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工业制氧气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 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 D、属于物理变化
-
2、如图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过程中MnO2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点表示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分解 B、生成氧气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C、一开始加热,高锰酸钾就分解 D、b点处固体成分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
3、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会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测到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4、随着科技的发展,空气中各成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B、氧气(医疗急救) C、稀有气体(激光技术) D、氮气(充氮包装)
-
5、下列关于常见物质的性质与使用或贮存关联错误的是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保存阴凉处 C、金刚石很坚硬,可用于切割玻璃 D、石墨质软的固体,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
6、“南渡河”被誉为雷州的母亲河,保护南渡河是民众的光荣使命。因为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水是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 C、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健康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7、苏打()在烘焙业中应用广泛,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A、 B、 C、 D、
-
8、“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添加酒精
B、转移蒸发皿
C、闻气体
D、处理废酸
-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B、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C、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0 mL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10.58 g 的食盐
-
10、雷州覃斗芒果的香甜美味享誉省内外,芒果收获季节,芒果香味扑鼻,最能说明“香味扑鼻”的化学观点是A、分子能构成物质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分子比原子大 D、分子不停地运动
-
11、在2024年国庆文化活动中,雷州市“曲街”火爆出圈,迎来四方的游客参观游玩。在以下的热门活动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A、吃火锅 B、观骑楼 C、赏夜景 D、登古塔
-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室温、通电及催化剂存在下,甲烷和氧气转化制甲酸的新技术。回答下列问题:(1)、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水溶液显酸性。蚊虫分泌物中含有甲酸,若不慎被蚊虫叮咬,涂抹肥皂水可以减轻痒痛,其原因是。(2)、甲酸溶液显酸性是因为甲酸溶于水能解离出 , 验证甲酸溶液显酸性可使用的试剂(或用品)是(答一种)。(3)、甲烷室温电催化转化与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物相同,产物却不同的原因是。
-
13、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14、在核潜艇中,“氧烛”常用作潜艇紧急供氧设备。使用时,“氧烛”中的氯酸钠受热并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钠,同时放出氧气。(1)、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氯酸钠中氯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3)、213g氯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4)、500g某型号“氧烛”充分受热后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s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36
372
372
372
请算出该“氧烛”中氯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请画出反应时间与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变化图像。
-
15、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试航,顺利返回码头。“福建舰”建造用到了钛合金。工业上用金红石(主要成分为)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分析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①钛、镁在高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②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在电解条件下能生成镁和氯气。
(1)、氯化炉中,需将金红石粉碎的目的是。(2)、氯化炉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3)、还原炉内通入氩气的目的是。(4)、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字母)。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5)、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和。(填化学式)(6)、本流程中的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耀眼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任务一】探究影响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因素。
【拓展探究】探究“为什么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
【查阅资料】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碳粒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现象。
【设计实验】
(1)取直径均为0.20mm的纯铁丝和含碳量分别为的铁丝,分别进行实验。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其作用是。
【实验记录】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现象。
含碳量
纯铁丝
0.1%
0.32%
0.52%
0.69%
现象
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
有短暂的火星四射现象,实验不成功
火星四射现象明显,实验成功
比含碳量0.32%的铁丝燃烧剧烈,火星四射现象更明显,实验成功
比含碳量0.52%的铁丝燃烧更剧烈,火星四射现象更明显,实验成功
【得出结论】
(2)铁丝产生火星四射现象与有关,就0.20mm铁丝而言,燃烧剧烈程度和其含碳量的关系为。
【任务二】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某学生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以收集50mL的气体为标准,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序号
温度/℃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1g催化剂
时间/s
1
20
5%
40
二氧化锰
37
2
20
10%
40
二氧化锰
14
3
20
5%
40
氧化铜(CuO)
b
4
80
5%
4
0二氧化锰
29

(3)对比实验1和2可得出的结论是。
(4)通过对比实验1和3,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的实验依据是。
(5)实验中,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任务三】探究燃煤电厂烟道气的成分。
【走访调查】烟道气是指化石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对环境有污染的气态物质,因这些物质通常由烟道或烟囱排出而得此名。
【查阅资料】
Ⅰ.烟道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还可能含有二氧化硫等物质。
Ⅱ.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并褪色,但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烟道气,将其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烟道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②取少量烟道气,将其通入少量的品红溶液中
溶液褪色
烟道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反思评价】
(6)同学们对方案①的结论产生疑问,理由是。
(7)写出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请写出检验烟道气中同时存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具体操作:。
-
17、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图一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二为某同学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设计的简易供氧器。

Ⅰ.根据图一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装置还需改进的地方是;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使用装置B时,液面应(选填“低于”或“高于”)长颈漏斗下端。
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选填“a”“b”或“c”)处。
Ⅱ.根据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4)若固体试剂甲为 , 则应选择的液体试剂乙是溶液。
(5)加湿过滤仓中的作用有(填字母)。
a.吸收杂质提纯 b.观察产生的速率
c.加快的生成 d.保证供给的湿度需求
(6)图二中可通过观察加湿过滤仓中产生的快慢从而得知氧气的流速。
-
18、自日本2011年海啸后,核污染水问题仍然困扰着日本及周边国家,围绕该事件的最新消息,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正式针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安全性”进行审查,随着这项计划的实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核废水中存在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取出的放射性氚(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的一种原子),放射性物质还会扩散到整个太平洋海域甚至全球海洋环境中。(1)、放射性氚属于(填名称)元素。(2)、(碘-131,核内有53个质子)也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它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碘-127)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因是。(3)、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写出水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除去色素和异味;生活中既能杀菌消毒,又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5)、水除了作为溶剂外也常常用作反应物,如 , 请写出X的化学式:。(6)、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19、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无论是航天航空、“全国产化”芯片还是“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有效推进,其飞速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1)、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其所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助燃剂是四氧化二氮。请标出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2)、从芯片到屏幕再到关键的5G与CMOS芯片,国内某知名品牌新手机几乎实现了全面的国产化,并首次引入了钛合金边框,金属钛(Ti)是通过四氯化钛与镁在高温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氯化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①发展“风光储氢”(风能、光伏、储能和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风光储氢”与燃煤发电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氢能储能”过程中,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将的氢气贮存在40L钢瓶中的原因:。
②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广泛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为。汽车行驶时,电池将转化为电能。
③为实现“双碳”目标,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字母)。
A.使用节约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B.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D.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鞭炮
-
20、下列图像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A、
表示足量红磷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时,容器内压强变化情况
B、
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
C、
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仅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
D、
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