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碳N B、汞Hg C、硅SI D、钡ba
-
2、每天饮用牛奶可补充人们对钙等营养物质的需求。牛奶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3(PO4)2 , 某牛奶的标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签上的钙指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2)、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3)、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磷酸钙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每盒牛奶中含多少克磷酸钙(计算结果保留到0.01g)? -
3、
某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水的蒸发
(1)如图反映烧杯内的水在不同温度下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则时烧杯内对应的微观示意图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任务二】探究水的电解
如图是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改装的电解水实验装置。两支注射器排尽空气后,均吸取20mL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电源。
(2)实验中观察到两支注射器内均有气泡产生,且左侧液面下降得比右侧液面快,经检验气体成分后,可推知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任务三】探究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
以收集20mL氢气为标准,记录时间和收集氧气的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温度/℃
15
15
15
30
45
外加电压/V
6
9
12
6
6
氧气/mL
9.9
10.0
9.0
9.6
9.7
时间/s
54.6
23.4
15.0
46.2
35.4
(3)实验①②③可探究________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欲探究温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4)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写1点)。
(5)除上述因素外,影响电解水速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写1点)。
-
4、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之一,结合以下常用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填装置编号)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可选用E或F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填1条)。 -
5、A、B、D、E、F、G几种常见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常压下都为液体。F为银白色固体,反应④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G。其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上述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填物质化学式)。(2)、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3)、气体D在点燃前应先。(4)、反应④的符号表达式为。 -
6、化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1)、国际标准贡献者: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图1中
②图2中,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填序号)。
(2)、磷的最早发现者: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写到:“老槐生火,久血为磷”描写的是白磷(化学式为)自燃,白磷和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已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氧气和臭氧 B、金刚石(C)和石墨(C)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O) D、水和过氧化氢(3)、侯德榜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其中一个反应是将碳酸氧钠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7、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水的净化方法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
(1)、家用净水器的核心部件如下图所示,家用净水器中的水由净水器的下口入、上口出的优点是。(2)、学校安装的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上图所示,图中①炭罐的作用是 , 此过程中体现了活性炭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通过净水装置清除水中的杂质、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文中有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肘后备急方》记载了一种青蒿的加工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其中“绞取汁”可分离青蒿叶杆和青蒿汁液,该操作利用的化学原理是(填操作名称)。(2)、《天工开物》记载了一种净水方法:“宜捣蒜少许,投入水缸中,以使水沉淀净化”。蒜可以加速水中难溶性杂质沉降,蒜与自来水厂净水中(填物质名称)的作用相同。(3)、《抱朴子》中记载了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丹砂(HgS)烧之成水银”,指的是HgS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汞和硫。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4)、《淮南·万毕术》记载了沸水制冰的方法:“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沉)井中三日成冰”。下列关于沸水制冰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沸水制冰的过程为化学变化 B、元素种类未发生变化 C、瓮中水分子停止运动 D、沸水变成冰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
9、2023年4月,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彩绘的研究中发现了绝美“中国紫”。其原料有石英(二氧化硅)、石绿(一种铜锈)、硫酸钡和一氧化铅等。请结合以上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1)、二氧化硅的化学式;(2)、标出一氧化铅(PbO)中铅元素的化合价;(3)、硫酸钡中所含阴离子符号为;(4)、共同作用生成铜锈 , X中一定含有元素。
-
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分解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
11、根据微观模拟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有化合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生成物中有两种物质 D、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2:3 -
12、色氨酸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色氨酸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B、色氨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8 C、色氨酸中有四种元素 D、色氨酸中有27个原子
-
1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实际液体偏少——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C、过滤时,过滤速度缓慢——未使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试管炸裂——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
-
14、下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要足量 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C、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15、对下列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一滴水里有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小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快,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变快 D、与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
-
16、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A、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多到少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B、海水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O、H、Cl、Na C、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D、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
-
17、宏微结合认识物质是重要的学科思维,以下对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分子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 C、阴离子带负电,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D、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
-
18、下列化学用语中,对“3”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3He——3个氢原子 B、—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3个水分子 D、—1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
-
19、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中,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UuO B、原子中子数为118 C、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D、原子质子数为118 -
2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