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制作蛋雕:将蛋壳(蛋壳主要成分CaCO3),在熔化的石蜡中裹上蜡衣,用金属丝划穿蜡衣雕“花”,吸取适量10%的稀盐酸滴在划痕处,一段时间后,放入热水中熔去多余的蜡,做成蛋雕作品,如图所示。关于蛋雕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钙高温不分解 B、石蜡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C、盐酸有腐蚀性,要做好防护 D、盐酸滴到蛋壳上有氢气生成 -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1”为蒸发结晶 B、步骤②中发生分解反应 C、生产中先通入CO2后通NH3 D、“母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可直接用作氮肥 -
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C、常温下,pH等于7的水溶液呈中性,则显中性的水溶液pH一定等于7 D、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
4、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做法中涉及的化学原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做法
化学原理
A
用碳酸镁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镁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B
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渍
汽油能溶解油渍
C
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
用小苏打烘焙糕点液
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
A、A B、B C、C D、D -
5、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A、食醋 B、氯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
-
6、下列常见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食醋能除铁锅上的水垢 B、氧化钙可作食品干燥剂 C、铁粉可做食品除氧剂 D、干冰易升华做制冷剂
-
7、提高安全意识,谨防意外发生。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标识应该是A、
B、
C、
D、
-
8、治疗胃酸过多发生的某反应是3HCl+Al(OH)3=AlCl3+3H2O,其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A、酸 B、碱 C、单质 D、盐
-
9、
“筑梦”小组的同学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
(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分子溶于水后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1中,烧杯甲装入浓氨水,烧杯乙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填写烧杯序号)液体变红,该实验说明分子的基本性质是。
【提出问题】为什么实验1中另一烧杯内液体不变红色,某同学提出可能与分子运动速率有关。
探究一: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进行实验】实验2中,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连接装置。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并迅速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盛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从微观角度分析)。
探究二:分子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
【查阅资料】
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两种气体反应会产生白烟,即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
②氯化氢分子质量大于氨气分子质量。
【进行实验】组装实验3装置,在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置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观察现象。

(3)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管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说明氨气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填“快”或“慢”);由此可得出分子质量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是。
【实验拓展】
(4)如实验4所示: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小组同学做的实验说明的分子性质是。

【实验反思】
(5)小组同学反思实验4用时过长,不改变该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药品,若要达到相同的实验效果,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
-
10、
水是生命之源,“圆梦”小组同学开展了有关“水的净化”项目式学习活动。
【活动一】了解水的净化
如图是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后,绘制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吸附池内常用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在净水过程中可加入明矾做混凝剂,目的是。
(3)过滤池可以除去水中的(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其作用是。
【活动二】净水器净水
(4)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用品:饮料瓶、活性炭、棉花、纱布、细砂、小石子、烧杯、玻璃导管、铁架台制作方法:为了净水效果更好,按从下层到上层的放置顺序,依次将(①活性炭、②棉花、③细砂、④小石子,填序号),放入饮料瓶内,且每层用品之间用纱布隔开。
交流讨论:通过该净水器获得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活动三】污水处理
(5)再生水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是将生产生活等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水,生产再生水的主要流程如图:

①一级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后,还需向其中加入混凝剂,格栅的作用是。
②实验室用再生水得到纯度最高的水,可采取的方法是 , 生产再生水的意义是。
-
11、“追梦”小组的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端为电源的(填“正”或“负”)极。(2)、在电解水实验中,小组同学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像。分析数据信息可获得:a气体是 , b气体是。
(3)、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4)、如果管C中气体的体积为10mL,则管D中气体的体积约为。实验操作中,发现二者体积比偏小,造成体积比偏小的原因可能是。(5)、实验中可用检验管C中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
12、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成功发射并对接空间站。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水处理、二氧化碳去除等子系统。(1)、发送飞船的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是利用变化获得能量(选填“化学”或“物理”),其优点是。(2)、航天员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3)、官方表示,目前太空用水主要有直接携带、自行生产和循环再利用三种获取方式。其中,使用燃料电池生成水可实现“自行生产”。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分别在两个电极上氧化成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这种水先经过冷却器冷却,然后进入银离子消毒器经净化处理送入贮水箱。从微观角度分析:冷却过程中,水分子能量,导致其运动速度 , 分子间隔 , 这样的变化属于变化(选填“化学”或“物理”)。(4)、在水处理系统中,用银离子消毒器净化处理发生了变化(选填“化学”或“物理”)。
-
13、我们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初步感知化学的奇妙。(1)、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研究与化学有密切联系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新材料的研制 B、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新药品的合成 D、环境保护(2)、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的途径之一,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
①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能和能。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填字母序号)。
A.发出耀眼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②举出一个储存能量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3)、宏微结合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如图是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
①②两种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①”或“②”),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填写微粒符号,下同),改变的微粒是。
-
14、从图中选择相关仪器,将其名称填写在相应空格处。
(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2)、液体药品可存放在。(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4)、一般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5)、用于加热的仪器是。(6)、用于过滤的是。(7)、量取10mL的液体药品用、。 -
15、用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收集到10mL氧气所需时间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B、所用电压越大,电解水速率越慢 C、玻璃管b端连接电源负极 D、由该实验可得出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
16、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里的水在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③所对应的水分子的间隔一定是最小的 B、①→②→③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从大变小 C、①→②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D、①→②→③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逐渐减慢,但不会停止 -
17、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是A、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B、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
18、表中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
B.概念的理解
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不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
C.化学发展史
D.化学安全
火的掌握和利用促进了化学的发展;现代化学技术已经可以移动分子、原子
化学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废弃药品可以拿出实验室;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对准药品处集中加热
A、A B、B C、C D、D -
19、以下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数目都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
20、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镁+氧气氧化镁 B、碳+氧气二氧化碳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碳酸→水+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