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A、物质的鉴别: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三种气体 B、物质的制备:选择合适催化剂,将水变成油 C、物质的应用:镁燃烧产生耀眼白光,常用于制作照明弹 D、物质的分离:可以用过滤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 2、小红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KNO3的溶解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KNO3的质量(g)

    80

    100

    120

    140

    溶液质量(g)

    180

    200

    210

    210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0g100g×100% B、实验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实验4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验3大 D、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10g210g×100%
  • 3、20℃,将4克食盐与10克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小于14克,则该溶液一定是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含有4克溶质 D、含有9克溶剂
  •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粉笔写字 B、用冰来冷藏食品 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引燃酒精灯 B、加热固体 C、倾倒液体 D、铁钉放入试管
  • 6、

    小小同学在做家庭实验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溅到妈妈刚刚切好的土豆丝上,发现土豆丝上立即冒气泡,激发了小小的探究欲望,请你参与小小的探究。

    (猜想)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设计并完成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小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总结

    实验一

    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水喝土豆丝不能放出氧气。

    实验三

    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土豆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在小小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反思)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全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3)第一个补充实验:在实验三前后,各对土豆丝进行一次称量,其目的是证明:反应前后土豆丝的不变;

    第二个补充实验:倾倒掉实验三反应后的液体,向试管中余下的土豆丝中重新加入 , 又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土豆丝的不变。

    (4)从上述实验中可知土豆丝在该反应中起作用。
    (5)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7、

    (一)图Ⅰ是小明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已知:氨水无色、易挥发、具有刺鼻性气味;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配置成酚酞溶液,观察酚酞溶液为无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进行操作b,观察几分钟后对比B、C试管中的现象是: , E试管中未变红。

    (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3)由B中现象可知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另外从B与C的现象对比可知:

    (4)结合上述实验,总结出浓氨水具有性质,实验室保存浓氨水药品时,应该

    (二)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存在不足,小红设计了图2改进装置。

    (5)①向下推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两端气球(填“胀大”或“缩小”),且保持一段时间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用注射器抽取3mL浓氨水,推动注射器活塞向两侧试管内注入浓氨水,立即将试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填“左侧”或“右侧”)试管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得更快,说明影响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6)反应完后,小红用装有硫酸的注射器替换了装浓氨水的注射器,并将液体注入两侧试管中,通过不断抽拉注射器,使硫酸与氨水充分反应。当看到试管内湿润的滤纸条时,说明氨水已反应完。

  • 8、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3)、写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基本反应类型为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为 , 实验结束,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5)、E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为
    (6)、用装置H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氧气。
    (7)、小明同学打算制备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已知一氧化氮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难溶于水,他可以用如图装置中的 (填字母)收集该气体。
  •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氮原子核电荷数是
    (2)、11号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3)、二氧化硫是由组成的;氧分子是由构成的;
    (4)、从第二周期开始,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5)、氧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表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 10、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分子
    (2)、三个硫离子
    (3)、(填符号)是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原子是由构成的;
    (5)、决定元素的种类;
    (6)、Mg2+中“2+”表示
  • 11、化学发展长河中,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其中,第一个用定量的方法测量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屠呦呦 D、道尔顿
  • 1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 1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添加试剂 B、倾到液体 C、9.5ml液体 D、液体加热
  • 1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人呼出的气体 C、二氧化碳 D、澄清石灰水
  • 15、维生素CC6H8O6)又叫抗坏血酸,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对预防感冒和抗癌有一定作用。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计算35.2g的维生素C中含有多少g氧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 16、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展开项目式学习。
    (1)、【活动一】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经典实验学习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空气是由组成的。

    (2)、【活动二】仿照拉瓦锡实验

    ①课本用图2装置仿照拉瓦锡实验原理,集气瓶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能被压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3)、【活动三】创新实验

    兴趣小组设计了图3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容积250ml , 实验前集气瓶中装了50ml水,量筒中水的液面读数为45ml , 装置不漏气且红磷足量,接通电热棒,红磷立即被点燃。

    ①若各项操作都正确,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液体理论上的正确读数应约为mL。

    ②该实验创新的优点是

    (4)、【活动四】数字化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图4的设备测定教室内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用仪器完好无损,软件正常运行,电脑显示的数据如图5所示:

    请分析氧气浓度达不到21%的可能原因是(写一点)

  • 17、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编号仪器的名称a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其符号表达式为
    (3)、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应_______(请从下列选项选择,填字母下同)。
    A、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4)、小明要收集一瓶氧气并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写出铁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18、某兴趣小组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并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问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明矾,操作①的名称是 ,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2)、操作②可选用下图装置Ⅱ,该过程主要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按图示操作,需要净化的水应该从(填“a”或“b”)端通入。
    (3)、操作③应选用下图装置的(填序号)。

    (4)、“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如图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 B、抗菌颗粒可以去除细菌 C、通过“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纯净水 D、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 19、以下内容来源于中国石化的一篇新闻报道。

    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车用氢气供氢中心于2023年12月在重庆市长寿区建成投营,每日为5座加氢站300余辆加氢车提供氢能保障,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万余吨。

    重庆长寿的川维化工在对天然气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中会副产粗氢,氢体积含量为96%~98.5%。过去,这些粗氢一部分当作生产醋酸(CH3COOH)的燃料烧掉,一部分用于生产合成氨(NH3)。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新的化学技术和工艺可以变废为宝 B、化工企业的发展会让环境进一步恶化 C、化学在防治环境污染、应对能源危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氢气、醋酸、氨气都是由构成。
    (3)、工业常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下合成氨,请写出其符号表达式
  • 20、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B、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等方式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C、对污水进行处理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3)、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图1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写出AB试管内产生气体的理论上体积比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2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上一页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