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相同的音叉,B是粘在甲音叉叉股上的小平面镜,C为一较大的平面镜,A为固定的激光笔,D为天花板。实验时,用橡皮锤敲打音叉乙,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天花板上的光斑发生晃动。

    (1)、光斑晃动说明音叉甲发生了
    (2)、若在月球上做该实验,光斑(填“会”或“不会”)发生晃动。
    (3)、若增加橡皮锤敲击音叉乙的力度,可看见光斑在天花板上晃动的幅度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在直角坐标系原点O处放置平面镜MN,与坐标轴x成45°角,如图所示。在平面镜正下方固定一个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L和白屏P,其中S1为6厘米,S2为20厘米,要使屏上能够生成清晰的像,蜡烛应放在x轴上何处(相对O 点的距离)

  • 3、超声波加湿器工作时,其雾化片产生每秒1.7×106次的高频率振动,将水抛离水面雾化成大量1~5μm 的超微粒子(雾化),吹散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改变空气的湿度。

    (1)、该加湿器的振动频率是Hz。
    (2)、将同一个音叉三次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相同的示波器中,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其中两个波形图的音调相同;两个波形图的振幅相同。
  • 4、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 5、2024年安徽肥东发生地震,地震监测站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监测到地震的信息,提前向大家发出预警;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横波,纵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最快,约6km/s,破坏性最弱,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km/s,破坏性较强。如图,若震源距监测点60km,距离受灾群众90km,纵波到达监测点后,地震局立即发出预警,提醒群众做好抵御横波的准备,忽略信号的传播时间,可供群众应急准备的时间约为s。

  • 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AB和CD 相互垂直,从图中可以看出是界面,是反射光线,折射角的大小是

  • 7、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8、小李同学在学习了平面镜的知识后,回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支铅笔和一块平面镜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平面镜PN高30厘米,铅笔AB长20厘米,它们之间相距15厘米。

    (1)、若铅笔绕B 点逆时针转过90°,则其像转过的角度为
    (2)、若铅笔不动,小李把平面镜绕N 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B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B"与之前的像B’相距米。
  • 9、下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象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面。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 10、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 11、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下列叙述中:
    ①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
    ②像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
    ③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象”走大步,“小象”走小步;
    ④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 12、平面镜竖直悬挂在墙上,人眼、三个物体A、B、C位置如图,人能从镜子中看到哪几个物体的像( )

    A、只看见A B、只看见B C、能看见B、C D、能看见A、B 
  • 13、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 14、在一个水深10m的湖面的正上方,有一名跳伞运动员从高50m的空中以4m/s 的速度下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下降到10m的高度时,才能成像 B、运动员在水中的像以8m/s的速度向他本人靠拢 C、运动员在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像越来越大 D、这时成像的反射面是平坦的湖底
  • 15、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水面不发生反射
  • 1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手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 18、下列器具工作时,应用了红外线的是( )
    A、红色激光笔 B、验钞机 C、消毒灯 D、浴室取暖灯
  • 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 20、某兴趣小组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5.11kg,他们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的稀硫酸来处理废液。在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过程中,测得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处理废液过程中,(填字母)点对应的溶液pH=7;
    (2)、 生成CO2的质量是kg;
    (3)、从AB段和BC段溶液质量的增加快慢,推断BC段发生的反应是:(化学方程式表示);
    (4)、求出B点的坐标(x0 , y0)写出计算过程。
上一页 111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跳转