL时、B管和中间漏斗液面变化情况是(填序号)。

       

    ①B管液面处于10mL,漏斗内液面下降

    ②B管液面处于5mL,漏斗内液面上升

    ③B管液面处于20mL,漏斗内液面不变

    ④B管液面处于20mL,漏斗内液面上升

  • 4、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 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组成的。
    (2)、镁带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特征现象是发出
    (3)、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 因此碳酸氢铵应保存。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的文字表达式为;可以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
    (5)、绿色植物在光和叶绿素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C6H12O6),同时生成一种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的文字表达式为 , 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能。
  • 5、某小组同学对燃烧进行了再探究,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80℃热水中。

    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②P2O5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1)、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其原因是
    (2)、该装置的管口系牢小气球,其作用是
    (3)、能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 , 写出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4)、小组同学用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80S时蜡烛熄灭),装置内O2和CO2的含量变化曲线如图2,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的条件是氧气的浓度不能低于%。
  • 6、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某些地区打深井取地下水,可用(填物质名称)区分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若观察到水样中产生较多浮渣,说明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Ca2+(填一种离子符号)。
    (2)、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淡化海水(如图1所示),通过膜的主要微粒是(填微粒名称),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理论值,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大于1:8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4)、某同学设计的净水过程(如图2所示)。

    Ⅰ.物质A是常见絮凝剂,其名称是

    Ⅱ.操作①的名称是 , 进行该操作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Ⅲ.操作③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水的方法,该操作的名称是

    (5)、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 (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6)、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高温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7、仪征的枣林湾,因2021年世园会成为全国知名的打卡地。

    (1)、公园门口,有人在卖卡通人物气球,为了安全,气球内充入的气体是(填字母序号)。
    A、氮气 B、氢气 C、氦气
    (2)、通往园区的公交车用甲烷(CH4)作燃料,具有燃烧稳定,减 少油耗量等优点,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3)、园区内树林中有着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某种负氧离子(O2-)的个原子团是由一个氧分子俘获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后形成的微粒,每个O2-中含有个电子。
    (4)、园区内美食众多。豆腐花的制作中常会使用到石膏(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硫酸钙的化学式是;油酥的原料中有小苏打(NaHCO3),请写出小苏打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5)、人们在赏花时不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请写出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用化学符号表示)。某同学对人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变化产生了兴趣,下表为该同学测量的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吸入空气

    78%

    21%

    0.03%

    b

    呼出气体

    a

    16%

    4%

    c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经仪器测得,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则呼出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78%(填“>”“=”或“<”)。

    ②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 , 该过程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c(填“>”“=”或“<”)。

  • 8、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在元素周期表中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N5-的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单质 B、1个N5-共含有35个质子 C、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分子 D、1个N5-共含有35个电子
  • 9、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0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微粒构成 C、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1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水曾经被看做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1)、如图1是电解水实验,电解时a管连接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2)、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H2所需时间如图2:

    ①电解浓度为10%的NaOH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

  •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测得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图1实验。

    ①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使用电烙铁引燃白磷的优点有(任意写一点)。

    (2)、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和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通过对AB段的分析可知集气瓶内的温度(填“升高”或“降低”),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CD段对应图1中的实验操作是
    (3)、测得集气瓶容积为V,实验前瓶内水的体积为V2 , 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3 , 实验结束后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1 , 计算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用V、V1V2V3表示)。
  • 13、A~E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AD装置组合,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为;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任意写一点)。
    (3)、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m”或“n”)端通入。
  • 14、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图1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合成氨的微观过程。

    (1)、图1中,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不同,可以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合成氨气时发生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 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由图2可知,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填符号)。
    (3)、下列有关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减少了 B、增加了生成物的质量 C、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D、理论上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 15、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上总体水量丰富,但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我国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当前全球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蒸馏法和膜分离法,其中蒸馏法能耗大,制取淡水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反渗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其最大优点是节能,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1)、我国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2)、限制蒸馏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
    (3)、写出一种不能透过反渗透膜的阳离子符号
    (4)、请你例举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 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饼干、膨化食品等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软,证明空气中含有
    (2)、图2中燃烧天然气做饭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填写一条化学性质)。
    (3)、图3中汽车安全气囊内装的化学物质,在发生碰撞后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该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其名称是
    (4)、图4中高钙奶粉的“钙”指的是(填“单质”或“元素”)。
  • 1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比较MnO2CuO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收集一定体积干燥的氧气

    A、A B、B C、C D、D
  • 1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观粒子,则带电荷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则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C、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则显正价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 19、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图示错误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 B、氯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 C、原子序数从小到大 D、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从低到高
  • 20、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中含有咖啡碱C8H10N4O2 , 具有提高人体机能和强心、利尿等功能。下列关于咖啡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咖啡碱中含有氧分子 B、咖啡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咖啡碱由24个原子构成 D、咖啡碱中碳、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1
上一页 1194 1195 1196 1197 11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