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甲、乙、丙、丁是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水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的共同点是物质中都含有元素。

    ②从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填“甲”、“乙”、“丙”或“丁”之一)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①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装置编号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连接实验仪器后,下一步操作是(填“检查装置气密性”或“添加药品”)。

    ③若上述实验中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2g , 实验结束后将锥形瓶内混合物进行过滤,烘干、称重固体,忽略操作损耗,则称重结果理论上应0.2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一)。

    ④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填装置编号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⑤下列有关下图三个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实验一中集气瓶内生成的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

    B.实验二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实验三中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会立即燃烧起来

    D.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

    ⑥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有少量氧气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C.可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氮气和空气

    D.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 2、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害气体,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气体的排放量。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发生反应,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两种氧化物 D、反应生成的CO2N2的质量比为22:7
  • 3、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自来水中的可溶性矿物质

    加入活性炭后过滤

    B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分别加入足量水,测量溶液温度

    C

    分离酒精与水的混合物

    利用沸点不同,蒸馏

    D

    鉴别O2SO2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 4、某同学根据“便携式制氧机”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碳酸钠),观察到反应仓中液体变浑浊,仓壁温热,过滤仓底部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B、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 C、过滤仓中的水具有降低氧气温度、观测氧气流速的作用 D、充分反应后,反应仓内剩余液体为纯净物
  • 5、下列对化学符号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2O:通过水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B、Cu+2O:“+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C、Fe2+Fe3+:两者不是同一种离子,但都属于铁元素 D、Cu:既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也可以表示铜元素,还可以表示铜单质
  • 6、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C、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能量的变化 D、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 7、下图是某钙片标签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本品是以碳酸钙,维生素D3、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补充钙、维生素D的保健功能。

    [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3

    [辅料]玉米油,明胶,甘油,纯化水,蜂蜡,二氧化钛

    [功效成分及含量]每粒含:钙250.0mg、维生素D2.2μg

    [保健功能]补充钙、维生素D

    [适宜人群]需要补充钙,维生素D3的4-17岁人群及成人、孕妇、乳母

    [不适宜人群]1岁以下人群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每日1次,每次2粒,口服,饭后开水送服

    [产品规格]1000mg/粒

    [保质期]24个月

    [贮藏方法]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

    A、“补充钙”是指摄入含有钙元素的物质 B、碳酸钙CaCO3的化学式量是100 C、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按用量服用,成人每天从钙片中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0.5g
  • 8、“桂花十里飘香”,这是因为
    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体积很小
  • 9、碳纤维主要成分为碳单质,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科学家已研发出通过二氧化碳合成碳纤维材料的新技术,流程如图。

    (1)、X表示氧气分子。参照如图,画出该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2)、已知反应2属于置换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固气分离”属于(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碳纤维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写一条)。
    (5)、若所有原料全部转化为产品,理论上88t的二氧化碳可以合成的碳纤维的质量为t。
    (6)、该新技术对环境保护具有的意义是
  • 10、下列物质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其中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一种无色气体单质。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为 , C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D

  • 11、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 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导管口(填字母)通入。
    (4)、将收集的氧气倒入装置E的烧杯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自下而上依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 12、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数量众多、分布极广,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和题意完成下列问题:

    (1)、金刚石、石墨是常见的两种碳单质,其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2)、在“一带一路”伟大的战略构想中,代表中国制造的高铁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A、稳定性 B、滑腻感 C、还原性 D、导电性
    (3)、石墨烯是一种以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结构的新材料。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石墨烯是目前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其单位质量强度是钢铁100倍。石墨烯可以弯曲,柔韧度很好,可以形成足球稀(C60)、碳纳米管等,另外,石墨烯还具优良的导电性能、光学性能、热传导性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石墨烯是石墨结构中的一层,厚度是一个碳原子的直径 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石墨烯可以作弯曲屏幕、防弹衣的外部材料
    (4)、为减少污染、提高含碳物质一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在高温下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_____。
    A、甲烷(CH4 B、乙烷(C2H6 C、甲酸(CH2O2 D、乙酸(C2H4O2
  • 13、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其过程如图甲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物质C和D,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气化炉中发生的变化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图乙的A、B、C、D四种物质中,常温下呈气态的氧化物为(填化学式)。
    (3)、物质D不仅是一种清洁能源,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从煤的气化这一技术的利用,你得到的启示为
  • 14、12g的碳和32g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g,若6g碳在18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 g,剩余物质是(填物质名称),质量为g。
  • 15、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离子,比如二氧化碳是由(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图中B处应填入(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 1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将导管末端先伸入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C、实验室模拟高炉炼铁时,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D、用量筒量取7.5mL水时,可选择100mL量筒并仰视读数
  • 17、生铁和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成分主要是
    A、 B、氯化亚铁 C、碳和一些杂质 D、氯化铁
  • 18、关于CO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有可燃性,燃烧时有蓝色火焰 B、CO有还原性 C、CO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CO剧毒,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
  • 19、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化合物M和O2 , 充分反应后,只生成CO2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M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a

    0

    0

    反应后质量/g

    0

    2

    44

    36

    A、a=14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生成的CO2H2O的质量比为11:9 D、化合物M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2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

    A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4Fe+3O2__2Fe2O3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点燃

    4P+5O2__2P2O5

    产生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的热量

    C

    将光亮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2Fe+3CuSO4=Fe2(SO43+3Cu

    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D

    将H2通入CuO一段时间后加热

    CuO+H2Δ__Cu+H2O

    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亮红色,试管口有冷凝的液体

    A、A B、B C、C D、D
上一页 701 702 703 704 7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