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Fe O2H2OFe2O3nH2OHClFeCl3 B、CuH2SO4CuSO4NaOHCu(OH)2 C、Na2SO4K2CO3Na2CO3Ca(OH)2NaOH D、Ba(NO3)(NH4)2SO4BaSO4HClBaCl2
  • 2、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 3、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烧碱溶液吸收处理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H2SO4+CaCO3=CaSO4+CO2+H2O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__2CO2 D、用稀盐酸制备稀硝酸:Ba(NO3)2+2HCl=BaCl2+2HNO3
  • 4、中和反应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氢氧化钠沾在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用硼酸处理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硫酸沾在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处理 D、用氨水溶液处理蚊虫叮咬分泌出来的蚁酸
  • 5、

    “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和腐蚀性,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小巴同学取少量“84”消毒液置于试管中,滴加H2O2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为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猜想一:作________、类似分解过氯化氢溶液制氧气时二氧化锰的作用。

    猜想二:作反应物,NaClO与H2O2发生化学反应。

    【知识回顾】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实验探究】

    (2)Ⅰ.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省略),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Ⅱ.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H2O2溶液,集气瓶中装满水,量筒中无液体。

    Ⅲ.将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140

    280

    365

    x

    375

    【数据分析】表中x=_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数据判断,猜想________(填“一”或“二”)正确,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拓展反思】

    (3)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还有75%酒精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 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 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 6、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请回答: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备氧气,欲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将仪器①换成(填名称)。下列试剂中可作该反应催化剂的是(填序号)。

    A.硫酸铜             B.二氧化锰          C.氯化钠            D.氧化铁

    (3)、如果选用装置C收集气体,测得气体的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B、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就停止收集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将集气瓶移出水面后才盖上玻璃片
    (4)、已知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制得氨气,该气体易榕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氨气可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
  • 7、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同学在学习了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这一学习主题后, 对相关知识整理如下:
    (1)、初识水: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所有可溶性杂质 B、水的净化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C、水和过氧化氢都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2)、净化水:自来水的生成

    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3)、实验室常用 方法将硬水软化
    (4)、探究水: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电解H2+O2 B、图1实验中收集气体过程中,采用俯视读数,则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 C、与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 D、图2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正确排序为③①②
  • 8、下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26号为铁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是(填序号)。
    (2)、由粒子③④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若粒子⑥中x=2a+b,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③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②③属于同一周期 C、①和②化学性质不相似 D、①②③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 9、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构成 NaCl的微粒
    (3)、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
    (4)、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 10、“碳中和”背景下,二氧化碳高效转化成为化学家关注的焦点,我国化学家用氧化铟(In2O3)负载银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得到甲醇和水,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In2O3中铟元素化合价为+6价 B、银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一定不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二种氧化物 D、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 11、下列实验探究及其对应描述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气的纯度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 C、烧杯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影响 D、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12、铷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领域,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37 B、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C、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
  • 13、化学实验中,下列试剂取用的操作正确的是
    A、       吸取液体 B、振荡液体 C、收集氧气 D、称量固体
  • 1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物质的是
    A、H B、N2 C、2Fe D、Ar
  • 15、重庆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战国时期的青铜乐器——虎纽錞于,它被誉为“錞于王”。下列青铜器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粉碎矿石 B、火法炼铜 C、冷凝成型 D、雕刻花纹
  • 16、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完成泡腾片趣味性实验,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不会从太空水球中冒出。泡腾片中含有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试计算:
    (1)、柠檬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整数比)。
    (2)、9.6g柠檬酸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g。
  • 17、

    周南集团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一步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

    【查阅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经典赏析】

    (1)图1甲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 此实验说明分子

    【实验改进】按图1进行实验时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小明对此进行了改进,如图2。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纸花,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图示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后将针孔处密封,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冷水和50℃的热水中。

    【分析讨论】

    (2)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评价】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拓展延伸】

    (4)图3所示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胶帽封闭管口。一会儿观察到(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红。

  • 18、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如图1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 若用C装置来收集制得的气体,验满时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发现木条 , 说明氧气已集满。
    (3)、图2是根据图1设计的简易制氧机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A、制取氧气过程中洗气室压强减小 B、通过洗气室中的水可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C、A剂和B剂可能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 19、水是生命之源。某学校九年级的同学模拟黄河水变成自来水的部分净化过程如图。

    (1)、吸附池内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2)、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0、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2023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外墙覆盖了一层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保护薄膜,在光照下能够快速分解建筑物表面的污染物,让场馆外墙拥有神奇的自净能力。TiO2作为一种无毒且化学性质稳定的光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水制氢等领域。

    由于TiO2只在紫外光区有催化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改变形态、掺杂非金属或金属(铁、铂、金等)等方法,使TiO2能在可见光区有催化作用,以提高催化效果。目前,改变形态的方法有:通过喷雾、球磨等物理技术制备纳米管状、颗粒状的TiO2 , 或让TiO2与H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表面积更大且具有特殊孔隙的空心球。当TiO2中掺杂非金属或金属时,掺入物质的类型、掺入的量会对其光催化效果产生不同影响。掺杂不同比例石墨氮化碳(g-C3N4)的纳米TiO2光催化分解水时,产生H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在今后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将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工艺,使TiO2带来更多经济与社会效益。

    (1)、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2)、氮化碳(C3N4)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3)、下列关于TiO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A、改变形态的方法均属于物理方法 B、掺杂石墨氮化碳越多,光催化分解水效果越好 C、与掺杂铁相比,掺杂金(Au)会提高生产成本
上一页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