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4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59.84

    79.68

    99.60

    119.60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第3次加入稀盐酸后,溶液中溶质为
  • 2、赛龙舟自古以来在我国广为流传,现已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如图是运动员在室内进行划桨训练的两个场景,图甲是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绳子系在“船桨”的A端,运动员坐在位置上用力将“船桨”从位置“1”划到位置“2”,重物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若重物的质量为20千克,“划桨”一次拉过绳子的距离为60厘米。(船桨重、绳重与摩擦均不计,g取10N/kg)求:

    (1)、“划桨”一次,人至少做功多少焦耳?
    (2)、图乙是某种耐力练习示意图,保持“船桨”与绳子垂直并静止,若OA为60厘米,OB为40厘米,当一只手握在O端,另一只手握在B点并施加垂直“船桨”的力F,求此时力F的大小。
  • 3、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学习小组对其组成展开探究。现取14g纯碱样品,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96g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10g。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2)、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4、绣球花是一种神奇有趣的植物,可通过人为干预来改变花瓣颜色。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①绣球花花朵含有一种飞燕草素的色素,当土壤中铝离子多时,飞燕草素和铝离子结合,使花色变蓝。若铝离子不足,花色变红。

    ②土壤中的酸碱性会影响铝离子的含量,当土壤呈碱性时,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

    ③铝土矿中主要含有氧化铝和氧化铁,其他为不溶于酸的二氧化硅等杂质。

    ④硫酸铝适宜作为土壤喷洒物施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⑤铝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铝与硫酸亚铁。

    综合以上信息,该小组设计制备硫酸铝的流程图,并对绣球花的变色情况进行研究。

    (1)、溶液A的溶质成分(填写化学式),在A中加过量的Al的目的是
    (2)、下表为该设计方案的评价量表,请你选择一个维度对该方案进行评价,并阐述理由。

    等级

    评价维度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科学性

    化学反应原理正确,结晶方法合理

    化学反应原理正确,结晶方法待改进

    化学反应原理错误

    可操作性

    方案步骤简单,无安全隐患

    方案步骤较复杂,无安全隐患

    存在安全隐患

    经济环保性

    节约原料,无污染物排放

    无污染物排放

    浪费原料,排放污染物

    (3)、该小组改进方案,制备了硫酸铝,在花期前施用草木灰一段时间后,再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铝溶液,绣球花最终的花色为
  • 5、如图所示,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2Ω , 电源电压为6V。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但示数较小,接下来的操作是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在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小灯泡突然熄灭,电流表示数变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你认为故障可能是
  • 6、为了探究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研究:

    【实验准备】

    可溶性淀粉(0.5%、1.0%、1.5%和2.0%四种浓度)、商用唾液淀粉酶(工作温度50℃∼75℃)、蒸馏水、碘液、试管若干、试管架、10mL量筒、恒温水浴锅、记号笔等。

    【实验步骤】

    ①每组实验均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和B。

    ②向A试管内加入2mL相应浓度的淀粉溶液,滴加2滴碘液摇匀;B试管中加入________。

    ③将2支试管置于相应水温的水浴锅中保温5min后,将B试管中的物质倒入A试管,并摇匀。

    ④继续保温并计时,直至蓝色褪尽,将褪色时间记录在表格中。

    商用唾液淀粉酶浓度

    水浴温度

    淀粉溶液浓度

    0.5%

    1.0%

    1.5%

    2.0%

    2.0%

    37℃

    124s

    143s

    189s

    196s

    50℃

    42s

    75s

    101s

    109s

    75℃

    26s

    38s

    43s

    48s

    (1)、该实验的原理:①;②商用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2)、步骤②中向B试管加入
    (3)、分析表格中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7、小金在某科学节目中学习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可能生成SO2CO2、水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

