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庆节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A、北京的昼渐长,且昼长于夜 B、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C、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D、浙江省可能出现昼夜等长的日子
  • 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是    (   )

    ①昼夜交替 ②四季更替 ③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 ④东、西部地区出现时差

    ⑤昼夜长短的周期性变化 ⑥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⑦一年中夏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A、①④⑥ B、④⑤⑥ C、②④⑦ D、①②③
  • 3、 A和B 是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两块路牌,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由右向左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刚好自A 路牌向B 路牌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度飞回A 路牌,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 路牌位置。它们的时间与位置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t2=2t1,由图可知(    )

    A、小鸟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两倍 B、相遇时小鸟与汽车在AB段上通过路程之比是3:1 C、小鸟在AB 段上飞行的总路程是汽车的3倍 D、小鸟和汽车在0~t2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 4、雌蜻蜓在水面上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如图所示,蜻蜓点水时,引起水面振动,就会形成以点水处为中心的圆形波纹(水波),并沿水面向四周匀速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蜻蜓沿y 轴负方向飞行 B、蜻蜓第一、二次点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二、三次点水的时间间隔 C、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大于水波的传播速度 D、若测得蜻蜓由第二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1s,则这段时间内蜻蜓飞行的速度为4m/s
  • 5、杭州湘湖景色宜人,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到湖边散步,甲、乙两名同学周末在湖边绿道上沿同一条直线向西南方向运动,他们相对同一参照物的距离s 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乙的速度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②在第6.5s 时,v甲< vz

    ③在19~24 s内,乙相对于甲向东北运动

    ④第4s 时,甲、乙两人相距18.4m

    ⑤4~2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7.6m /s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 6、如图所示为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情景模型图,下列对于小球运动的描述,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小球从碗边释放后沿着碗边滚下 B、小球沿斜面向上冲,而后下行 C、小球从高处下落,触地后反弹 D、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碰到障碍物后反弹
  • 7、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风相对于房子是向东吹的 B、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是向东行驶的 C、乙车相对于房子一定是向西行驶的 D、乙车与房子的距离变大
  • 8、一名蹦极运动员从高处竖直下落,此过程中他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直至落到最低处,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则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地面在靠近,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B、地面在靠近,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C、地面在远离,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D、地面在远离,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 9、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当小明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时,他判断轿车是运动的。小明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

    A、房子的窗户 B、路边的灯杆 C、行驶的卡车 D、轿车的司机
  • 10、甲、乙二人同时乘坐不同的观光电梯,甲看见乙所乘坐的电梯在匀速上升,则甲、乙二人相对于地面的情况不可能是    (   )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乙均下降 C、甲下降,乙上升 D、甲、乙均上升
  • 11、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采光取暖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同地区的飞檐设计略有不同。

    资料1:如图甲所示为飞檐景观,如图乙所示反映普通屋顶与飞檐屋顶的光照原理。

    资料2:浙江的飞檐设计与北京飞檐相比,可保持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

    资料3:降雪强度较大的东北地区的飞檐长度比北京地区的飞檐长度明显缩短。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浙江和东北两个地区相对北京地区的飞檐各自做出不同的改动,请分别从室内采光、建筑安全角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 12、某同学进行了估测太阳直径的实验。他将如图所示的大卡片、小卡片垂直固定在米尺上,其中大卡片上的铝箔纸中间戳有一小孔,小卡片中间画两条相距8mm 的平行线。将大卡片朝向太阳,移动小卡片,直到太阳像的直径刚好等于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测得两卡片间的距离为80 cm。

    (1)、太阳在小卡片上成像的原理是(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
    (2)、若大卡片上的小孔为“△”形状,则小卡片上观察到太阳像的形状为____(填字母)。
    A、 B、 C、 D、
    (3)、数据分析:①已知: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8km。

    ②可以利用比例式: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阳像的直径距离

    计算太阳的直径约为km。

  • 13、如图所示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温度计,其单位不尽相同;一些说英语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用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的单位写作F。还有一些国家使用热力学温度,用T 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 K。而我们国家采用摄氏温标,它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来的,是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表示,单位是摄氏度,其换算关系是:

    摄氏温标=(华氏温标-32)÷1.8。

    热力学温度T 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

    (1)、小科从天气预报中记录了在相同的温度时,两种不同的温标下的数值,整理如表所示。

     t/°C

    —5

    0

    5

    10

    15

    20

    25

     T/°F

    23

    32

    41

    50

    59

     

    77

    ①表中未填好的数值是
    ②某日小科从伦敦起飞时温度为 77F, , 回到北京温度为 22C, , 两地温差为℃。

    ③我们常用的100℃对应的华氏温标的数值是℉。

    (2)、根据上述信息,我国探月工程使用“玉兔二号”月球车,测出月球上的夜间温度大约是 183C,通过关系式算出热力学温度表示应该是多少?
    (3)、实验室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2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20格处;将它放到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 100 格处。则该温度计的可以测量温度的范围是多少?
  • 14、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态在持续的改变中。如图所示为夏威夷群岛主岛(编号1号)与其三个链状火山岛屿(编号2、3、4号)的分布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许多科学家认为,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不断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的方向),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逐一形成这些火山岛屿。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最能代表从火山岛屿2、3、4到夏威夷群岛主岛1岩层年龄分布情形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D、
    (2)、依据这些科学家的观点,造成海洋地壳扩张的动力为____。
    A、大陆漂移 B、地球自转 C、潮汐效应 D、热的熔岩物质不断上涌
  • 15、月鱼(如图甲所示)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全身恒温”的鱼类。研究团队通过监测绘制了月鱼体温随水温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月鱼在水中胸鳍会持续快速摆动,解剖发现其胸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周身覆盖着厚达1cm的脂肪层。

