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主要)含有哪种成分?
    (1)、木条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2)、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3)、空气是制氮肥的原料
    (4)、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
  • 2、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及其变化,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
  • 3、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B、氢气+氧气点燃 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D、二氧化碳+水→碳酸
  • 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氮 B、水银 C、冰水共存物 D、矿泉水
  • 5、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如图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氯化钠 B、液体的倾倒 C、给液体加热 D、处理实验废液
  • 6、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的是
    A、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B、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酒精能燃烧
  • 7、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菜刀生锈 C、丹桂飘香 D、电灯发光
  • 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成针 B、聚沙成塔 C、玉石俱焚 D、立竿见影
  • 9、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 10、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图2是某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步骤①中“其他气体”中主要成分是 , 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稳定”)。
    (2)、用化学用语表示:标出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3)、工业上可通过氨的催化氧化制备硝酸HNO3 , 硝酸HNO3中氮元素化合价为
    (4)、由图2可知碳酸氢铵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 碳酸氢铵中氢原子和碳原子个数比为。碳酸氢铵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碳酸氢铵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
  • 11、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F都是氧化物,C、D、E都是单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通常状况下,E是银白色金属,F是一种黑色固体,反应条件已省略。试回答: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为 , 物质B的名称为
    (2)、D物质的用途是(任写一种)。
    (3)、反应④的符号表达式为。在实验室做反应④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目的是
    (4)、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 ,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5)、从分子的角度看,A和B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2、

    实验课上,同学们做了电解水的实验,如图

       

    (1)乙气体化学式为。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2)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①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②氯化钠溶液就是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提出假设】假设1:氧气和氯气;假设2:氢气和氧气;假设3:氢气和氯气。

    【设计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电解氯化钠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收集气体呈

    试管b收集气体呈

    假设2错误

    ②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反思与评价】

    (3)联系电解水的实验,要证明水的组成,你认为在电解水时(填“可以”或“不可以“)加氯化钠溶液。

    (4)小明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i.操作①的名称是 , 操作①中玻璃棒在该操作中起作用;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ⅱ小明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水。

  • 1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b
    (2)、若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其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3)、选用B装置进行实验时应该先 , 收集气体时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立即开始收集会导致
    (4)、图中C、D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填“C或D”),你的理由是
    (5)、若想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应将装置E中(填“①”或“②”)端与量筒连接。
  • 14、图1为3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铁元素周期表标签,根据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9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2)、11号元素和17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图1中,A图表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写出B图表示的化学符号
    (4)、图1中C图为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其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与11~18元素中(填元素符号)紧挨。
    (5)、由图2可知,铁的质子数是 , 相对原子质量是
  • 15、用化学用语填空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
    (2)、3个氢原子
    (3)、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4)、5个氢氧根离子
    (5)、3个硫酸根离子
    (6)、氧化铁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16、秋冬季节是流感的高发季,板蓝根中主要成分之一靛玉红(C16H10N2O2)对预防流感有一定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靛玉红属于氧化物 B、靛玉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2g C、靛玉红是由1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靛玉红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米酿成醋 D、工业制氧气
  • 18、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1)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 g氧化铜,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实验:

       

    (2)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所得固体是

    g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3)步骤①的目的是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9、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水面以上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 20、图一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一中标号仪器a的名称:
    (2)、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图二所示的四种:

    ①工业上常采用途径丁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利用该途径随时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应选择的最佳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③写出实验室利用途径丙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室采用途径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编号),试管口要放一团 , 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4)、甲烷(CH4)是最简单。难溶于水的有机物类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上一页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