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兴趣小组以“铁锈蚀”为主题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②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实验一】取三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试管

    A

    B

    C

    一周后现象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1)、对比A、B、C试管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
    (2)、【实验二】小组设计了如图2的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先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 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 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

    据图3可知铁锈蚀的过程(选填“吸热”或“放热”)。

    (3)、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4)、【拓展应用】

    近年来,共享单车已经非常盛行,写出一种防止共享单车铁质车架锈蚀的方法:

  • 2、氢氧化钠(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制人造丝、造纸、炼油、纺织等工业,多角度认识氢氧化钠具有重要意义。
    (1)、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变质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变质了吗?

    【作出猜想】猜想一:没有变质,仍然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1】针对猜想,小婉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出结论。

    步骤

    现象

    结论

    取氢氧化钠样品于试管,加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加几滴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一正确

    小昭认为小婉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实验探究2】为得出正确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取氢氧化钠样品于试管,加水使其完全溶解,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  

    猜想二正确

    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2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后的现象为

  • 3、酸碱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下列实验:

    (1)、甲同学取10毫升10%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本实验选用10%的NaOH 溶液而不选用NaOH固体的原因是
    (2)、乙同学按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其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选填“会”或“不会”)变浑浊,得出酸碱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得出该结论的原因是
    (3)、丙同学按图丙实验,根据现象也能证明酸碱反应是放热的。
  • 4、小科对一包固体粉末中的成分进行鉴别,粉末中可能含有CaCO3、NaCl、Na2CO3、K2SO4、KOH、 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仅由步骤I可知,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写出步骤IV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结论: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 5、小明研究氢氧化钙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

    (1)、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图甲中的实验。(填写图中的序号)
    (2)、小明发现将盐酸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没有观察到有明显现象,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入盐酸,若观察到 , 则证明二者发生反应。
    (3)、图乙表示实验③的溶液中离子种类在反应前后的变化,★表示的离子是(写化学符号)。
  • 6、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CO3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7、2023年杭州亚运会火种灯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在低温、严寒、大风等环境下不会熄灭。其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
    (1)、火种燃料使用的清洁能源是丙烷(C3H8),请写出丙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灯体上部封闭,不与导烟气腔连通,火焰容易熄灭,原因是
    (3)、我国炼铜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将赤铜(Cu2O)和炉甘石、木炭粉混合高温制得黄铜: X+Cu3O+C3=高温Zn+2Cu+2CO2 , 则炉甘石主要成分X的化学式为
  • 8、为了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王同学选取了质量足够大的铁棒以及适量的硝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可观察到第一个烧杯中的实验现象为
    (2)、根据小王所设计的两个实验装置,(填“能’或“不能”)探究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实验完成后,小王同学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个烧杯中。请比较质量大小;混合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之和。
  • 9、2024年9月10日,华为以惊人的“三折叠”设计震撼了全球科技界。“三折叠”手机屏幕的主要材料是聚酰亚胺(PI)薄膜,其化学式为(C16H66O6N2)n

    (1)、聚酰亚胺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一个聚酰亚胺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
    (3)、相较于传统的玻璃膜,PI薄膜的使用大大减轻了手机的质量、并使手机在反复折叠过程中仍保持屏幕的平整度,即使在高温环境和多次触压下也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下列PI薄膜的性质有利于实现其用途的是     
    A、密度较小 B、强柔韧性 C、低透光率  D、高耐热性
  • 10、某同学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下表:

    液体

    一般雨水

    糖水

    厨房消洁剂

    厕所清洁剂

    pH

    x

    7

    11.8

    2

    (1)、上述液体中,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2)、 表格中x的值7(填“>”、“<”或“=”)。
    (3)、用pH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11、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关系是( )

    A、图甲是用足量的铁单质置换硫酸铜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乙是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 C、图丙是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量关系 D、图丁是在一定量的AgNO3和 Zn(NO3)2混合液中加入铁粉,溶质种类与加入量的关系
  • 12、表面布满铁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压强变化不明显,说明还没有开始化学反应 B、bc段的化学反应: Fe+H2SO4=FeSO4+H2 C、cd段的化学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 D、d点溶液温度比a点溶液温度高
  • 1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剧毒的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H2S);相同条件下H2S的酸性小于H2SO3。现在室温下,向饱和H2S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2H2S+ H2SO3=3S+3H2O,, 则溶液的pH随通入 H2S体积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某同学学完“化学肥料”内容后提出下列观点,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A、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土壤结构会遭到破坏 B、若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有的叶脉呈淡棕色,应施氮肥 C、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也可用于金属除锈 D、常见的复合肥料有硝酸钙、磷酸二氢铵(NH4H2PO4)等
  • 15、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不完全匹配的是( )

    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

    A

    稀盐酸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去除水垢(主要是碳酸盐)

    B

    碳酸钠溶液含有碳酸根离子

    跟酸反应

    制取氢气

    C

    硫酸铜溶液含有铜离子

    具有毒性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

    氢氧化钙溶液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中和酸性土壤

    A、A B、B C、C D、D
  • 16、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B、溶质质量都减小 C、溶剂质量都增大 D、溶液质量都增大
  • 17、下列各组中,物质名称、俗称与化学式不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氯化钠、食盐、NaCl B、硫酸铜晶体、蓝矾、CuSO45H2O C、碳酸钠、烧碱、Na2CO3   D、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H)2
  • 18、雅万高铁是中国境外首条采用中国标准和技术合作建设的高速铁路,其车身主要采用的银铭奥氏体合金钢属于( )
    A、复合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 19、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固体 NaOH C、测 NaOH 溶液的 pH D、加入大理石
  • 20、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年代久远的文物,如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这表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捶打黄金 B、打磨象牙 C、雕刻玉石 D、湿法炼铜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