    资料

    动物可以运动来产生大量的热量;动物可以通过皮毛等体表一些特殊的结构来减少热量的损失。

    (1)、分类学上把月鱼归为鱼类,主要是因为它用呼吸,用鳍运动。
    (2)、根据图乙,判断月鱼属于恒温动物的证据是
    (3)、根据图丙信息和资料,在低温环境下哪些结构有利于月鱼保持恒定的体温?请列举一点并说明原因:
  • 16、为了让访客快速认识温州海坛山的动植物,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以“编写海坛山生物志”为课题开展研究。以下是项目实施的流程图及节选的项目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科学性

    全部选用相对的生物特征进行区别分类

    部分选用相对的生物特征进行区别分类

    全部没有选用相对的生物特征进行区分

    有效性

    能根据生物特征进行正确分类且分类全部正确

    能根据生物特征进行正确分类,但有部分错误

    不能根据生物特征进行正确分类

    (1)、结合项目评价量表,从“科学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分别评价小科制作的海坛山动物检索表(如图甲所示),并说明理由。
    (2)、金秋十月,桂花飘香。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特设主题,观察海坛山上不同品种的桂花,以便在不开花的季节,也能通过叶来辨认不同的桂花。请你根据植物资料卡上所体现的植物特征,用二歧分类方法制作检索表,在图乙中完成。

  • 17、某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想要调整适合不同学生的桌椅高度,于是搜集了相关资料:

    ①普通人相对舒适的坐姿是小腿处于自然状态(如图甲所示),此时人的肌肉放松,不用刻意控制腿部肌肉用力。

    ②大臂自然下垂,手肘触碰桌面是书写的最佳姿势。

    (1)、调整高度时,先调节(填“桌子”或“椅子”)的高度。
    (2)、为调整出学校课桌椅(如图乙所示)最舒适的高度,请你结合上述资料设计实验方案(从测量工具、测量顺序等角度展开说明)。
  • 18、纳米海绵是采用新型纳米技术研发的特殊开孔结构泡体,当水全部填满这些开孔结构后,纳米海绵会吸水沉底,这些水的总体积即为纳米海绵的最大吸水体积。某小组欲设计实验测定一块纳米海绵最大吸水体积。市售纳米海绵是规整的长方体,在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现实验室提供刻度尺、大烧杯、量筒、牙签(体积忽略不计)、石块、记号笔、水等,请你为该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测量一块纳米海绵最大吸水的体积,并写出实验步骤(步骤的描述可序号加文字形式,也可以图文或图表结合的形式)。

  • 19、温州某校的项目研究小组要制作二十四节气测量仪,以下是该仪器的制作说明书。

    二十四节气测量仪制作说明书

    〔制作原理〕不同节气,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杆影长度也不同。

    〔制作过程〕①取OA、OB 两根长杆,并将OA 杆垂直固定在OB 杆一端(如图甲所示)。

    ②在每一节气正午时,将B 端朝北水平放置,根据OA 杆在OB 杆上的影子长度,在OB 杆上标定对应的节气名称。

    (1)、如图乙为所示夏至和春分的正午太阳,则春分应标在图乙中的(填“Ⅰ”或“Ⅱ”)。
    (2)、某次标定节气刻度时,发现OA 杆的影子长度大于OB 杆。为确保四季正午杆影都落于OB 杆内,小组同学该如何确定OB 杆的长度?°
    (3)、另一组同学在甲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重垂线(如图丙所示)。你认为这种改进是否有必要,请说明理由。
  • 20、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器材开展“自制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评价、改进四个环节。

    〔器材〕带塞子的玻璃瓶、足够长的细管、硬纸板、双面胶、红墨水、记号笔等。

    〔设计〕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对自制温度计的设计原理达成一致意见:在玻璃瓶中装满液体,塞上瓶塞,将细管插入瓶塞。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标出刻度。但对于装置甲,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1:应使用容积为5 mL的玻璃瓶。

    观点2:应使用容积为25 mL 的玻璃瓶。

    (1)、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并说明选择这种玻璃瓶相较于另一种的优点。
    (2)、〔制作〕小实设计了温度计后,接下来开始标刻度。

    ①标注100 ℃刻度:如图乙所示,将自制温度计置于沸水中,待液体稳定后在细管上标出刻度。

    ②标注0℃刻度:(填写标定刻度具体操作)。

    ③量出0℃和100℃的距离是50cm,在0℃和100℃之间进行100等分,标定剩余刻度。

    (3)、〔评价〕用自制温度计测量30℃的温水,显示细管中液面在距离0℃刻度14.8cm处。根据以下评价表,请评价此温度计是属于哪一档次并简要说明原因。

    优秀

    良好

    合格

    温度计的准确性

    误差在±0.2℃以内

    误差在±0.5℃以内

    误差在±1℃以内

    (4)、〔改进〕此自制温度计的量程是一30℃~110℃,低于-30℃或高于110℃都会因为玻璃瓶中的液体变为固态或气态而无法测量。现有三种物质,它们的状态随温度变化如下。若想扩大此自制温度计的量程,下列三种液体可作为玻璃瓶中的液体有物质(填字母)。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