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下列对物体施加力的实例中,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双杠被压弯 B、​ 小车被推动 C、​ 气球被挤扁 D、​ 弹簧被拉长
  • 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 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可见,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并由此推理可知:

  • 3、19世纪末,贡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密度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为1.2572kg/m3;而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为1.2505kg/m3.。从这个细微的差异中,瑞利发现了密度比氮大的气体氩,从而获理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假设气体氩的体积点空气中得的氮的体积的110 , 请你计算出氩的密度。
  • 4、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吸引了众多的南方游客,零下20多度的室外,游客们把雪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雪球,兴奋的打着雪仗,正在上初二的李英突然闪现一个疑问:雪球是冰吗?它的密度是不是跟冰一样呢?随后她便搜罗来了一些器材:天平(带砝码)、烧杯、保温杯(装有水)、量筒、面粉、保鲜膜。请你从中挑选出合适的工具,帮助她测出雪球的密度吧(其中水的密度已知)。

    (1)选择的实验器材;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3)写出雪球密度的表达式。

  • 5、某同学家中有一个如图所示的紫砂壶,她对这种紫砂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m1 , 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m2 , 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求:

    (1)紫砂壶的密度?

    (2)整个紫砂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 6、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高度为6cm的F形光源、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的变化规律,通过测量像的高度反映像的大小。

    (1)若要测量光源在光屏上所成像的高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将光源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三次成倒立实像的相关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 , 像变

    物高6cm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cm

    30

    20

    15

    像距/cm

    15

    20

    30

    像高/cm

    3

    6

    12

    (3)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6cm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人眼应从(选填“光源”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此时能否用(1)问中的测量工具直接测出观察到的像高?(选填“能”或“不能”)。

    (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45cm不变,仅移动凸透镜改变物距,则上表中第次实验的成像情况不能探究,理由是:

  • 7、有些口罩上边缘有一种铝制金属条用作鼻夹,利用金属的可塑性使口罩上边缘与鼻子及周围贴合紧密,从而起到防护作用。若铝条长8cm、宽0.5cm、厚0.25mm , 则1kg铝可以制成多少个这样的铝条?ρ=2.7×103kg/m3
  • 8、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一般由钢管搭设而成,有一种钢管的外径为D , 内径为d , 长为l , 其横截面如图所示。这种钢管的体积V= , 质量m=(钢的密度用ρ表示)。

  • 9、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外的温度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 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柱体AB高度相等,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高度hA'hB'及切去部分质量ΔmAΔmB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hA'>hB' , 则ΔmA可能大于ΔmB B、hA'>hB' , 则ΔmA一定大于ΔmB C、hA'<hB' , 则ΔmA可能大于ΔmB D、hA'<hB' , 则ΔmA一定大于ΔmB
  • 11、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容器的质量20g B、甲液体密度是2.0g/cm3 C、乙液体密度1.2g/cm3 D、密度为0.8g/cm3的液体的mV图象应位于III区域
  • 12、小明帮妈妈做饭时,对几个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他的估测中合理的是(     )
    A、煮熟一锅米饭约需10s B、铁锅的直径约是28mm C、10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0g D、刚蒸熟的馒头温度约为37℃
  • 13、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60° C、MM'的右侧是玻璃 D、NN'是界面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石墨烯电池

    2024年6月3日,吉林大学分析嫦娥5号探测器采回来的岩屑月壤,发现其中含有天然的石墨烯。作为电导体,它和铜有着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的导热效果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都要好。利用石墨烯材料做的电池在充电时间上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以下是一款应用石墨烯材料的手机的核心参数(如表格所示)。

    为了节约时间,快充模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电池充至80%;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当电池电量剩30%时就需要充电,避免电池过度放电;这个过程称为一个快充模式充电过程。请你帮忙小明解决以下的疑问:

    屏幕

    OLED全面屏(水滴屏)

    网络

    5G全网通

    石墨烯电池容量

    3000mAh

    工作电压

    4V

    电池能量密度

    300Wh/kg

    散热材料

    石墨烯液冷散热

    (1)、小明在使用手机的OLED屏幕时将电能转化成能。
    (2)、小明想通过参数计算手机充满电之后的使用时间,他在网上找到一种计算方法:

