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绳子的拉力最大的是( )A、
B、
C、
D、
-
2、2021年9月,神舟十二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返航穿越大气层时外壁的内能会增大(如图),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返回舱做功 B、返回舱对大气做功 C、大气向返回舱热传递 D、返回舱向大气热传递
-
3、第19届杭州亚运会顺利闭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运火炬“薪火”的主要燃料是甲醇(CH3OH),利用了甲醇的可燃性 B、主体育场屋面采用的新材料铝镁锰板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主体育场的“花瓣”钢结构造型采用压弯成型技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D、亚运会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
-
4、一度电能为我们做什么?小明收集了家里的一些用电器的功率(如图)。则一度电可供下列电器持续工作时间最长的是( )A、LED灯 B、洗衣机 C、电冰箱 D、电脑
-
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加固体 B、
稀释浓硫酸 C、
取用氯化钠 D、
读取液体体积
-
6、思维导图是总结归纳知识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中A、B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省力、定滑轮 B、费力、动滑轮 C、费力、天平 D、省力、天平
-
7、 2060年前我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中碳减排、碳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人们常说“电动车比燃油车环保”,为了探明电动车和燃油车两种汽车的碳排放量,科学家对A品牌某款电动车和B品牌某款燃油车进行四个维度的对比,相关信息如表。
对比维度
电动车
燃油车
汽车生产及回收
每生产和回收一辆共排放约20.5t碳(其中生产和回收锂电池组约占一半的碳排放)
每生产和回收一辆共排放约10.1t碳
能源生成
使用绿色能源为其供电,年均消耗的电能相当于排放约0.7t碳
动力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年均排放约3.3t碳
使用维护
一年保养维护排放约0.15t碳
一年保养维护排放约0.15t碳
电池使用年限
锂电池组平均寿命8年
/
根据以上信息,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你是否赞同“电动车比燃油车环保”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
8、如图是三门核电站的发电流程示意图。在发电时,能量转化过程是( )A、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内能→核能→机械能→电能 D、机械能→核能→内能→电能
-
9、现代人类属于“智人”,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目前全球人口超过80亿。身体并不强壮的人类,为何会在短时间内数量急剧增长?依靠科学的力量,不断激发沉睡的巨大能量是人类变得强大的一个原因。18世纪蒸汽机(如图)的发明,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使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蒸汽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为。
-
10、某生态农场采用厨余垃圾喂养黑水虻(一种腐生昆虫),黑水虻可作为家禽的饲料,其粪便发酵后可给蔬菜施肥,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黑水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
11、人们通过对细菌的研究,拓展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样性的认识。近年来,人们设计出一种利用细菌发电的电池。电池里的细菌能分解糖类来发电,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
12、【情境·问题】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某公司展示了适宜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的风电产品,如图所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该公司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超过31.9万千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投资新能源产业。在哈萨克斯坦,中企参与建设的札纳塔斯风电场、图尔古孙水电站、阿拉木图光伏电站等新能源项目,切实助力当地向低碳转型。(1)、问:①风力发电过程中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②风力发电的优势有哪些?。
(2)、【温故·过关】活动1:阅读以下材料,梳理“能和能源”知识点。
能量——太阳能和核能等
能量是一种既神奇又遵循严格规律的存在。在各类能量的转化与传递过程中,展现出了明确的方向性,而非杂乱无章。此外,能量遵循着恒定不变的定律:它既不会凭空产生(即不会创生),也不会无端消失,而仅能在不同形态与物体间进行转化与传递。
地球上的能源来源中,太阳无疑是最为关键且主要的。它持续不断地向地球传输能量,支撑着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及多种自然现象。依据能源的可再生性,能源被划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两大类。在可再生能源范畴内,有直接源自太阳的太阳能,有依赖大气流动产生的风能,有利用地势落差形成的水能,还有源自生物的生物质能以及源自地球内部的地热能等。这些可再生能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
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始终备受瞩目。在探寻能源的过程中,核能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核能作为一种强大的能源形式,通过原子核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其反应方式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目前,人类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核裂变技术。核能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核电站,但一旦发生泄漏,核辐射等将对环境构成严重污染。
能和能源:
①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性。
②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能源两大类型。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③地球上各种能量的最主要来源是 。
④核能也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核能可通过核裂变、方式释放。目前人类能够以 方式和平利用核能。使用核能要注意的污染。
(3)、【归纳·知新】活动2:某公司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展示的适宜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的风电产品,其开发价值有哪些?请结合下列图片,梳理“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同时解析其意义。
能量守恒定律:
①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 , 也不会 ,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至另一个物体。而在整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②能量的和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也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无论是机械运动,还是生命运动;无论是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遵循这个定律。
③“永动机”是(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实现的,因其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④风力发电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案例,我们应树立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意识。
-
