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 滴加液体 C、 检验装置气密性 D、加热液体
  • 2、黄河是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同学经调查和搜索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加明矾)、②杀菌消毒(加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步骤对黄河水净化,合理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 3、下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 4、X、Y元素都有三个电子层,且X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Y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X和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 B、X3Y2 C、X2Y3 D、XY2
  • 5、某环保小组同学在工厂收集了一定质量的废铜片,将其投入550.8g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废铜片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硝酸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他们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NO气体,生成NO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时间为t1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名称);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6、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称“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

    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②CaCl2溶液呈中性。

    【做出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                                 ④Ca(OH)2

    【设计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含有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为了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有NaOH,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另取少量溶液B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猜想③正确

    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一定有NaOH 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 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 7、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最先出现变红现象的是烧杯(填“①”、“②”或“③”);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3)、C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填序号),步骤⑤中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为
    (4)、科技小组的同学想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选种,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填“小”或“大”)。
  • 8、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状同学将稀硫酸分别加入以下三只试管:

    实验编号

    试管内试剂

    KOH溶液+酚酞试剂

    Fe2O3

    CuCl2溶液

    (1)、实验一出现现象时,溶液pH=7;
    (2)、实验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了验证实验三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元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已知:SO42-对Cl-的检验、测定有干扰)

       

    ①沉淀A的化学式

    ②步骤Ⅲ发生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满足质量关系m=(用m1和m2表示),证明实验三未发生复分解反应。

  • 9、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支撑它的角钢塔架中含有铁、铜、锰(Mn化合价为+2价),科学小组的同学决定探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

       

    (1)、从微观角度看,铁、铜、锰三种金属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请写出实验②中的现象是
    (3)、实验过程中,科学小组同学发现只有实验①无明显现象,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写出试管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通过实验现象及分析发现,不需要进行实验(选填①②③④)就能够得出结论。
  • 10、“感知宇宙奥秘,放飞航天梦想”。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分别于2021年12月9日和2022年3月23日精彩开讲。
    (1)、泡腾片实验:航天员先将蓝色颜料注入水球之中,整个水球变成了蓝色,再将泡腾片(含某种酸和碳酸氢钠)放在水球中,产生很多小气泡,并能闻到阵阵香气。

    ①“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②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生活中可用于(填字母);

    A.治疗胃酸过多症                           B.制肥皂                           C.焙制糕点                           D.补钙

    (2)、太空“冰雪”实验:实验中用到了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它在太空中形成液体球态,用一根沾有结晶核的棉棒接触液体球,它就会迅速结晶,变成“冰球”如图是乙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乙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40℃时,乙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C、加水能使乙酸钠溶液从饱和状态变成不饱和状态 D、将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3)、空间站中的水、气整合循环系统中,运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几种清洗剂,请回答:

    洗洁精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84消毒液”

    污渍爆炸盐

    功能:

    清除油污

    有效成分:盐酸

    有效成分:氢氧化钠

    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

    有效成分:过碳酸钠

    (1)、使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功能;
    (2)、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会产生大量气泡,写出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两种清洁剂不能混用,混用会发生如下反应:NaClO+2HCl=NaC1+X+H2O 使有效成分减少,同时产生有毒气体X,推测X的化学式为
    (4)、将洁厕灵加入滴有酚酞的炉具清洁剂中,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仍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填化学式)。
  • 12、化学就在我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青少年患佝偻病是因为缺少
    (2)、天安门前华表的主要成分
    (3)、厨房中可用于除水垢的酸
  • 13、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瓶内气压,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可能有剩余 B、曲线①表示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 C、比较b、c两点,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D、a、b、c、d四点处的溶质成分相同
  • 14、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CO   ③SO2Cu+2O   ⑤Ca2+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 15、鲁巴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检测校园花坛里土壤的酸碱性,他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土壤加水搅拌

    B.过滤

    C.检验酸碱性

    D.测定pH

    A、A B、B C、C D、D
  • 16、下列冬奥会中的现象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越野滑雪    B、引燃圣火    C、转动冰壶    D、短道滑冰   
  • 17、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疫情期间我们通常会使用酒精消毒液进行消毒,其中酒精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乙醇,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2H6O,试回答下列问题:(提示:化学式可表示一个分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可代表该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①乙醇中含有种元素。

    ②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③1个乙醇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④乙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2)、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①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②已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一个C-12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kg,那么一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约为kg。

  • 18、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图A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按下列要求填写内容。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写出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该装置还有不足,会造成药品进入导气管,你的改正方法是
    (3)、写出实验室用G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装置F和装置G相比较,装置F的优点是
    (4)、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
    (6)、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试管外壁有水没擦干;②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③试管口没放一小团棉花;④高锰酸钾的量太多;⑤加热过程中不时移动酒精灯;⑥加热时直接对准药品部分加热;⑦停止加热后即将试管直立起来,等冷却后洗涤;⑧试管口高于试管底。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7)、实验室若选用F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就开始用E装置进行收集,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改进实验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8)、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写两条)
  • 19、空气质量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的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提供全民环保意识,如表列出的是成都市连续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物名称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

    污染指数

    21

    84

    31

    25

    质量级别

    一级

    二级

    一级

    一级

    污染物名称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

    污染指数

    20

    23

    12

    11

    质量级别

    一级

    二级

    一级

    一级

    (1)、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用化学符号表示)
    (2)、表中未列出二氧化碳的量,为什么?
    (3)、已知10月7日晚下了一场大雨,比较两表发现一氧化碳含量变化不大,据此猜测一氧化碳有怎样的物理性质
    (4)、为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 20、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3)、上表中金属元素有种,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4)、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上一页 1099 1100 1101 1102 11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