    使= , 根据这种计算方法,假设该手机待机时电流为100mA,请问在充满电之后,该手机待机最长时间(不考虑电池寿命)约为h;

    (3)、石墨烯(填“能”或“不能”)用来制作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这款手机是用石墨烯液冷散热,是利用了石墨烯有良好的性。
    (4)、如图是快充模式下充电功率P与电池当前储能占充满状态储能的百分比为D的图像,充电功率P会随着电池的D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一个快充模式用时共7分钟,请问从30%充电到50%需要用时分钟(不计能量损失)。
    (5)、小明继续在网上找到参数里的“能量密度”的计算方法: = × , 通过计算得出电池质量是g。

  • 15、小明将标有“220V   100W”的白炽灯接入家庭电路中,记录了白炽灯从刚接入电路到一段时间以后的电功率图像,如图所示:

    (1)、白炽灯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的效应;
    (2)、白炽灯接入电路的前17s内,电功率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选填“增大”或“减小”)。
    (3)、小明发现功率稳定后实际功率大于100W,你认为原因是
    (4)、小明尝试把两盏标有“220V   100W”的白炽灯串联接到220V的电压下,发现两灯的亮度都比正常发光要(选填“亮”或“暗”)一些,这时每盏灯的实际电压为V。
    (5)、小明还发现白炽灯泡的灯丝断了,灯丝重新“搭接”使用时,搭接处非常容易烧断。分析原因,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灯丝搭接处电阻变小,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变大,根据焦耳定律,产生的热量变多 B、灯丝搭接处电阻变大,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根据焦耳定律,搭接处产生的热量变多
  • 16、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如甲图所示的图像(不计热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乙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液体;所以(选填“甲”或“乙”)液体更适合制作冷却液;
    (3)、若甲液体比热容是2.01×103J/kg , 5kg的甲液体在10~20min内吸收的热量为J;
    (4)、小林同学受到小明实验的启发,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比较铜和铝的比热容大小;

    ①小林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入持续沸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如乙图所示(加热装置未画出);

    ②再将铜块和铝块分别放入盛有质量相等、温度(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水的A、B两容器中,并将容器用隔热材料密封,如丙图所示;

    ③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同时测量A、B两容器中水的温度,记录数据分别为40℃和47℃;

    ④可见铜块放出的热量比铝块(选填“多”或“少”),由此可以判断出(选填“铜块”或“铝块”)的比热容大。

  • 17、如图是一种太阳能LED路灯的电路图,光控开关S白天与触点a接触,太阳能电池板为蓄电池充电;晚上与触点b接触,给电路供电,平均每晚路灯工作10h。太阳光照射5h能使规格是“24V 30W”的路灯正常工作3个晚上。求:

    (1)路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路灯正常工作时每晚消耗的电能;

    (3)若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8%,求电池板吸收太阳能的功率。

  • 18、科技人员通常要检验飞船舱体的气密性。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检测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100Ω的定值电阻,R为压力传感器,其阻值随环境气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将R置于舱体中,舱体置于真空室中,舱体不漏气时,电压表示数为200V,舱体内气压为1.0×105Pa。求:

    (1)、舱体不漏气时,通过R0的电流;
    (2)、舱体不漏气时,工作10min,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3)、若电压表示数为176V时,此时舱内的气压值。
  • 19、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实验中,小华准备了以下器材: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待测定值电阻Rx , 导线若干。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写公式);
    (2)、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始为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电阻Rx短路 B、电阻Rx断路 C、滑动变阻器Rp短路
    (3)、排除故障后,某次测量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图丙,由此次测量可得出定值电阻阻值是Ω
    (4)、请给出一种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5)、小李用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S0 , 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当S0接通触头1时,电压表示数为U1 , 当S0接通触头2时,电压表示数为U2 , 则Rx=(用R0U1U2表示)。
  • 20、
    (1)、小明家记录5月初电能表示数为1432.7度,6月初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他家5月初至6月初消耗的电能是kWh , 这段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了圈;小明想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乙、丙所示的实验:两个密闭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空气;
    (2)、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
    (3)、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应该选择图(选填“乙”或“丙”)的装置,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4)、图丙实验中,若R3产生的热量为Q3R4产生的热量为Q4 , 则Q3Q4= , 实验过程中发现左右两侧U形管液面均上升,且升高的高度相同,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上一页 183 184 185 186 18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