    【查阅资料】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为验证该反应的产物,小金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事实与结论】小金在实验中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A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②B装置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C装置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④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的物质中含有
    (2)、装置B的作用是 , 装置C的作用是
    (3)、小金判断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有CO2 , 他依据的现象是
  • 8、小金为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角度的关系”,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长s和斜面的高度h;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的重力G;

    ③用弹簧测力计将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

    ④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重复上述实验后,相关数据如下表。

    序号

    斜面倾斜程度

    小车重力G/N

    斜面高

    度h/m

    沿斜面的

    拉力F/N

    斜面

    长s/m

    机械

    效率

    1

    较小

    10

    0.2

    3.6

    1

    ______

    2

    适中

    10

    0.4

    7.0

    1

    57.1%

    3

    较大

    10

    0.6

    8.5

    1

    70.6%

    (1)、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结果保留1位小数)
    (2)、第2次实验中,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N;
    (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为
    (4)、斜面的机械效率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 9、高超音速导弹素有“航母杀手”之称,从起飞到击中目标的轨迹示意图。如果把大气层边缘看作水面,导弹飞行时就像在水面上“打水漂”,因此它突防能力强,难以拦截。

    (1)、导弹尾部燃料燃烧,向后喷射高温气体,导弹向前飞,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的冲程相同。
    (2)、导弹从起飞点到攻击点飞行过程中,机械能(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 10、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大莲花主体结构为精巧的钢架结构,外面的花瓣则采用铝镁锰合金板和PTFE膜(聚四氟乙烯)起到采光、防尘等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
    (2)、体育场馆的钢架结构往往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通常采用涂层防护、电镀防护等措施进行防锈,这两项措施的防锈原理是
    (3)、钢架结构生锈后,可利用稀盐酸除锈,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11、如图甲轻质弹簧原长为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如图乙。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物块P接触但不连接,AB是长度为5L的光滑水平轨道,B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切,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释放,P开始沿轨道运动,问:

    (1)、从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弹簧顶端,静止释放物块P,至弹簧被压缩后静止,物块P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填能量形式)。
    (2)、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放开,P开始沿轨道运动,请判断物块能否到达D点,并说明理由:。物块P达到最高点时的机械能大小为
  • 12、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请分析实验后回答: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

  • 13、“超级细菌”MRSA的出现与滥用抗生素甲氧西林之间的关系如图。经甲氧西林的处理,少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存活下来,这叫。甲氧西林的使用对MRSA起到了作用。

  • 14、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合金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探究Al与酸的反应前,用砂纸打磨铝条是为了除去(填化学式)。
    (2)、某合金中含有金属钪(Sc),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间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金属活动性ZnSc(填“>”或“<”)。将锌粉和钪粉的混合物加入盛有一定量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将所得滤渣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渣里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3)、已知Sc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2023年我国首台国产ECMO(人工肺),上市,成为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ECMO专门供给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使用,能临时替代患者心肺功能。如图为ECOM的一种工作模式,通常选择血管A股静脉引出血液,由血管B颈内静脉回流。血液流经ECMO后发生的变化是由(选填“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管B的血液将流回心脏的

  •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一定过量

    B

    酚酞试液

    呈无色,则可能恰好完全反应

    C

    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一定过量

    D

    锌粒

    无气泡,则可能恰好完全反应

    A、A B、B C、C D、D
  • 17、人体内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来表示。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
    A、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次序:口腔→咽→喉→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B、肺循环的血液循环规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 C、脂肪被消化的过程: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D、尿液流经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 18、将一只乒乓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竖直下落撞击到升降台上,弹起的最高点为M;若只将升降台升高至图乙位置,乒乓球下落弹起后到达的最高点为N,不计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则N点(  )

    A、在M点的下方 B、与M点重合 C、在M点和O点之间 D、与O点重合
  • 19、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以下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氢气 B、在加热氧化铜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 C、装置中通入氢气的导管末端应位于试管②处 D、实验中可以看到试管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 20、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 ④铜和稀硫酸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221 222 223 224 2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