13、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4、 2019年1月2日,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1)、金星是整个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之外,能观察到的最亮的自然天体,金星和月球的光芒来自于。(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同属于系。(3)、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15、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故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1)、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2)、“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3)、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
-
16、 2023年首场月食于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登场,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
17、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 )A、a B、b C、c D、d
-
18、·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
-
19、【情境·问题】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采用二十四节气来倒计时,如图甲所示。(1)、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请结合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图(图乙),说说如何划分二十四节气?
答:将360度圆周的“黄道”划分成等份,每等份为15度,以(填节气)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即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
(2)、【温故·过关】活动1:观察下图,梳理“太阳、月球、地球”知识点。
太阳、月球、地球:
①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 , 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地日月不停地做相对。
②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可分成三层:、、 , 太阳黑子发生在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层。
③月球是地球唯一的(选填“天然”或“人造”)卫星,本身不会发光,地月距离约为38万千米。
④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和 ,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 ,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在月球上听不到。物体在月球表面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
⑤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人们发现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亚里士多德观察(选填“日食”或“月食”)时发现大地投影到上面的影子是弧形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⑥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千米,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
⑦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赤道的半圆弧线叫 , 也称子午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 , 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⑧地球绕自转,方向为 , 周期约为 , 每小时自转15°,因此全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范围是15°经度,相邻时区存在1小时的时差。北京时间指的是东八区的区时,尽管我国东西横跨多个时区,但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东九区日本的时间比北京时间快1小时。
(3)、活动2:根据图中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识别月相,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①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可能会发生食,从缘开始
②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③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可能会发生食,从缘开始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4)、活动3:根据图像,梳理“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知识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①光年是单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通过的。天文单位的长度接近于(选填“地月”或“日地”)间的平均距离。
②太阳系由卫星、(填数字)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组成。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
③小行星带分布在和之间。天空中拖着尾巴的星星叫 ,如著名的哈雷彗星。太阳系中的固体小块(流星体)闯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的现象称为现象。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表,叫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
④银河系的直径约为光年,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2.6×104光年。银河系侧视像一个中间厚、四周薄的;俯视像一个。
⑤请将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
⑥人造地球卫星主要有三类:①科学卫星,主要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②技术试验卫星,用于卫星工程技术和空间应用技术的原理性或工程性试验。③应用卫星,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如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卫星等。
⑦公元2世纪,托勒密创立了“”,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运转。16世纪,哥白尼用自制的仪器经过20年的天文观测与研究,建立了“”,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动。由此,体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⑧哈勃发现星系运动的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 , 宇宙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⑨太阳的演化过程:太阳→→→黑矮星;大恒星的演化过程: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或。
(5)、【归纳·知新】活动4:如图所示,判断某日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或某段时间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如浙江)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①第一步,看清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旁边标上日期。
直射点:赤道
北回归线
节气:春分
夏至
时间: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全球等长
北半球昼最长
②第二步,根据阳历(公历)日期,判断地球运行的位置及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③太阳高度角指的是与的夹角。
-
20、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小明阅读了关于水循环的材料,制作了示意图,括号中的物态变化是① ,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