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B、D、E、F、G 几种常见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B 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常压下都为液体。F为银白色固体,反应④过程会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其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为;气体D在点燃前应先。(2)、上述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填化学式)(3)、反应④的符号表达式为。(4)、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个。 -
2、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小红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产生了大量的气泡,请回答:

(1)、试管a中气体为。(填化学式)(2)、如果管a中气体的体积为10mL,则管b中气体的体积约为mL。(3)、该反应符号表达式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电解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小红将电解后的“水”随意倒入下水道 D、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的腐烂 B、酒的酿造 C、天然气的燃烧 D、水变成冰(2)、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此“含氯消毒剂”中的氯指的是A、氯原子 B、氯元素 C、氯分子 D、氯离子(3)、九天云外揽月归。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氦-3原子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田径场上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涉及磷的燃烧,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2)、图2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微粒是。(填序号)(3)、图2中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图2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6时,则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 -
5、请用恰当的化学符号填空:(1)、钙元素(2)、3个二氧化碳分子(3)、2个氦原子(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6、如图是中科院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LDH催化剂合成氨气的过程。不正确的是
A、氨气是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 D、由图可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化合物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一定相同 C、分子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
8、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B、香水要密闭保存——分子在不断运动 C、品红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的更快——分子间有间隔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和二氧化碳——闻气味 B、氧气和氮气——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木炭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 D、水和氨水——分别加入适量酚酞溶液
-
10、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密切联系,下列对应关系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物质的用途
主要利用的性质
性质类别
A
氧气用于炼钢
氧气的可燃性
化学性质
B
医用酒精用于伤口消毒
酒精的挥发性
物理性质
C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氮气不活泼
化学性质
D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化学性质
A、A B、B C、C D、D -
1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取用粉末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振荡洗涤
-
12、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C、汞在空气中持续加热,银白色的液体表面有红色粉末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
13、下列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序的是A、海水、高锰酸钾、水银 B、食盐水、冰水、液氧 C、澄清石灰水、可乐、红磷 D、干净的空气、氮气、二氧化锰
-
1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传统节日的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春节放烟花 B、清明放风筝 C、端午赛龙舟 D、中秋赏明月
-
15、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其药用价值非常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2)、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3)、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
16、实验课上,同学们做了电解水的实验。
(1)、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来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中阴离子符号是。(2)、小红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常温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提出假设】猜想I:氧气和氯气;猜想II:氢气和氧气;猜想III:氢气和氯气。
【设计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电解氯化钠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收集到无色气体
猜想正确
②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实验结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和水反应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反思与评价】联系电解水的实验,要证明水的组成,你认为在电解水时(填“可以”或“不可以”)加氯化钠溶液。
-
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②的名称。(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
18、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1)、图2中BC段压强瞬间增大的原因?(2)、图2中哪条曲线表示的是温度曲线,理由是?(3)、图2中DE段压强增大的操作是? -
19、水蒸发和水电解各属于什么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水蒸发和水电解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
20、已知氮的氧化物A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A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