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表示足量的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表示足量的Mg、Al、Fe粉末分别同时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C.表示在室温时,向一定质量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CaO)
D.表示向一定质量含H2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A、A B、B C、C D、D -
2、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实验时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50g水中加入30g甲可得到70g饱和溶液 C、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D、如图2滴入水后,饱和溶液变浑浊,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丙,不是甲和乙
-
3、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 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顺序:X>Y>Z B、相对原子质量:Y>Z>X C、X、Y、Z可能依次是Hg、Zn、Cu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
4、“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兴趣小组同学发现硫酸氢钠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对该物质展开如下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图1信息,硫酸氢钠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微粒是 B、根据图2信息,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可表示为: C、向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固体,的个数可用图3中曲线c表示 D、硫酸氢钠溶液能与发生反应
-
5、部分含硫物质的类别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d→e的转化过程化合价均升高 B、稀释d的浓溶液的操作为向d的浓溶液中加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组成物质b的两种元素质量分数相等 D、将b通入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B、稀有气体元素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化学性质稳定 C、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D、现代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列,称之为7个周期,16个族
-
7、W、X、Y、Z为前18号元素,W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的常见化合价有-2 B、常温常压下,Z单质为气态 C、Y、W与氢元素形成物质的沸点: D、X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然
-
8、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碳的价价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B、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C、CH4和CaCO3、NaHCO3均可通过化学反应生成c D、b点对应的物质和水反应能生成d点对应的物质,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
9、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白醋可溶解CaCO3沉淀
B
用小苏打粉作膨松剂焙制糕点
NaHCO3受热容易分解放出CO2
C
宣传推广使用免洗手酒精消毒液
乙醇具有特殊香味
D
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A、A B、B C、C D、D -
10、将硫酸氢钠溶液滴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可以观察到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NaHSO4=ZnSO4+Na2SO4+H2↑,某同学就该实验的现象及反应化学方程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单质跟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硫酸氢钠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含氢离子,故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 C、上述反应中,金属锌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硫酸氢钠与金属锌反应后的产物是盐和氢气,符合酸的共性,硫酸氢钠属于酸类
-
11、二氧化氯(ClO2)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是公认的绿色消毒剂,广泛用于自来水的处理,其制备方法有:2NaClO2+Cl2=2NaCl+2Cl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由钠原子和氯原子直接构成 B、ClO2与明矾净水的原理相同 C、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D、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氯元素有四种化合价
-
12、原子种类多种多样,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万物。已知,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之间互称同素异形体。符号H、D、T可以表示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家近期发现的N5、N3与氮气互为同素异形体 B、中科院研发的“东方超环”(人造太阳)用到的H、D、T属于同一种元素 C、石墨、金刚石、富勒烯(如C60)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D、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的科学家在H+HD→H2+D转化中,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HD与H2互为同素异形体
-
13、《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A、洗涤 B、粉碎 C、蒸发 D、蒸馏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铁粉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人摄入蔬菜、粗粮等主要是利用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来提供能量 C、太阳能电池翼基板采用的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汽车尾气中含有CO、CO2、NO2等大气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
15、据古代文献记载:“慈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慈石,色轻紫,石上皲涩,可吸连针铁。”“慈石”的主要成分是A、CaCO3 B、SiO2 C、Fe3O4 D、CuO
-
16、为了测定某医用双氧水消毒液(标签如图)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取50.0g该双氧水消毒液和2.0g二氧化锰于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1.2g。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g。(2)、通过计算说明该双氧水消毒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与标签是否相符。(写出计算过程)
-
17、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
反应时间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的质量为g;(2)、求该石灰石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请在如图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
18、保险粉(化学式为Na2S2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2S2O4制备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Na2S2O4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NaCl存在下,Na2S2O4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
(1)、Zn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反应I的原理为: , 该反应类型为。该反应中将Zn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3)、反应II为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操作a的名称为。(5)、滤液中含有Na2S2O4 , 为使Na2S2O4结晶析出,要加入NaCl的原因是 , 还需要加入少量NaOH的原因是。(6)、Zn(OH)2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某同学配制了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两瓶溶液,忘记了贴标签,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帮忙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方案】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C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字母);
(3)D组实验中变浑浊的原溶液是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琪同学将A、B、C、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于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除水、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4)Ⅰ.
Ⅱ.、、
Ⅲ.、、
【反思与拓展】
(5)①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它是(填序号),理由是;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不能完成该实验(填字母)
a.试纸 b.硝酸银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铜 e.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
20、
(一)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其中a、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电解水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通电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补全横线上的模型图________。
(4)结合微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 该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改变,原子重组 D. 该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二)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2023年4月1日,我国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B5749-2022),部分指标及限值如下表:
项目
限值
感官性指标
无异臭、异味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mg·L-1
450
(5)水的气味—“无臭、无味”属于水的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6)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________mg。
(7)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常用以下方法:①消毒杀菌②过滤③活性炭吸附④加明矾吸附沉降。以上方法按净化过程的排序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8)某种便携式净水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①活性炭可除去异味,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②此种“生命吸管”虽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