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2)、2个铜离子。(3)、标出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4)、氖气。
-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下列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A、
B、
C、
D、
-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 B、 C、 D、NaCl
-
4、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C、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分
-
5、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烂 C、白酒的酿造 D、镁条的燃烧
-
6、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O B、Hg C、 D、2C
-
7、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
C、闻气味
D、过滤
-
9、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一定是纯水 C、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
10、香蕉能补充钾、镁、磷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这里的“钾、镁、磷”指的是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
11、绚丽多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其中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催化剂的专家是A、闵恩泽 B、门捷列夫 C、张青莲 D、拉瓦锡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1.92g氧气。(1)、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
13、现有X、Y、Z三种元素,其中X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Y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X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ZX3 , 每个分子内有10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具有5个原子核的微粒的化学式为。
(2)某些常见物质可用来合成新材料,如利用高温高压法使石墨转变为人造金刚石。科学家认为Y、Z元素可形成一种比金刚石更硬的化合物,后来人们在实验室成功合成了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物(制作晶体薄膜材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试推测合成这种化合物所需的条件是
-
14、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做硫燃烧和铁燃烧的实验,收集所需氧气最好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由此可见,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应考虑气体的性质,此外往往还要考虑。(3)、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4)、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利用G装置可以进行许多实验,若气体从m管通入,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5)、创新应用:小丽欲使用G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m”或“n”)端通入。小丽用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收集了半瓶氧气,然后将燃着的木炭伸入该集气瓶中继续做气体性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写出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利用钛精矿(主要成分是TiO2)制备金属钛(Ti)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1)、TiO2中钛的化合价是。(2)、推测反应器废气中可能含有 , 推测的理论依据是。(3)、合成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如图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在D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在图中完成)。(3)、从图A到图C和D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名称)。(4)、利用和进行催化重整制氢气,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乙丙”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现有①氧气②水③铁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⑥空气⑦氮气⑧稀有气体等,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 -
17、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粒子的化学符号。
(2)、写出硫离子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3)、已知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3PO4 , 则磷酸钙的化学式为。(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92g酒精(C2H5OH)不完全燃烧,全部变成CO、CO2和H2O,恢复至室温,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8%,则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A、174g B、87g C、166g D、91g
-
19、某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气体组成,将气体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甲中溶液变浑浊,反应前后,丙中固体质量减少ag,丁中固体质量增加bg。关于此气体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浓硫酸和硫酸铜都具有吸水性,所有试剂均足量,各步均完全反应
A、若丁中固体变蓝,则待测气体中一定含有H2 B、若a=b,则待测气体中含CO C、乙和戊装置中都应放入浓硫酸 D、待测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
20、将16.0gCuSO4置于坩埚中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650℃时,CuSO4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uO和SO2 B、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氧化铜分解产生Cu2O和O2 , 则m的值为7.2 D、此实验过程中的三种固体均为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