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2、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
    (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 3、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A、石蜡是非晶体 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 4、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
    (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5、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寒暑表,在甲、乙两表中分度值较小(精确度较高)的是.甲的读数为 , 乙的读数为.

  • 6、为使温度计的精确度提高,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将温度计的细管做长一些 B、增大温度计的玻璃泡,减小细管内径 C、减小温度计的玻璃泡,增大细管内径 D、将温度计的细管做短一些
  • 7、下列声现象与声学知识相符的是(    ).
    A、听铃声回教室——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回答问题时声如洪钟——声音的音调高 C、教师讲课——声带振动发声 D、教室外声音很大,学生关闭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8、牛的叫声与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大 B、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小 C、牛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 D、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
  • 9、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到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s,第二次从发出到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s,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为1s,则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 10、小王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节奏敲打铁块,在小王看到铁匠最后一次敲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王的距离约是(    ).
    A、240m B、480m C、680m D、1020m
  • 11、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走廊里模仿周杰伦的声音放声歌唱,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了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华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填“乐音”或“噪声”);小华“捂住耳朵”这个动作,是在控制噪声.
  • 12、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多项指标国际领先,特别是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C、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 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
  • 13、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动物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比较大的缘故.
  • 14、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 1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音色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音调要放低些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频率高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 16、魔术师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从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 17、阅读下面的数据,回答问题.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ms1)

    空气(15℃)340海水(25 ℃)1 531
    空气(25℃)346铜(棒)3750
    空气(35 ℃)352大理石3 810
    煤油(25℃)1 324铅(棒)5 000
    蒸馏水(25℃)1497铁(棒)5 200
    (1)、空气中的声速是m/s(当时的温度为15℃).
    (2)、空气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由上面的数据可得出: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填“大于”或“小于”,后同)液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液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气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
    (4)、声速大小的影响因素:.
  • 18、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¹)

    空气(0℃)

    331

    3 230

    空气(15 ℃)

    340

    3 750

    煤油(25℃)

    1 324

    5 000

    水(常温)

    1 500

    5 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声相隔2.43 s,则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少?该金属管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为15℃)?
  • 19、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介质水(5℃ )水(15℃)水(20℃)海水(25℃)软橡胶(常温)软木铁(棒)
    v/(m▪s-1)1 4501 470148015313 23040~505005 200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2)、设海水的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m.
    (3)、真空中的声速是.
  • 20、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振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

    ①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②分析实验现象,运用(填“推理”或“归纳”)的方法可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