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方法是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
2、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
B、
量取液体
C、
取用固体粉末
D、
滴加液体
-
3、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1,原子核内有23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A、23 B、28 C、74 D、51
-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可使海水变为淡水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 C、为了身体健康,应该坚持长期饮用蒸馏水 D、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仍然紧缺
-
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清除污染。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D、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
6、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VC)就会患坏血症。如表是盛放“维生素C”的瓶子上标签的一部分,根据表中信息计算44g维生素C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
维生素C
化学式:C6H8O6
-
7、
某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学习水组成的发现史
(1)1783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什实验发现氢气和氧气点燃后生成水,用文字表示该反应:________;1800年,英国科学家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在常温下利用“伏打电池”给水通电进行电解水实验,制得氢气和氧气,分析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化合物”)。
【任务二】从微观角度认识水通电发生的反应
(2)如图是水通电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补充完整。

【任务三】电解水实验探究
(3)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①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
②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③分别在两极各收集满一试管无色气体,迅速用橡胶塞塞紧,检验这两种气体,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主要步骤和现象
实验初步结论
I
将其中一支试管移近酒精灯,迅速打开橡胶塞,发出“噗”的声音,且伴随有淡蓝色火焰
该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II
将另一支试管正立,打开橡胶塞,________
该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④实验结论: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
8、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已知将氨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显红色)。

【教材实验】
(1)图1所示的实验中,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 此实验说明分子。
【改进实验】
(2)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图1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操作如下:
①向B、C、E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②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
【分析讨论】
(3)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答出2条)。
【继续探究】
(5)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棉花团均变红。能说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的现象是。
-
9、基于“宏观—微观—符号”多重表征设计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化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如图是金属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微观示意图。
(1)、Mg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2)、反应前镁和氧气属于(选填“单质”或“化合物”),此时元素的化合价均为价。(3)、从得失氧元素的角度看,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反应;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反应中1个氧原子(选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4)、由图推断:原子在发生化学变化中得到还是失去电子与有关。 -
10、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1)、根据图提供的装置制取气体。

①装置E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固体药品制取O2 , 应选用图中的发生装置(从A~C中选择),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反应后要回收其中的黑色固体,采用溶解→过滤→洗涤→晾干的程序,图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若要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O2 , 则F装置需要 , 气体从(选填“a”或“b”)端通入。
(2)、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如图加湿仓中水的作用是 , 图中“O2通道”相当于图F的(选填“a”或“b”)端导管。
-
11、
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
(1)猜想一: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二:。【实验探究】
(2)完成填空: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变化
实验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颗粒状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大理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变化
【实验结论】
(3)猜想(选填“一”或“二”)正确。【实验拓展】
(4)①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②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
12、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厨房中的菜刀容易生锈,为防止菜刀生锈,你的建议是。(2)、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13H18O2 , 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等。布洛芬片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中国空间站首次进行“太空养鱼”实验。在实验中,金鱼藻为斑马鱼提供呼吸所需的。(4)、自来水厂在净水过程中,为了吸附杂质,加速难溶性杂质的沉降,可向水中加入适量。(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钾离子。
②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13、下列所建构的化学模型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组成(质量分数)
B、物质的分类
C、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D、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关系
-
14、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化学式:C8H11O2N)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多巴胺由四种元素组成 B、多巴胺由8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C、多巴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3g D、多巴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5、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氧化铕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A、EuO B、Eu2O3 C、Eu3O2 D、EuO3
-
16、下列关于气体的用途中,不属于稀有气体用途的是A、制作霓虹灯 B、制作氩氦刀治疗肿瘤 C、用于制作烟花 D、焊接金属时用作保护气
-
17、2024年8月15日是我国的生态日。为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A、冬天大量燃煤取暖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 C、有害垃圾深埋地下 D、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
18、某兴趣小组同学做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如图所示。

试分析并计算:
(1)、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
19、
化学学科致力于探索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并应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某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食品脱氧剂的成分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食品脱氧剂可以吸收食品包装内的氧气,“脱氧”一词由此而来;
食品脱氧剂的主要成分——铁粉、活性炭、食盐(其中食盐易溶于水)。
铁、钴、镍、四氧化三铁等物质有磁性
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设步骤中所有过程都完全进行)

(1)①步骤Ⅰ中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②固体C能被磁铁吸引,由此可知固体C为(填化学式)。
③小组同学进一步对气体E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步骤Ⅲ灼烧后生成的气体含有什么成分?
【猜想与假设】
(2)猜想一:;猜想二:和;猜想三:。
【实验探究】将气体E通入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现象与结论】
(3)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E中含有(填物质名称);装置B的作用是 , 右侧导管排出的气体可燃,说明猜想(填“一、二”或“三”)正确。
-
20、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装置B做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3)、若用装置F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氧气从导管通入瓶内。(填“a”或“b”)(4)、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